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古之极读书笔记(3)

时间:2021-08-31

5、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白话:这称作不争之德,这称作用人之力,这称作顺应天地之间、古往今来的最高境界。

  阐述:天道不争,而万物自化;圣人不争,而万民自顺。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皆是不争之德。善为士者,以和为贵,不以武争,则涵养必深。善战者,不自怒或以怒加人,则进退有法。善胜敌者,不轻易与人,则韬略必精。善用人者,不自智高,而以智下人,智者自来效智;不自能强,而以能下人,能者自来进能。人乐效力于我,则不劳而事无不就,用之而不穷。“是谓配天古之极”,配,匹配,顺应之意。天古,天,代表空间,古,代表时间,意思是天地之间,古往今来。天以无为,生成万物,雕刻众形;圣人以无为,养万民,民各安性情之正。之极,最高境界、最高准则。配天古之极,意思是符合天道与人道的最高准则,达到顺天应人,而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物无弃物,人无弃人的最高境界。

综述:

  上一章,老子以大道我有“三宝”来劝勉世人为道,既回应了社会关切,也为当时社会开出一剂救世药方。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回答了大道我为什么大?“夫惟大,是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第二段,以大道的口吻,并以“三宝”的实用性来说明大道我不是大而空、玄之又玄的,大道我能帮助你们实现梦寐以求的“勇、广、长”,即鼓舞士气、开疆拓土、称霸天下。第三段,针砭时弊,“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进行反证,并指出解决办法,“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欲救之,以慈卫之”。通篇皆是劝诫,可谓是用心良苦。

  本章,老子谈“天古之极”,强调以慈为本,则士不武、将不怒、帅不与、主为之下,这就是不争之德,这就是用人之力,这就是配天古之极。全文共二段,第一段,老子紧接着上一章的“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之话题,具体讲如何做。老子一口气讲了四种人,即善为士者、善战者、善胜者和善用人者,这四种人几乎囊括了当时的统治阶层,并教他们如何为慈,即善为士者,士慈,则不逞勇武;善战者,将慈,则不怒;善胜者,帅慈,则不与,避其锋芒,减少伤亡;善于用人者,国主慈,则不自高自能,谦和处下。第二段进行归纳,这就是不争之德,这就是用人之力,这就是符合天道人心,是顺天应人的最佳境界。“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给予如此之高的评价,更多的是劝勉与激励,可谓用心良苦。

  “善为士者,不武。”士是当时统治阶层中最低的一级,人数相对比较多。对于士,老子在第41章说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是老子根据士对道的理解,将士分成上中下三等。老子之所以提出“善为士者,不武”,因为士这个阶层,人数众多,比较活跃,而且对社会上的尚武之风推波助澜,他们奔走各地,四处游说,已经影响甚至左右着各诸侯国主的施政之策,甚至影响天下大势。老子一针见血指出,一个真正称职的士,以和为贵,不崇尚武力,擅长用武力以外的方式解决问题。真正的武,是止戈,是不动粗的,这才了不起。否则,就算胜了,也是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算不上高明。

  如果“不武”不行,惟有一战,怎么办?老子说“善战者不怒”。不怒,冷静也。一怒,就处于动。一动就丧失先机,就会露出破绽。一怒,就成意气之争,就容易鲁莽行事,就会现出败相。比如,被冠以战神的项羽,却斗不过刘邦,因其善怒。他甚至一怒之下,要烹了刘邦的父亲。刘邦并没有被其激怒,非常冷静,说,“在楚怀王的时候,我们约为兄弟,我爸爸就是你的爸爸,你要把你的爸爸煮了的话,请你分我一碗汤喝。”因为他们当时确实指天盟誓,结为兄弟,气急败坏的项羽一点办法都没有。诸葛亮为了激怒司马懿,让其出兵迎战,而司马懿想以逸待劳,跟他拼消耗。于是诸葛亮派人将一套女人的装束送给司马懿,以羞辱激怒他,司马懿识破其计谋,非常冷静,坚守不出,诸葛亮也没办法。

  “善胜者不与”,不与,不正面交锋,不正面发生冲突,而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善用人者,为之下”,真正会用人的,懂得把自己摆的低低的。这就是“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的意思。楚汉之争,刘邦之所以能够得天下,与刘邦善用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刘邦在庆功宴上总结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是谓不争之德”,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这都是不争之德。你不尚武,善用文的方式,涵养就深了。你不怒,冷静平和,进退就沉稳了。你避其锋芒,不正面冲突,韬略就深了;你不自高自上,善下之,智者能人皆前来归附。谦受益,满招损。

  “是谓用人之力。”俗话说,上等的人用老师,中等的人用朋友,下等的人只能用奴隶。上等人,就是善用人者,借用的是老师的智力,中等人只能凭借情谊而借到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力,下等人只能借用蛮力。就象武大郎开店,真正的人才都被他拒之门外,离他而去了。“为之下”,以智下人,则人之智皆我之智。以能下人,则人之能皆我之能。如此用人之力,则人人效智,让人人进能,众人拾柴火焰高,不见其使力,而诸事已成,不见其勤苦,而万民自顺。“是谓配天古之极”,你能够这样的话,是符合天的自然之道,是古往今来的无上法则,是顺天应人,真正实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物无弃物,人无弃人,达到敬天法祖的巅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