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说》读书笔记

时间:2021-08-31

《白说》读书笔记(通用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说》读书笔记(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说》读书笔记1

  “有些话说了等于白说,可反过来想想,不说白不说。”知名新闻人白岩松的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这倒是也很好的解读了本书的题目《白说》。真的是白说吗?作为入行多年的资深新闻人,白岩松向来都是以能说而著称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道出了“多说固然危险,但沉默更加危险”的内心感言,让人不禁对新闻工作者有了重新的认识。看了这本书,我也不禁对自己从事的收费站工作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要敢说、要会说。

  要敢说,这是义务所在、职责所在。新闻人要敢说,这是肩负着实现大众知情权的重任。我们要敢说,是出于对提升工作质量和使命职责的考虑,是在发现同事有违规违纪行为之后善意提醒纠正,是在发现司机有逃漏费行为时大胆指出制止。

  敢不敢说,更多的是体现了身为高速公路工作者的态度和信念。作为一名党员,接受过党的教育和国家栽培的,理应对不文明、不正当、不合法的现象和行为拿出坚定的态度。大胆去说,保证通行费足额征收,这是我们的义务所在,职责所在。

  要会说,这是技巧所在、方法所在。人们常说,对人做事要讲究方法,不能意气用事、盲目蛮干。比如和司机师傅的沟通,即便对方有错在身,也不必得理不饶人,善待司乘,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依法依规处理,更重要的是让对方真正意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再比如同事之间性格不合、有误会,我们也要讲究沟通的技巧,换位思考,善待同事,不用侮辱性的、挑衅性的语言来攻击别人。

  有技巧、有方法的表达,往往能促进事情往好的一方面发展。从在工作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为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负责,如果不讲究方法,想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那就失去了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成熟的收费班长的水准和操守。

  沉默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敢于去说就是一种进步,而有方法、有技巧的去说就更是难得。无论是治理不法司机偷逃费工作需要考虑;还是从同事之间交流经验方法,沟通感情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应该做一个敢说、会说的人。

  《白说》读书笔记2

  《白说》是央视资深新闻人白岩松的一部“自传”式的心灵履历。

  “说了也白说,但不说白不说。”虽说这是作者白岩松对作品的谦虚,但作为新闻媒体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绝对是当下中国的现状——不管你是谁,你说了什么,都有人会持怀疑态度,大多数,都会。

  就拿“罗一笑”来说吧,应该是近些天的事,可怜的小女孩罗一笑,患上了绝症血癌,她的父亲罗尔就在微信上众筹,话说罗尔好像是个编辑,当然很能写,再说女儿的病,做父亲的,悲伤也是真情流露,在热心网友的帮助下打赏很快到了两百多万,这事本来就这么完了,但不,随后就有“热心喷子”和“医学专家”来挑刺找茬了“这臭不要脸的骗子深圳几套房呢”、“这病撑死两万”。绝症,两万就能给你治疗,两亿也未必能挽回一个生命。不管这病要多少钱治,这都不叫骗,这都是自愿的,除非他女儿没得病,这叫骗。就这几天吧,罗一笑死了,捐献了眼角膜、遗体。说句没良心的话,亏是死了,捐了眼角膜,证明了清白。其实证明清白本身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但如果这件事一直是以一个骗局存在下去,以后,还会有人为更多的“罗一笑”出钱帮助吗?宁愿它是假的,为骗子“捐”个10块钱,也不能让真的,可怜的人在骗局的阴影里挣扎着无助的死去。

  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简单,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最直观的方面,真假难分,怀疑是有必要的。记得,那张表格试卷上有一题,“网民认为网上说真话的重要性”竟然有80%的人认为“不重要”或“无所谓”。

  这是最简单的,没什么好讲。深点层面的,中国人不信仰,大多数,我说的信仰和白岩松说的一样,不一定要信什么牛鬼蛇神,有的时候你信这些神啊菩萨的也没用,只要你是为了利益而信仰的,你对他们没有敬畏之心,而是把他们当交易对象“我给你烧香,你给我保佑”那就废了,甭管你信的是谁。像白岩松说的信仰甚至可以是音乐,“总有一些时候当我们听到一段旋律,会感慨世界也不是那么糟糕”。信仰,就是那么回事。白岩松的信仰,是新闻。

  “没信仰的人不会想活着,因为他的生活没意义。”“中国人大多没有宗教信仰。”两句话好像都对,但很矛盾,我可没见到过中国人集体跳楼。其实中国人不是不信仰,我们信仰利益,这不是钱什么的利益,而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利益——人自己的快乐,任何以自己为中心的信仰都是虚无的,人本身需要信仰来维持精神上的需求,你却信仰人,这不就和某个邪教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吗?当然,夸张了。中国人不还活得好好的吗?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多数还受点儒、法、墨、道的影响,知道点基本做人原则,再加上人对幸福快乐的追求本身没错,前提是你对幸福快乐的定义是可以有的,或者说就算你的定义不对,你的追求能在道德面前让步,这也行。

  说这么多,还没说做事没原则,喜欢疑神疑鬼和信仰有什么关系。举个例子,《血战钢锯岭》里的`医疗兵多斯,在大部队撤回的情况下,他独自一人冒着日本人的枪林弹雨救下了72人,这和抗日神剧不一样,这儿的子弹是会杀人的,这里的日本人不是智障,这是真正的战争,他始终想着再救一个“save one more!”,他从不怀疑,这是对的,为什么这么坚定?因为这是上帝跟他说的。

  这种对真理的坚信不疑,中国人,缺。对于信仰的话,不会有人因为我说了就怎样。说了也是白说,但不说白不说。

  《白说》读书笔记3

  寒假期间,正好有充足的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读书”,“茗婉书吧”再次发起读书活动,和喜爱读书的书友们一起共读了《白说》这本书。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常读书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种有效方式。让我们跟随着音乐和书友们的“读后感言”走进这本书的内心世界。

  关于“白说”。《白说》是央视资深新闻人白岩松继《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之后的全新作品,一部“自传”式的心灵履历。通过近年来于各个场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以平等自由的态度,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观。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涵盖时政、教育、改革、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领域,温暖发声,理性执言。在有权保持沉默的年纪拒绝沉默,为依然热血有梦的人们敲鼓拨弦。尽管“说话不是件好玩的事儿”,依然向往“说出一个更好点儿的未来”,就算“说了白说”,可是“不说,白不说”。

  关于“幸福”。幸福能够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书中白岩松提到幸福和人、国家、信仰都有关。别人对你的一番言语或者评价可能就会改变你幸福的心态。国家政策制度的一举一动也会影响你对幸福的感受。信仰更是能够改变一个人对幸福的明白,大多数人的信仰都是人民币,人民币严重影响着这些人的幸福感。如果你有属于自己的其他信仰,你就会有一种属于你的另一种幸福。其实在作者看来,幸福不仅仅仅和人、国家、信仰有关,还和每个人的价值观、心态、性格都有关。

  关于“失败”。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看完《白说》这本书,作者的很多观点我都非常认同。作为一个文字的传递者,他没有隐藏自己,而是将生活中许多不同面的事情以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并揭示出来。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论证这个观点,从我自身来说,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由许多失败积累而来的,而我还比较满足于现在的生活。通过失败,我们会往更深处去思考自己,由此得出来的结论或思考总比顺畅时的感受要深得多。读大学时我经常有这种感受,但现在不常有了。不过,我还是非常喜欢失败所带来的迷茫与痛苦,因为它又在警示自己:你成长的机会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