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木桶效应”说反思幼儿园班级管理》读后感1500字(2)

时间:2021-08-31

三、体会与感受。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新举措,只有成为了一位学习者、研究者,就能根据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分析确定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儿童的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对照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实践的案例,提出自己的理解,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就拿班级的日常工作来说吧!教师要注重自身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给幼儿以榜样的作用,让幼儿在教师的行为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幼儿就像一张白纸,这要就看每一位教师如何去描绘了。如:在幼儿的常规培养方面,许多年轻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不知道该怎样有条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分配工作的时间,一旦事情多了就会感到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对日常手头的工作,不能及时的完成时间。这方面我谈谈个人的一点小经验,1、教师在制定一项常规时,要把事情考虑清楚,不要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幼儿会不知所措。2、班级物品的各种摆放,要让幼儿知道放置的位置,特别是中、大班的教师,要更加的注重幼儿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和习惯的培养,让幼儿真正成为做教室主人的目的。

  总之,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我们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使教师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