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3)

时间:2021-08-31

  斤澜对青年作家(现在都已是中年了)是很关心的。对他们的作品几乎一篇不落地都看了,包括一些评论家的不断花样翻新,用一种不中不西希里古怪的语言所写的论文。他看得很仔细,能用这种古怪语言和他们对话。这一点,他比我强得多。

  林斤澜!哈哈哈哈……

  (选自《汪曾祺散文选》,有删改。)

  1.文中第二段详细描写林斤澜的“饮食”情况,刻画出人物怎样的特点?

  2.与课文《金岳霖先生》一样,本文在材料组织上看似松散,其实是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3.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作者对于林斤澜怎样的看法?

  4.请探究作者以“林斤澜!哈哈哈哈……”为题的用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画

  梁实秋

  ①《随园诗话》:“画家有读画之说,余谓画无可读者,读其诗也。”随园老人这句话是有见地的。读是读诵之意,必有文章词句然后方可读诵,画如何可读?所以读画云者,应该是读诵画中之诗。

  ②诗与画是两个类型,在对象、工具、手法,各方面均不相同。但是类型的混淆,古已有之。在西洋,所谓“诗既如此,画亦同然”,早已成为艺术批评上的一句名言。我们中国也特别称道王摩诘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究竟诗与画是各有领域的。我们读一首诗,可以欣赏其中的景物的描写,所谓“历历如绘”。如诗之极致究竟别有所在,其着重点在于人的概念与情感。所谓诗意、诗趣、诗境,虽然多少有些抽象,究竟是以语言文字来表达最为适宜。我们看一幅画,可以欣赏其中所蕴藏的诗的情趣,但是并非所有的画都有诗的情趣,而且画的主要的.功用是在描绘一个意象。我们说读画,实在是在画里寻诗。

  ③“蒙娜丽莎”的微笑,笑得美,笑得甜,笑得有味道,但是我们无法追问她为什么笑,她笑的是什么。尽管有许多人在猜这个微笑的谜,其实都是多此一举。有人以为她是因为发现自己怀孕了而微笑,那微笑代表女性的骄傲与满足。有人说:“怎见得她是因为发觉怀孕而微笑呢也许她是因为发觉并未怀孕而微笑呢”这样地读下去,是读不出所以然来的。会心的微笑,只能心领神会,非文章词句所能表达。

  ④也许中国画里的诗意较多一点。画山水不是《春山烟雨》,就是《江皋烟树》;不是《云林行旅》,就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尤其是文人画家,一肚皮不合时宜,在山水画中寄托了隐逸超俗的思想,所以山水画的境界成了中国画家人格之最完美的反映。即使是小幅的花卉,像李复堂徐青藤的作品,也有一股豪迈潇洒之气跃然纸上。

  ⑤画中已经有诗,有些画家还怕诗意不够明显,在画面上更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自宋以后,这已成了大家所习惯接受的形式,有时候画上无字反倒觉得缺点什么。中国字本身有其艺术价值,若是题写得当,也不难看。西洋画无此便利,《拾穗人》上面若是用鹅翎管写上一首诗,那就不堪设想。在画上题诗,至少说明了一点,画里面的诗意有用文字表达的必要。一幅酣畅的泼墨画,画着有两棵大白菜,墨色浓淡之间充分表示了画家笔下控制水墨的技巧,但是画面的一角题了一行“不可无此味,不可有此色”的大字,这张画的意味不同了,由纯粹的画变成了一幅具有道德价值的概念的插图。金冬心的一幅墨梅,篆籀纵横,密圈铁线,清癯高傲之气扑人眉宇,但是半幅之地题了“晴窗呵冻,写寒梅数枝,胜似与猫儿狗儿盘桓也……”的词句,顿使我们的注意力由斜枝细蕊转移到那个清高的画士。画的本身应该能够表现画家所要表现的东西,不需另假文字为之说明,题画的办法有时使画不复成为纯粹的画。

  ⑥我想画的最高境界不是可以读得懂的,一说到读便牵涉到文章词句,便要透过思想的程序,而画的美妙处在于透过视觉而直诉诸人的心灵。画给人的一种心灵上的享受,不可言说,说便不着。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文章第④段为什么说“中国诗里的诗意较多一点”?

  3.结合全文,谈谈对作者所说的“读画”的理解。

  七、材料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每一个行走中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寻找故事的人也一定是在路上。在生活里,我们每一次的行走都是心灵的放飞。

【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1.山东省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拟高三语文试卷

2.2017-2018学年度上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3.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

4.泰兴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模拟语文试卷

5.2017-2018学年高一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6.2017-2018学年高二测试语文试卷

7.浙江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学考模拟语文试卷

8.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期中模拟测试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