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如梦令》作文(2)

时间:2021-08-31

改写《如梦令》作文4

  这是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图。

  描绘她一天去溪亭游览,饮酒观景,直至日暮才兴尽而归。词中亭台、小溪、流水、夕阳、醉人,误入碧水池中藕花世界,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形象可感,妙趣横生,读来叫人赞叹不已。

  寥寥六句,一句一个画面,一句一个境界,一境推进一境,层次曲折起伏。词的末尾,在似乎无意跌出的新境中戛然而止,仿佛使人感到游人刚刚从酒醉之中醒来,却又醉在那迷人的自然景色之中,醉上加醉,乐不堪言,峰回路转,曲折动人。

  在语言方面,全篇33个字,几乎没有一个华艳奇丽的词藻和雅致艰涩的典故。词中没有一个描绘色彩的字,但整个画面却色彩艳丽:藕花红,鸥鹭白,荷中绿,湖水蓝,意趣盎然,美不胜收。

  以“滩”字做量词,不仅把鸥鹭群起惊飞之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而且使整个画面由静变动,使人、鸟和自然界,完全融成一体,很有感染力量。诗人所用的都是通俗的常用语言。明白如话,却又流转如珠,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

  邹《远志斋词衷》评李清照词能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不为过誉。

改写《如梦令》作文5

  我独自一人坐在窗口,望着远处的天空,不禁回想起那次郊游——

  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温和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使人感到十分惬意。我漫步走入“溪亭”,欣赏着湖边美景,心中顿生喜悦的感觉。我又端来一壶美酒,伴着微风,饮了一杯。再看看湖中那些美丽的荷花,如同妙龄少女般的典雅、柔和:

  有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半掩着脸,只留给人们一个含苞待放的笑脸;有的依然鼓着苞儿,涨红了脸,似乎正在寻找机会,好好展现一番她那曼妙的身姿;有的已经展开了,似乎说着:快来看,我多漂亮!”如同小孩的笑脸一般可爱、耐人寻味;还有的在风中翩翩起舞,正在展现她的舞姿,多么令人陶醉呀!真所谓“出淤泥而不染”!

  看着这一幅美妙的“荷花图”,我不禁连饮几杯,竟忘了自己“一杯就倒”的酒量,顿时感到头晕乎乎的,眼前事物都有“分身术”是的,眼花缭乱。突然见到天色昏暗了,意识到:天色不早,该回家了。可看的湖面的平静与柔和,不禁撑起小船,在湖面游玩。也不知为何,可能是喝醉了的原因,摇橹时向左,它却向右;往右摇,它又向左,仿佛故意在与我作对般。不知不觉中,我竟然将船摇到了荷花池深处,看着这星罗密布的荷花,无奈的摇了摇头,大呼道:“该怎度过该怎度过?”一阵凉风吹来,使我不禁裹紧了衣裳,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快快离开。于是我便使劲摇橹,发出的声音太大,将正在休息的鸥鹭惊了起来,往天空飞去……

  想到这里,我便写下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改写《如梦令》作文6

  残阳西沉。

  落日的余晖洒在一条无名小溪旁,小溪就像一条金绸子,在余晖中闪闪发亮。我坐在亭子里,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饮着琼浆玉液的美酒,不知是醉在这美景中还是美酒中,反正,我是醉了。

  迷迷糊糊中,我看看亭外,天色已不早了,一阵微风吹过,让我少些醉意。咦?我是怎么来的呢——哦,似乎是坐着小舟的吧。

  我努力撑起醉醺醺的身体,向小溪旁走去。上了船,我轻轻一摇桨,船在风的辅助下慢慢前行。我索性舒舒服服地躺在船上,仰望着越来越黑的天空,皎洁的月亮在向我微笑,点点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十分祥和。

  咦,船怎么不动了?难道是风罢工了?我起身,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片荷塘之中,那一朵朵荷花是多么迷人,在荷叶的衬托下更是娇嫩了。

