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水资源》教学反思6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资源》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资源》教学反思篇1

  时光飞逝,一学期又接近尾声了。回顾这半年,经历了很多次锻炼,很感激学校给予的机会;更感恩让我遇到了非常好的同事,给我许多支持和帮助。细细回味,感触良多,收获也很大,特别是参加的全z市里的研讨课《水资源》,让我成长很多。那堂课也是我本年度感觉幸福指数最高的一堂课。

一、上课过程

  作为才参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的我,要准备这样大型的课,心里是很打鼓的。所以从准备到展示,历时近一个月,过程是煎熬,不过更是历练,在这个过程中改进是飞速的,现在的回味,这过程让我很享受。

第一阶段备课初试

  记得是九月中下旬就开始准备,从选题开始,翻了目录,马上就定了《水资源》这一节,觉得这与生活贴近,活动和环节的设置都会比较好进行。紧接着就认真仔细备课,参考多种版本的课件和教案,同时和小马进行集体备课,共同商量,设计亮点。针对本课时的特点,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课堂交给学生,将问题抛出后,由学生像医生一样来找“诊断”出原因,再像“对症下药”,想办法解决。过程的实施就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全班分成六个大组,用粗笔将探讨出的结果,写在准备好的宣纸上,活动结束后,各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进行比较评奖。然后结合学生作品进行讲解,最后幻灯片展示我实现设计好的答案进行对比后,进行后面教学环节。

  备好课后,第一次试课,选了28班,邀请谭校长、侯宇他们帮我来听课。一堂课下来,用谭校长的话来说是,需要大改,作为常规课是可以的,但是研讨课不行。所以初试以失败告终的。首次尝试,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是让我早早的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可以及时的改进。同时,通过这堂课,我也更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相关反应,让我可以更符合他们实际情况来设计活动。因此,课后我做了以下反思和改进。

  (1)反思:这堂课失败之处主要有:一、因为第一次上内容不够熟练,语言不够流畅;二、每个环节时间没设计好,活动开展时间过长,导致还有教学环节为完成;三、有听课老师在,自己比较拘束,没放开,课堂不够活跃,学生积极性没完全调动起来。

  (2)改进:首先,背详细教案,充分熟悉,做到成竹在胸,自信不拘谨;其次,对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改进,把花费时间过长的成果展示替换为学生找好,老师简介板书到黑板上。同时,让幻灯片保持同步,预先设计好触发器和超链接,根据学生所答来展示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补充强调。

第二阶段不断修改完善

  进行调整后,课堂设计合理,时间安排也恰当了。同时,请小马帮我听了两次,不断在细节上进行了修改,环节上完善。还有我们年级组长谭老师亲自来帮我指导,给我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同样的话语,不同的处理方式,效果却不一样。特别感激她的是,让我发现了为什么别人声调不抑扬顿挫,学生会觉得我的课乏味枯燥。是因为我喜欢平铺直述,不注意留悬念。还有是音调大小没变化,一直都是唱高调,自己累,学生听着也累。再有,要把自己定位于演员,只有自己都觉得精彩,能眉飞色舞,再配合合适的肢体动作,哪里还能不吸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这些观念对我是很受用的。后来,谭校长还帮我请来了一中的地理组帮忙听课,在知识方面,给我很多指导,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讲解时能跟系统科学。另外,我还将教案课件发给教研员请他进行了指导,结合了最新的时事,在深度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第三阶段研讨课展示

  这堂课先后经过了谭校长、谭组长、小马、一中地理老师、教研员的帮助和指导后,结构很完善了。而我经历这么多次修改试教后,课程环节很熟练了,能够很好调动气氛,由于充分挖掘了生活中的地理,内容比较有趣,学生非常积极活跃,争先恐后参与活动答问,整堂课师生配合默契,一气呵成。

二、幸福体验

  这堂课让我感觉很幸福,有同事热心帮助的幸福感,自我成就的幸福感,而最主要的幸福感是来自学生。一下课,就听到学生说,这么就下课了?这节课时间这么这么短?这是他很久以来,唯一一次没看着手表等下课,原来参与到课堂是这么愉快的,还来问我,以后能不能每堂课都这么上?

  我想这是他们幸福的表现,也是对老师的最大的肯定。在这堂课里,有三十多个同学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基本每个同学都在积极开动脑筋,并在我的鼓励下能站起来畅所欲言,获得表扬肯定。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生存能力,让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实现自我价值!

  这堂课虽然整个过程比较辛苦,但是精心的设计却可以换来学生的轻松愉悦学习,甚至终身幸福。而让学生的幸福就是老师最大的幸福!

三、总结不足

  当然本堂课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课教学主要靠学生自主探究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提问引导和中肯评价非常重要。但是在课前对学生如何进行有效预习的指导不够,只是笼统的让学生预习课本知识以及生活中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准备时间又比较仓促,思维局限性比较大,拓展不够。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得比较多,学生不能像杜郎口教育模式一样,大尺度的实现自主探究,以后将在这方面进行改进。

  《水资源》教学反思篇2

  《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是继《自然资源》、《土地资源》之后,进一步探究水资源。课本通过图文的形式,形象生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叙述了“水是宝贵的资源”“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突出“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新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

  ①运用相关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②运用实例,说出我国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建设的大型工程。

  ③结合当地生活实际,提出合适的节水方法。所以本节课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阅历,对身边地理事物的进行描述、分析、归纳、总结,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在课堂的开始,我给大家看了一段录像,让同学们体会到水是宝贵的资源。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我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讨论等方法,让学生的大脑真正运转起来,活跃了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点。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影响及对策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更好地突破难点。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复习本节课学习所涉及的已学知识--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主要河流流量比较”,做好温故知新有助于掌握本课的重点,这样,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的影响因素也就不言而喻。其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带来的不利方面,教材着重点放在了耕地集中的东部季风区。通过“活动”,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了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严重的北方地区闹水荒的原因。但水资源时空不均,尤其是时间上的变率较大造成的旱涝灾害,课本没有直接涉及,课堂上加以提示和补充。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极其影响。

  尽管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可有效地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在本课每个教学环节都应涉及或渗透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思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强调节约、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途径。教学时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实践性很强的学生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学以致用,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水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又是与我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资源,水资源危机意识不仅仅是地理课上学生应该形成的意识,而是全球人应该形成的意识。用国家节水标志作为结尾,升华了节水意识,让同学们明白在保护水资源的同时还要注重宣传,做到人人节水。

同时我也感到一些不足之处,值得反思:

  1、由于时间有限内容丰富,一些活动课题给学生留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发表意见时,学生的个体作用发挥的不够好,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学生。

  2、应该组织一次水资源宣传活动,让学生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水资源。针对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今后的教学中会把成功的地方继续发扬,不足之处改正过来,让今后的课堂更加完美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