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作文七个快速提分方法(2)

时间:2021-08-31

  三、对比法

  技法概述

  对比法是为了使得论证更具说服力、思维更为严谨缜密、材料更具张力,可以从相对角度阐释两则相对的材料或者同一材料的正反两个方面,通过对比以充分论证中心,服务于表达的观点,突出中心论点。

  其中,对于一则能论证中心的材料,可以再增加另一则相对的材料,以构成鲜明的反差,让读者在对比中有更清晰的判断和思考。

  例文示范 1

  下面是2015年安徽高考优秀作文《戳穿表象方能洞察本质》选段,文中综述司马迁和唐武宗两则材料,把两者进行对比,或者说前者是后者的对比映衬,揭示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现实往往被表象掩盖,因此戳穿表象尤为重要。司马迁看穿争名夺权,乱世纷争,以至在幽暗难明的社会中,挥舞起早已尘封的历史之笔,揭开了一场场带血的阴霾。倘若唐武宗看穿政局的表象,又怎会发生“甘露之变”呢?因此,不戳穿事物的表象,就难以看清本质,洞察时势。

  运用点评

  司马迁看穿了表象,从而避免了一场场灾祸;而唐武宗却未能如此,以致带来灾祸。对唐武宗材料的叙述用了一个关键词“倘若”,与前面材料形成鲜明反差。

  当然,也可以针对一则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反面论述时可采用“假如”“如果”“试想”等句式。大胆地进行假设,从反面思考,可以发现另一种风景。这也在有意无意中拉长了文章篇幅,当然更重要的是增强内容的想象性。

  例文示范 2

  下面一个文段灵活地运用了项羽的事例:

  乌江岸边,残阳如血,曾叱咤风云的枭雄一步步走向生命的末路。对于亭长的劝渡,项羽因未能放下顾虑而一意孤行。昔日江东父老的殷切期望成为西楚霸王心里再也无法卸下的重担。最终于四面楚歌中自刎身亡。试想当初项羽若能放下顾虑,“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也许就不再只是历史上一个空留的千古遗憾。

  运用点评

  许多考生针对项羽的遗憾总会对项羽进行假设,此段不仅从正面揭示项羽未能放下顾虑而走向悲剧,也从反面阐释若是项羽放下顾虑,历史会少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