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的作文

时间:2021-08-31

奉献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奉献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奉献的作文1

  我的爷爷写着一手好字,尤其是毛笔字,简直能与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媲美了。在我们村里,爷爷可是享有盛名的。

  只要哪家过红白喜事,都会请爷爷写对联,而爷爷总是很爽快地答应。尤其到了快过年的时候,更是少不了帮大家写对联。

  我清楚地记得去年年关的时候,有二十多户人家买好红纸来我家,这可忙坏了爷爷。那几天,我家门庭若市,可在我看来却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奶奶,很担心爷爷的身体,就心疼地劝爷爷:“老头子,再有人来请你写对联,你就说你忙不过来了。“可爷爷总把奶奶的话当成耳旁风,依然来一个应一个。

  那几天,爷爷吃ba饭就在写对联,有时夜深了还在加班。爷爷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他就戴着老花镜写;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但他笔耕不辍;写久了,爷爷的颈椎病犯了,而他摇摇头,晃晃脖子,又奋笔疾书。

  终于,爷爷的体力透支了,他病倒了,是冻病了,也是累病的。于是,爸爸打算把没完成的一些对联纸退给人家,可爷爷却阻拦道:“答应人家的事怎么能反悔呢?”“那你的身体就不顾了?!“爸爸生气了。”我没事的,一点感冒而已,休息一下就好了。“爷爷仍然固执己见。

  第二天,爷爷又忙碌起来,谁都拿他没办法。瞧,爷爷的手都冻得通红,那本来被烟熏黄的指甲都变成深紫色了。可爷爷没道过一声苦,没叫过一声累,没喊过一声烦。

  终于大功告成了,爷爷又挨家挨户去送对联。看看,这服务多周到啊!自己不仅要花费笔墨,还要花费时间,更要花费力气,我真不知道爷爷为的是什么。

  听说爷爷送对联的时候,有一些人家要给我爷爷辛苦费,可爷爷怎么会要呢?后来的几天,乡亲们就换成别的方式来感谢爷爷,比如,送几个鸡蛋,送几个红薯什么的,但都被爷爷一一挡回去了。

  爷爷在村里更有威望了,不仅是他的毛笔字写得好,更是他笔尖下的无私奉献精神打动了大家,我为有这样的爷爷感到自豪。

  只是今年的年关,爷爷又要辛苦了。不行,从现在开始我也要好好练练毛笔字,那样我就能替爷爷分忧了。

奉献的作文2

  我有一盒五颜六色的粉笔,那是妈妈送给我在家里的小黑板上画画的。

  提起粉笔,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它是一个很普通的物品。它的材料也很简单,是用普通的石灰和水加工而成的,一根粉笔都不到一角钱。别看它不起眼,它可是老师和同学们沟通的桥梁。

  今天上课时,老师准备挑选一根粉笔写字,当老师打开粉笔盒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粉笔,它们静静地站立在粉笔盒里,好像一排排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老师拿手抽取了一支粉笔,把它拿出来在黑板上写字。我仔细观察了一番,这是一根浑身雪白的粉笔,就像穿了一件白色的外衣。它在老师手里很乖巧,随着老师的手不断地移动,它在黑板上跳起了“摩擦舞”。这时,黑板上发出了“沙沙沙”的写字声,就像蚕宝宝在吃桑叶。一阵细细的粉末从黑板上洒落下来,我想,这大概是粉笔流泪了,因为它的寿命在不断地减少,难道是它难过了吗?不,虽然粉笔的寿命在慢慢地减少,可是黑板上却出现了一排排整齐美观的字,我知道粉笔流下的是激动的眼泪。它生命的价值正在展现,这是一种奉献者的幸福。突然听见“咔嚓”一声,粉笔断成了两截,一大截被老师握在手里,另一小截被老师无意中踩得粉身碎骨。至到老师手中的那截粉笔再也抓不住了,老师才丢掉它。终于,粉笔为我们献出了自己短暂而又幸福的一生。

  粉笔是老师经常用的工具,它的身子像一根烟差不多,也只有小拇指长短,可它却有这么大的作用啊,让我对它格外佩服。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乐趣,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法,有时会变出一朵朵鲜艳的花,有时会变成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有时还会变出一个个优美的五线谱……

  有一次,我们要办黑板报,找了一盒彩色的粉笔,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在粉笔的配合下,黑板报终于办好了,漂亮极了,可那盒彩色的粉笔却牺牲了。我知道,那盒粉笔的生命虽然很短,但它们离开的时候没有遗憾,因为它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办黑板报。没有它们,我们的黑板报也不会办得如此成功。

  小小的粉笔虽然生命很短暂,但它始终有一个信念: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价值。我对小小的粉笔感到钦佩不己。

奉献的作文3

  “给,重要比拿的快乐。”这是高尔基奋斗了一生的经验之谈。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幸福的真谛在于奉献。

  马克思在平困之中度过,但却创造了共产主义,成为了苍穹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引导着我们发展,前进。如果我们的事业是为全人类而造福那无论他是多麽的艰难,我们也不会感到疲倦。这正如卡尔一样。

  翻开历史的扉页,有多少奉献者的脚印啊。且不说那些历史的伟人,也不说那惊天动地的名人,但说那童第周夫妇,虽处贫困但却依然坚持研究,写出了一片片优秀的论文,发表了一条条优秀的理论,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共产党,奉献给了中国推进了中国的发展。

  也许我们做不到像他们那样,但我们依然可以去奉献。有这样一位老人,十一年,每天三十公里的路程,只为去喂那红嘴鸥。这也是一种奉献。奉献无论大小,无论对象。

  那么我为什么会感到幸福呢?像马克思,童第周夫妇和那位老人,因为他们看见活预见了他们所风险的对象在获得他们所提供的帮助时会感到幸福,并会感激他们到那时他们就会觉得幸福了。那些只是索取的人,他们终有一天会被谩骂声所包围,被仇视的眼光所包围,最后成为不幸。就像希特勒等一样。那是一终端暂且无路的幸福,到头终将成为不幸。而当你去奉献时,你所得到的见不是那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幸福。

  奉献所得的幸福,不是物质上的,而是一种朴实而崇高的精神上的幸福。试问,奉献的奉献有谁会忘记;试问童第周夫妇的奉献有谁会不伟大;喂鸟老人的奉献有谁会说不崇高。来试想看看,假如每一个人都去奉献那不正是共产主义社会所憧憬的未来吗?到那时每个人都会感到幸福了。

  张海迪虽被病魔缠身,但他感觉到了幸福;燕妮虽舍去了财富,但她感觉到了幸福;雷锋虽奉献了一生,但他感觉到了幸福……

  确实是这样的,获得幸福很容易,只要我们去奉献;确实是这样的,给,总要比拿的快乐;确实是这样的,幸福在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