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作文预测:所有的生命都有温度(2)

时间:2021-08-31

  把婴儿当商品的逻辑背后,是可怕的道德沦陷。对生命起码的敬畏之心都没了,基本的道德准则便随之消解殆尽。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情况是,或许有些生命打出生那一刻起,甚至尚在孕育之时,就已经沦为了商品。更有甚者,卖方号称孩子是被亲生父母“送人”的。卖孩子的是亲生父母,而且生孩子的目的就是贩卖,犯罪行为更不容易被察觉。我们常说的DNA数据库,安伯警报,甚至不那么靠谱的“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在这样的案例面前,显然都没什么用。它就是一条生产流水线,每个环节之间严丝合缝。而且它不仅伤害无辜的孩子,更挑战公序良俗,堪称人伦悲剧。

  在一个文明社会里,发生这样的事,实在叫人无言以对。顺着黑色的链条望过去,贫穷几乎显而易见。也许除了物质上的困顿而外,精神层面的绝望与麻木更加不容忽视。这些年来,凉山这样的地区越来越多地曝光于人们的视野,物质匮乏之外,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教育极度落后,当地人沉溺于毒品,拐卖妇女儿童的现象蔓延不止。有报道说,当地人生育率很高,卖孩子已经成为他们赚钱的途径,这些孩子对父母来说,跟小猫小狗区别也不大。这样的情况,和那些被逼无奈、卖子求生的模式化故事,似乎有所不同。

  两年多以前,十几个在深圳打工的凉山童工被解救出来,可有些孩子根本不愿意回家,因为家里太穷了。也不仅仅是凉山,这样的情况,在前些日子在江苏等地被解救的童工身上也同样发生。家乡一无所有,即便重返学校,也不知道前路在何方。除了眼前的生存与物质,他们或许没有办法看到更远,所以宁愿回到被盘剥的境地。同样地,那些把生孩子当成生意来做的父母,即便受到了法律的惩罚,倘若物质与精神的贫瘠依旧,重获自由之后,谁也不能保证罪恶不会重演。  抛弃人伦的举动背后,是看不到希望的底层。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也必须加大扶贫的精度与力度,特别是要对精神的匮乏有意关照与抚恤。否则,贫困就会像基因编码一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伦理秩序也会一步步沦陷。

  百年之前鲁迅先生的那句呐喊依旧振聋发聩:救救孩子。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