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读书笔记

时间:2021-08-31

《欧也妮葛朗台》读书笔记1

  《欧也妮﹒葛朗台》它的故事没有骇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但对于它,我却始终留有深刻的印象。

《欧也妮葛朗台》读书笔记

  当初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喜欢那个美丽善良的欧也妮。她温柔隐忍,对于自己吝啬的父亲,她始终是顺从的态度。但为了爱情,她勇敢地把自己全部的金币给了表弟查理,在父亲例行要她展示自己的金币的时候,她因拿不出金币,被父亲关进房里,只给冷水和面包。因为此事,她胆小而贤淑的母亲被吓得一病不起,而最终,她等来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

  欧也妮是个让人心疼的女子,她的父亲,视财如命;她的母亲,懦弱胆小,在关键的时候保护不了她;克罗旭一家和格拉桑一家把她作为继承万贯家财的跳板;而她深爱的表弟查理,在发财后,为得到新贵头衔,日后挤进官场,和奥勃里翁小姐联姻,最终负了她。

  那时候,觉得这样一个女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为了爱情,敢于把金币给自己爱的人、不怕因此同自己一直顺从的父亲起冲突,真的很勇敢。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不再单纯地因为喜欢这个女子而喜欢这本书,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能够更为客观地来评价书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老葛朗台这个形象。

  葛朗台这个人物形象很特别。一般人的吝啬,大多是对于别人,而葛朗台却不止如此,他对自己的家人吝啬不说,对自己,也是吝啬得很。葛朗台称雄一世,积累了万贯家财,但他们一家人却过着近似穷困潦倒的生活,“他从来不买肉、蔬菜和水果,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进柴房。他什么都节约,连动作在内。每顿吃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发;每年十一月初一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凉;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总共只有五六百法郎。”

  金钱于他,只是一种虚幻的满足感,他抱着大把的金币,看金币发出的金晃晃的颜色,听金币碰击的声音,因此而产生满足感。他大把地囤积金钱,不使用它们,只是为了欣赏,为了满足自己的敛财癖。在巴尔扎克看来,葛朗台的聚敛癖,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情欲,只有人性已经异化,完全为贪欲所支配的人,才会将金钱视为人生的最高需要。

  他因为钱,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性。在知道女儿把金币都给了查理后,他认为金钱比亲情重要,固而将女儿关起来。妻子因为此事一病不起,在即将离世的时候,葛朗台不是没有伤心难过的,这个时候,他的人性得到了些许的流露,但是,当妻子死后,尸骨未寒,葛朗台便请来克罗旭要欧也妮在财产文契上签字,放弃登记,全部财产归父亲管理,女儿只保留虚有权。在他心里,金钱最终战胜了人性。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钱,葛朗台老头的形象便体现了金钱的主宰力量。然而,巴尔扎克虽然以大量笔墨描绘金钱的威力,但画龙点睛的一笔却是指出金钱拜物教的荒谬,指出金钱固然给人带来权势,却不能给人带来幸福。至少,在人类的感情领域,金钱是无能为力的。

  葛朗台为了金钱,一辈子花尽心思,甚至为了钱连亲情也不顾,但最终一分也带不进坟墓,除了一种虚幻的满足感,可以说是一无所获。生活中,我们做人做事要大方,不要太吝啬,不要被金钱牵着鼻子走,否则你的朋友都不会喜欢你。只有活得坦然,才会快乐!

《欧也妮葛朗台》读书笔记2

  第一次看见这本书的时候,它的封皮吸引了我,画面上是一个已谢顶的老人,大大的脑门里似乎暗示着一切奸诈的商业知识,灰色的眼睛透着贪婪、欲望、与狡猾,他的面前摆着一堆金灿灿的黄金。

  出于好奇我买下了这本书,没想到它以后到成了我爱不释手的“挚友”。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画面上的人是葛朗台老头,以吝啬著称。他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把妻女当奴隶使用,就连每天的饭量他都要亲自配给,简直吝啬倒了极点。他对外称自己很穷,却打造了一间戒备森严的密室,里面堆满了成千上万的黄金。在拿破仑执政期间,他曾经担任过区长,但他对祖国漠不关心,只对自己的财产感兴趣。葛朗台不仅从政治投资中积聚了钱财,还通过商机投资生意,捞了一大笔钱,成为连巴黎都远近闻名的首富。

  有一个吝啬鬼似的爸爸,当女儿的日子当然不好过。欧也妮整天只知道做针线活,没有受过教育。可怜的她爱上了自己的堂弟——查理。但由于查理的父亲破产,他们两个很快便分开了,为了谋生查理远渡重洋。不久之后,和女儿相依为命的葛朗台太太去世了,欧也妮痛不欲生。随即父亲也去世了。她虽有几千万英镑的遗产,却活的并不快乐。在这几年里,查理因为金钱诱惑而迷失自我,背叛了欧也妮。