  可惜,我已没时间欣赏这迷人的景色了。我拿起船桨,拼命地划着,似乎是用力过猛了,水花溅起一身,正在河滩上休息的一群鸥鹭也“扑棱棱”地展开双翅,飞向云霄……

  看着展翅高飞的鸥鹭,我用尽全力,终于划出了藕花丛中。天色越来越黑,于是我加快划船的速度,朝家的方向划去……

改写《如梦令》作文7

  一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真是一个赏花对诗的好日子。李清照和几个朋友在溪边的亭子里饮酒聊天,谈谈生活。

  李清照说:“我们来对诗吧,我先来出,春风又绿江南岸,你们谁来对。”

  “我来,明月何时照我还。”

  时光悄悄地溜走,不知不觉中夕阳已慢慢地落下。李清照喝得大醉不知道回家的路。她游兴满足之后,见夕阳快要落山了,她的朋友也要回家了,她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她的朋友,走上小船,开始往回划。

  她醉醺醺地划着小船,还不时观看周围的景色。划着划着,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深处。只见那一朵朵荷花含苞欲放,有的只是一个花骨朵儿,有的已经全都开放了,一朵朵荷花像一个个美丽的少女,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一片片荷叶像一个个大玉盘一样,美丽极了。

  她被这里的美景给迷住了,过了一会儿,李清照才缓过神来,她见自己已经划到了荷花深处,就急了起来,她想:我这是在哪儿呀,我要怎样才能回家呀!

  于是,她拼命地划,拼命地划。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小丘,一群鸥鹭正在小丘上玩耍嬉戏,李清照突然间划到了小丘上,那鸥鹭被李清照给惊到了,全都飞向别处。

  李清照站在窗口,每每看到那一朵朵荷花,都会想起她划进荷花深处的事情,于是她提笔写下了这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处。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改写《如梦令》作文8

  一个夏日的清晨,李清照独自一人坐在古色古香的凉亭中,放眼远眺湖中的美景,不由得想起几日前她与朋友们一起饮酒赏花的情景。

  那天午后,几个朋友约我去“溪亭”赏荷花,我立刻兴致勃勃地赶到那里,只见满池的荷花似少女般亭亭玉立,心中不由欢喜,便坐进亭中细细观赏。朋友们为我斟好了酒,大家尽情地饮酒作乐,吟诗作对。我也毫不推辞,与朋友们推杯换盏,好不自在!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夕阳的余晖就已轻轻披在了身上,天色也暗了下来。眼看就是傍晚了,我忙向朋友们告辞,一门心思要往家赶。不料,兴许是酒喝多了的缘故,我的头晕乎乎的,但时间仓促,我只能坐上停在岸边的小船,准备划船回家去。没过多久,我就感觉不对了,咦,怎么到处都是荷花?借着酒意,我在荷花丛中迷了路,怎么也划不出去。凉风习习,沁人心脾的荷花香气,一缕一缕地围绕着我。

  我索性停下手中的桨,斜靠着船身,微微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欣赏这令人陶醉的美景。啊,这一簇簇的荷花莫不是玉石雕琢而成?怎生得如此精致?这淡淡的粉莫不是取美人脸上的那片绯红?怎生得如此粉嫩?这碧绿而又厚重的荷叶莫不是那天宫中的玉盘?怎生得如此硕大?小溪托着小船儿,慢悠悠地飘啊荡啊,闯进了荷花深处,哪儿都是浑然天成的荷花,怎叫人看得过来?哪儿都是渗进心扉的幽幽香气,怎叫人闻得过来?我随意地摆动小桨,小船在荷花丛中进进出出。“扑棱,扑棱”,我一惊,是什么声音?这时,一群鸥鹭鸟从我眼前飞过,哦,原来是我发出的声响惊扰了这些可爱的小东西,请见谅啊!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几尾小鱼也好奇地探出脑袋,偷偷打量我。我感受着这梦幻中的美景,仿佛又喝醉了一样,醉醺醺的笑了……

  回想起那次愉快的郊游,我不禁偷偷地抿嘴一笑,于是,我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了一首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上一篇:两小儿辩日改写 下一篇:学弈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