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书笔记(5)

时间:2021-08-31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15

  《城南旧事》描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北京四合院里英子一家温馨而又和睦的生活故事。故事以英子这个孩子的眼光,看透社会的冷酷,看透人情的冷暖。

  《城南旧事》被评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在八十年代,这本书被导演拍摄成一部电晾,搬上银幕,获得“金鸡百花奖”等各种奖项。

  这本书分成五个场景:惠安馆里秀贞和英子纯真的友谊,与“同学”一起约定去看海,不堪忍受毒打逃家避难的兰姨娘,保姆宋妈疯狂地寻找女儿,爸爸去世和院里花儿落了的故事。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英子他爸爸去世时候的情景。英子拿到毕业证书,进了家门,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夹竹桃和石榴散散落落很不像样。

  厨子老高低声说:“英子啊,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趟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已经……”他为什么说不下去去了,英子一下子着急了:“你说什么?”老高说:“这么就数你大了,劝劝你妈吧!”“我”突然镇定下来,出其的镇定,走出家门,深吸一口气: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读到这里,我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一个小学生,怎么能承受的了失去父亲的痛楚,想想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电视、电脑、手机。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从英子身上,我学到了坚强,学会了勇敢,还学会了挑战,这些精神品质让我一生受益。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16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出版的自传体小说。这本书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它通过主人公英子童稚的双眼向我们展示了大人们世界的悲欢离合。看完《城南旧事》,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在惠安馆这一章中,作者介绍了一个“疯子”母亲——秀贞。秀贞与一位书生相爱,没结婚,就给他生了一个孩子。但这孩子脖子后头正中间有一块青记,秀贞的母亲就单纯地认为这是阎王爷一生气,用手指头给戳到世上来的,简直是造孽!所以就把孩子抱走扔掉了,打这儿以后秀贞就再也没有见到孩子,书生也消失地无影无踪。对丈夫和孩子过度的思念,使她近乎疯狂,但她仍然给孩子起名、做衣服,并打算去找孩子。

  在当时,几乎所有认识秀贞的人都认为她是一个疯子,为一个可能已经不存在的孩子而神魂颠倒。但小英子却不这么认为,她认为秀贞只是一个因失去孩子而过度悲伤的母亲,并不是所谓的疯子。

  我觉得小英子说的对,作为一个母亲,孩子一生下来就没见到过孩子,是多么的“杯具”啊!后来即使她疯了,但她对孩子的爱却像所有正常的母亲一样,没有丝毫的减退。不管她的孩子在或者不在,知道或者不知道,明白或不明白,她的爱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俗话说的好,“儿行千里母担忧。”意思是不管孩子走到哪里,父母都会时时刻刻惦记着孩子,惦记着孩子的吃饭、惦记着孩子的睡觉,惦记着孩子的安全……在我家,是“女行一步父母皆担忧”。

  有一次,我到同学家去玩。临走之前,爸爸反复叮咛我注意安全,电话一定保持开机状态……。我刚到同学家不一会儿,爸爸妈妈的电话就一个接一个地轮番上阵,他们好像早已算计好时间一样,真是一对“黄金搭档”啊!当我问爸爸为什么总是给我打电话的时候,爸爸只说了一句话:“我太担心你了……”

  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这世上只有父母最疼爱我们了!父母既可以为我们付出一切,又可以包容我们的缺点。让我们珍惜这份无价的爱吧!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17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在我的印象里,主人公小英子是一个天真活泼,善良勇敢的小女孩。她梳着两个羊角辫,眼睛大大的,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别人都嘲笑失去孩子的秀贞是疯女人,可是她却不顾别人的说法,与秀贞玩并且帮助她寻找失散多年的孩子,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小英子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

  《城南旧事》主要讲了小英子在北京城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惠安馆的疯女人,藏在草堆里的小偷,美丽的蓝姨娘,勤快老实的宋妈。读完之后,这些人物的形象立刻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中。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秀贞,她的孩子被家人平抛弃,她因为思念孩子变得疯疯癫癫,偶然一天,小英子发现伙伴妞儿特别像秀贞描述的丢失的孩子,就让他们相认,然后又一起坐车去找妞儿的爸爸。每当读到这儿,我总会想:妞儿和秀贞到底怎样了?她们会与妞儿的爸爸相认吗?