  这本书里的人物除了欧也妮、她的母亲、大个子娜侬外,无一不为金钱所疯狂,它使我看清了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疯狂、贪婪、狡诈。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为金钱迷失自己,在他们的脑子里,只有“利益”二字,金钱成了他们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他们是金钱的奴隶!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阳光、亲情、友谊、还有爱,不是能背金钱所左右的,在他们面前渺小的金钱只不过是一张废纸。

  欧也妮这个女人的一生可以说是坎坷波折的,先是有个毫无人性的父亲,后来母亲病逝,接着又遭情人背叛。但在作者的笔下,欧也妮的形象犹如一朵圣洁的百合花,她没有被金钱迷惑双眼,对自己的宗教一如既往地热爱。她坚信,善良是最可贵的。

  我,也该成为像她一样的人!

《欧也妮葛朗台》读书笔记3

  葛朗台公馆——“孩子,幸福只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母亲的临终遗言验证了欧也妮葛朗台的一生。欧也妮葛朗台最后也体会到了母亲说这句话时的的无奈与沉痛。

  这就是“人间喜剧”中最精彩的部分,这里有最经典的人物老葛朗台,这就是《欧也妮葛朗台》。看完全书,若老葛朗台是活生生的人物,我真想当面质问他生活的意义何在,他果真快乐过么,他充满铜臭味的一生除了金钱还剩下什么?

  葛朗台,贪婪、自私、狡诈、吝啬,对金钱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狂热,他就是一条冷血的巨蟒,把大把的金钱敛入那张永远无法满足欲望的血盆大口。“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临死前还要女儿推着轮椅来到保存全部家产的密室前反复端详确认钱财都还安安静静地存在。神甫为他做临终法事,葛朗台半眯的老眼看见银质圣器顿时精神焕发,当神甫要他亲吻金十字架时,他甚至想做出拿到它的举动,欲望立刻断送了他的生命。生前格朗台虽然富甲一方,却蜷缩于一所黑暗阴森、楼板都被虫蛀坏了,踩在上面吱呀作响随时有可能坍塌的的老房子里面,这让从初来乍到的夏尔百思不得其解。他还实行家庭专制,每人每天的口粮按量分配,谁能想象腰缠万贯的老葛朗台甚至会为女儿为了招待亲戚自费买白蜡烛而怒不可遏。这位精于计算的守财奴善于运用一切手段用来敛财,他假装口吃耳背,几乎全城的市民都上过他的当。

  纵使他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于其何益?金钱就是他的上帝,儿女情长、伦理道德在他的眼中贬得一文不值,妻子和女儿的情感被他践踏得灰飞烟灭,惨绝人寰的老头为了几千法郎软禁女儿把胆小而贤淑的妻子气得晕死。财富使他丧尽天良,人格被金钱玷污扭曲变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内心的空虚、禽兽的本能,早已将人类一切美好的感情摧残殆尽,读书笔记大全《《欧也妮葛朗台》读书笔记1000字》。因为他拥有在那个社会具有无限法力的金钱,他成为人们心中的上帝,人们敬佩他,恭维他,称赞其为索缪城的光荣。金钱造就了葛朗台,也毁灭了葛朗台。

  可是对金钱的渴求如痴如狂的又何止老葛朗台一人?背信弃义,为了爵位放弃爱情的负心汉夏尔、一直对葛朗台家族虎视眈眈的庭长德·蓬丰、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银行家德·格拉桑……他们无疑是那个社会的佼佼者,他们很好的学会了立足于社会的一切尔虞我诈刁酸刻薄。就连忠心不二的女佣娜农最后也可见免不了有了老葛朗台的影子。

  总算故事的结局尚且能够给予我们一丝安慰。欧也妮在数不尽的善举义行的伴随下走向天国,离开这个欲望无限膨胀的年代,离开了这个败坏的世道。除了欧也妮自己,谁还记得曾经有对纯真的情侣坐在一起发誓永远相爱的木板小凳?谁还记得那幽暗的过道?那黑色的客厅?爱情的悲剧,家庭的破碎,在这个人人都对金钱视如神明的社会,眼泪是卑贱的。或许离开,才能摆脱人世的污秽。

  葛朗台是一个代表,欧也妮也是一个代表,黑暗与光明,真的只会物是人非么?如果金钱会说话,有思想,岂不是会对人们冷嘲热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