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的作文

时间:2021-08-31

【实用】感恩节的作文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恩节的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恩节的作文 篇1

  这周四是感恩节,于是我决定做一张贺卡送给妈妈。(因为老爸出差,不能及时回家,所以没有给他做。)

  我在学校用一张白纸作为感恩书,还用红色的卡纸剪了一个太阳。感恩书上写着:妈妈,您养育了我九年,在这九年中,您不离、不怒的陪伴我,关爱我,我想对您说:“妈妈,您——辛苦了!”

  我回家把这张节日贺卡偷偷放在桌上,妈妈从厨房走出来后,发现了桌上的卡片,咦?这是哪里来的卡片?正当她想拿起卡片看时,我跑过来说:“妈妈,感恩节快乐!”我一下跳到妈妈怀里。妈妈也温柔的告诉我:“谢谢宝贝儿!这是我第一次过感恩节,很难忘。”看到妈妈这么开心,我知道了人要有感恩之心,学会理解。

  记得有一次,我周报作文不知道怎么改,是她教我怎么找错、改错;我第一次煎蛋,是她教我怎样开火、打蛋、煎蛋;还有一次,我们所在的小区停电,可是我作业还没有完成,是她点燃了蜡烛,让我写完作业的,妈妈为我做过的事情还远远不止这些,这只是冰山一角。以后的我会更加理解妈妈,感恩妈妈。

感恩节的作文 篇2

  多梦寒冷的一夜,多久没有穿着毛衣睡觉了……美国人好像都不怕冷,也许是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他们更多的摄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所以御寒能力很强……在学校里,冬天也经常看到只出短裤的学生,而在这个家里,大家都是不穿拖鞋的……感觉,很特别。

  7点钟爬起来,尝试着打电话,还是打不出去,不过,偶尔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拨通晓明的电话,她是我现在可以联系的“家人”了……不知道寝室的其他姐妹们的现状如何。

  洗漱完毕,来到厨房,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不知道女主人正在做的是早餐还是午餐……很真诚的想要帮忙,看着她在做派和蛋糕,没有任何油烟,却有甜甜的香气……要做两个派,申请和女主人一起做,希望可以亲自体验传统美国人的生活……

  做派的过程中,再次体验到美国人的严谨,刀,至少有二十多把不同型号的,衡量面粉的小勺子也有十多个不同计量单位的……更有意思的是,如果是1/2勺的,一定有一个单独的小勺子衡量,而不是象我们那样差不多就可以了……

  为了等待中午到晚上的那顿感恩节大餐,女主人告诉我,如果饿了,可以吃些水果充饥,可闻着烤箱里甜甜的派的味道,很想尝尝自己做的派。

  美国人的生活中,好像没有如国内那般定时的一天三餐,做饭也没有我们那么多复杂的工序,就如做派,女主人呢只是拿出了一个单子,上边清晰的写着做派的步骤,只要一步步照着做就可以了……他们吃饭也经常是早餐与午餐合二为一,吃的也多是甜食或是方便食品、微波食品,简单、单一,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煎炒烹炸的中国人来说,估计这样的食品是无法满足我们多变的口味的……由此可见,美国人喜欢吃中国菜是有据可循的。

感恩节的作文 篇3

  10月14日上午,山东某中学开展了一场特殊感恩教育,现场有教授建议学生向老师下跪感恩,现场一些学生照做了。都21世纪了,为了表示感恩,学生还得向老师行如此大礼。这可恶的感恩教育啊!我不禁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则史料,那是发生在晚清时代晋商中的故事。

  在山西榆次车辋村北常后街东端北侧,坐落着有中国民居第一祠堂之称的常家北祠堂。祠堂中有一个相当精美的戏楼。这个戏楼始建于光绪三年(1877年),历时三年才完工,耗银三万两。常家向来以勤俭闻名,为什么要花三万两巨资建这样一个戏楼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戏楼竟然需要三年时间来建呢?还是先看看当时的时代背景吧。光绪三年是中国灾害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山西、陕西、河南等北部省份遭受了三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旱灾,颗粒无收。其中,山西受灾最严重。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晋商的商业,常家首当其冲。这时的常家已是有近800口人的大家庭,但常家不仅捐出赈灾银3万两,而且还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拿出3万两银子盖戏楼——来救济乡里的穷人。

  我们现在的人是无法理解常家的良苦用心的。因为常家同乡的许多人平常都过着小康日子,即使在这样的灾年,也难以放下面子去粥棚领取施舍。常家深知这一点,所以希望这些人有尊严地接受帮助,于是就想出了盖戏楼的方法。常家规定,只要能搬一块砖就可以管一天的饭。大灾持续了三年,常家的戏台也修了三年,而且这个戏楼是没有成本收益核算的。

  如果让我们现在的一些慈善家活在光绪三年,能捐出3万两赈灾银已经够慈善的了,早已经以救世主自居了,对于家门口的穷人大半是无暇顾及的。只要看看时下救助贫困学生的情况就能明了这一点。有钱又有爱心的人们总是资助远处的贫困学生,难道当地就没有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吗?即便本地有几个贫困学生需要资助,那些慈善家也会附加一个感恩的要求,给贫困学生伤痕累累的心头雪上加霜。去年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因为受助不感恩被取消受助资格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什么叫不感恩呢?贫困大学生只是没有给资助者写封感谢的信,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电话说一些句感谢的话而已。就因为这个,部分女企业家居然伤心欲绝,当再次捐赠时,就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了。如果她们成了光绪三年的常家,常家乡里那些有尊严的穷人还能指望得到救济吗?因为他们肯定是不愿降低人格进行什么感恩去求得嗟来之食的!

  是的,这些大学生暂时没有表示感恩,但这是不是就说明他们的道德有问题呢?我觉得答案不能下得这样武断。没有经历过贫困的人可能不会体验到贫困的滋味,贫困是苦涩而可怕的,在其长期折磨压抑之下,会使人心理上产生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的情绪。别人施予他们的好处,他们心里是非常清楚的,说不定早已有了等我将来飞黄腾达了,我一定要加倍报答恩人的强烈感恩思想,但感谢的话却说不出来,正如唐人刘得仁说的那样,恩深转无语,怀抱自分明,这其实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情深不言谢的朴素思想。正如被停止了资助的一名贫困大学生所说的那样:我不知道该写什么。报喜?怕对方认为自己骄傲;报忧?又怕对方担心我向她伸手要钱。我很矛盾,所以,很少与企业家联系。并不是我不懂得感恩,而是不习惯这样的方式。在我看来,在学校好好学习,将来能回报社会才是最大的感恩。我时时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同时,这也让我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