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2)

时间:2021-08-31

  2.抓关键

  如果作文材料中出现提示性的词句或者总结性的语言,那么,这很可能成为我们准确理解题意的关键,抓住了关键,也就能够选准角度。

  如2006年全国卷甲卷作文题,有三处关键:一是“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二是不同的人对“为什么不读书”有不同的回答,三是“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这些语句在材料中均属于提示性的语言,各自提示了相关的内容。写作时,可以任选一个自己感触最深的角度来说。比如可以分析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及其后果,可以分析网络阅读和图书阅读各自的利与弊,还可以谈如何提高国人的阅读兴趣,等等。只要抓住了关键语句展开联想,就可以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

  3.抓中心

  如果作文材料从表面上看似乎有多个侧面,多重含意,而实际上很容易偏于一隅,离开题旨,那么,为慎重起见,就要考虑以材料的中心为文章的中心来写作。如: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在这个材料中,学者的话涉及到了多方面的问题,如友爱、不贪、讲卫生、有礼貌、细心等,似乎有多个角度,多重含意。但如果以其中任何一个角度切入来写作,都可能不够切合题意。这时候,就要抓住材料的中心来作文。学者在话中列举的种种事实,归根到底说明了一点: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品质和习惯使他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人生价值。所以这一材料的中心就是: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以此去构思作文,必定是符合题意的。  4.抓本义

  如果作文材料是比喻性的,或其中关键语句是比喻性的,那么必须找出其本义,并抓住本义生发开去记叙或议论。

  如2006年全国卷乙卷作文题。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模仿老鹰,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这里实际上是比喻不自量力、好高骛远的一类人。而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这一评说则表明了孩子对乌鸦的喜爱,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而是“见贤思齐”,敢于挑战自我,这正是其本义;由此立意,是符合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