说纽带优秀「」

时间:2021-08-31

2017说纽带优秀范文3篇「精品」

  世界上的爱是各种各样的,而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2017说纽带优秀范文3篇【精品】,欢迎阅读。

  篇一:爱心是情感的纽带

  曾有这样一句话“选择了军人就选择了牺牲,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基本道德,他要求教师能够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当中。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注重“严师出高徒”,注重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必须达到绝对的服从,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学生思想受到钳制,不能自主创新,只能完全的一味的接受,也不能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想法。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自己与学生的情感的构建,要与学生拉近距离,建立起一种情感的纽带!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记得我本学期第一次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的热情是很高的,只有s同学没有认真的听课,侧着身坐着,一付吊儿郎当的样子,还不时的和同桌以及前后位的同学说笑着。看到这种情况,我对所有的学生说:“在课堂中我们应该怎样坐?”其他学生都很自觉的坐端正,唯独他似乎没有听到一样,依旧我行我素。面对这样的学生,在第一次课中我先进行了严厉的教育:“课堂中要求坐姿端正,这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你认为你很特殊吗?”听了这些话,他用了一种不理解的眼神看着我,但还是无动于衷。“如果你认为上课时要用这样的坐姿来听课的话,请你从下节课开始不要面对黑板,而面对班中所有的同学坐着。”我继续说着。看到我严肃的表情,他慢慢的坐好,嘴里还不停的嘟囔着,在课堂中我明显的感觉到,他有许多的不愿意和不满,当时我就决定不能在让他这样下去了。在以后日子中,我不时的听其他老师说他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好,还是原来的一付模样,并且在课堂中还发出奇怪的声音,扰乱课堂的秩序。为了更好的让他改正自己的问题,增强他自己的控制能力,我找到他进行了心理的谈话。

  那天也是刚刚上完课,他还是和原来一样,下课的时候我对他说:“XX,到我办公室来一下。”等了一会,他慢吞吞的挪到了办公室里。还是那一副模样,站没有站样,坐没有坐样。“XX,其实你是一个很好的孩子,怎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说话呢?这样不仅会影响你自己的学习,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这样怎行呢?”“我没有说话阿!”“老师这样说你没有别的意思,只想你越来越好,我们好好谈谈好吗?”“没有什么好谈的,我就是这样。”“人呢都会说话,不过这话要看你怎样去说,说的时间、语气对了就是好话,对任何人都是好的,反之则是废话,说不说都是没有用的,你想说怎样的话呢?”“当然是说应该说的。”“那就是了,你认为上课的时候那样说话是怎样的话?”他不说话。“上课时,老师是尊重你们的,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既然老师都尊重你,你是不是也应该同样尊重老师呢?也许有时候老师们的口气是重了,感觉有些伤害你,老师可以道歉,那你应该怎样去做才是尊重老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诚心的道歉吗?道歉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老师们想看到你课堂中的表现,能有着端正的坐姿,该说话时一定说,而不是说废话,知道吗?”他默默无语,神色虽如以前,但能感觉到他也在思考。“回去想想,老师是真的想和你做朋友,我是真心的想让你的潜能发挥出来,变成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每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我就找他,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提出建议帮助他改正,由于他的转变,班级的纪律好了许多,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彼此之间的“爱”。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必须有一颗爱心,只有热爱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才会从各方面了解清楚学生的情况,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接受教育。当然,通过交流也会促使教师更加努力的工作,并从中体会到一种特殊的“幸福”。

  篇二:师生情感的纽带――爱

  世界上的爱是各种各样的,而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教师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效果。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重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面对班上几十个个性不同的学生,要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材,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做呢?

  一、用爱接纳他们

  教育是以人为本,爱是教育最好的调节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这充分说明了教育者具备一颗爱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年长于学生,不论阅历、知识,还是涵养都胜于学生。因此对学生的过失,应该以宽宏之心对待,接纳他们,再加以耐心分析、讲道理。不要在教育中说太多的“不”“不能”“不许”之类的字句来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样,学生一定会很感激你的。一次,我休病假两天,返校的当天中午,发现办公桌上有一束鲜花。我想知道是哪位同学送的,但小纸条中没有署名。我向我们办公室的老师们打听,可是问遍同事,谁也不知道是哪位学生送来的。于是,我只好根据落款中的大写字母“ L”这一线索,把我班姓氏中声母为“ L”的姓李、刘、梁的同学,暗中调查了一遍又一遍,但最终还是一无所知。我只好苦思冥想,那些天曾对哪一位同学有过特别的帮助和关爱。想来想去,但始终没有想出。我真的不记得对哪位同学有过特别的帮助和关爱了。这件事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给予学生的帮助和关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儿,有时甚至微小的连教师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也会使学生感到温暖和亲切。如果我们用一颗爱心来接纳他们,他们何尝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潜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