  读完这本书,我心里有一种淡淡的忧伤,那些陪伴小英子的人都先后离她而去,秀贞和妞儿坐火车走了;可怜又可悲的小偷被警察抓走;兰姨娘和德先叔也像一对鸳鸯成双成对飞走了,宋妈也坐着丈夫的小毛驴回老家了,最爱她的爸爸也因病永远的离开了。我为小英子感到悲哀。

  城南旧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18

  利用出差的机会,我读完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从七岁到十三岁在北京南城一个老胡同的童年往事。它既没有激昂澎湃的语言,也没有绘声绘色的描写,有的只是朴素的文字,不紧不慢、不愠不火地将一段童年老故事娓娓道来。

  翻开书页,一阵浓郁的油墨香气扑鼻而来,恍惚间我仿佛走进了北京南城那个青砖绿瓦的老胡同。两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轻快地从我面前跑过,一个扎着一条粗粗的辫子,又黑又亮;另一个小女孩的头发又黄又短,就像狗尾巴草。

  她们跑到西厢房里,蹲下来逗弄几只黄黄的小油鸡,欢乐的笑声在胡同巷子里久久回荡。我轻轻摸着斑驳的墙壁,顺着长满青苔的大青石板路,缓缓地走向惠安馆。

  一个脸色苍白的女人坐在台阶上,尖尖的下巴,扎着个马尾,她正用手指绕着辫梢玩,只要看见有人路过她身边,马上就冲上去拉着别人的衣袖问:“看见我家小桂子没有?”远远地走来一个挑着担子收破烂的年轻男人,他一边穿街走巷,一边吆喝着,手里竟拿着那串送给英子的小象牙佛珠。还有那风情万种的兰姨娘、朴实善良的奶娘宋妈、身染重病最终长眠地下的慈父……

  那些与英子一起玩过、哭过、笑过、共同生活过的人一个个鲜活地出现在我眼前。夕阳西下,一抹淡淡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幽深的小胡同巷子里,他们就在老槐树下安祥地晒着太阳,闲话着家常,几个活泼的小孩在树下互相追逐嬉戏……

  读《城南旧事》其实是一种享受,全书分为六个章节,每一章节作者都以一种看似欢快而缓慢的笔调在描写童年的生活,实际上每一章的最后面都有离别的场景存在,而这些场景才真正地触及英子的内心,她讲说她很怕离别,因为离别其实就是在和过去的一段成长做告别,无论快乐还是忧伤,只能用于埋葬。那么,当我们发觉童年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是否还会想起那些事儿,那些天真无邪、只让内心安静的事情呢?

  这本书讲了很多人生哲理,其中令我最深受感触的的是全文的最后一句话: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恍惚间我仿佛又回到了我儿时生活的地方-白山黑水,那里留下了我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小时候我在屋外的滑雪爬犁,在屋后的堆雪人,在远处大山挖野菜,在老房子里和小伙伴们捉迷藏……

  随着我慢慢长大,童年的许多人和事都渐渐地离我而去。昨天和老母亲聊天时得知,现在老家的旧房子已经要倒了,屋后的大杏树也被砍了,那留下我童年身影和足迹的地方也都改变了,但那斑驳的老屋、那不变的白山黑水、那勤劳朴实的乡亲,始终深深印在了我的记忆中,它们一直陪伴着我成长,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知道有些记忆一直都在,有些爱从未离去!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话:“这是一本值得大家读的好书!”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范文(通用18篇)】相关文章:

1.《城南旧事》读书笔记(通用5篇)

2.《城南旧事》小学读书笔记(通用5篇)

3.城南旧事读书笔记初三(通用5篇)

4.《城南旧事》读书笔记600字(通用10篇)

5.城南旧事读书笔记范文300字(通用10篇)

6.城南旧事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

7.《城南旧事》读书笔记范文500字(通用8篇)

8.《城南旧事》的读书笔记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