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读书笔记参考(3)

时间:2021-08-31

  第四卷开篇柏拉图就强调了全体公民的幸福才是整个国家的幸福,在古希腊“公民”身份是一种荣誉,柏拉图强调“整体国家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个公平与效益问题,政治伦理考虑的是公平问题,正如现在的西方代表是各个阶层的代表,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质上只是特定阶层的代表。柏拉图特别注重中产阶级这个群体,“富有和贫穷,穷则骄奢、懒散贫则粗野、低劣,他们都要求变革”,中产阶级代表了大多数,这也是目前西方拉票的一个主要对象,当然这个也是技术层面的一些问题。紧接着柏拉图又提出了有关城邦规模大小问题,第一要便于统治,第二社会的等级是以自身的能力调节的,不是僵死的,但是具体的法制涉及也是没有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一点希腊城邦制度转而民主的原因,规模一般比较小不至于无法管理。而后柏拉图又谈到不让音乐翻新,因为音乐是用来陶冶心灵,而社会制度、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必须保持稳定性,这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今日很多人所困扰的寻根必要性的原因,没有传统意识与历史意识是很可怕的,人找不到自己的根,没有稳定的精神寄托也许会陷入恐慌或无聊。之后柏拉图又谈到城邦法律的问题,首先,规则意识问题,柏拉图强调“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得制定成法律”,这就涉及到公德中的潜规则与明文法律,其实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这两者的关系协调,法的神圣性是以政治的公正性与神圣性作为基石才可避免落入利益全套的任意性,这就体现了柏拉图以“德”来奠基“法”的一个法理学基础。

  在第四卷最后,柏拉图提到了城邦正义的四种美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智慧不是技术,而是知识,是理性支配之意;勇敢是意志支配实践行动;而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控制了某些快乐与欲望”,它上承和谐,下承中道,是对于某些发自自身的向外的能量的克制,也顺此引出了灵魂三分,理性需要控制非理性部分的欲望与激情;最后一点即正义,“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实行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正义就是拥有自己的东西做自己的事情”,用几个简短的字来说的话,即是“各安其分、各尽其能、各司其职”。统治者是脑,以理性支持;卫国者是胸部,寻求激情、爱、恨;工匠、劳动者是腹部,受欲望支配,不容易受到理性控制。但柏拉图并没有否认欲望,他认为人的精神动力在于欲望,但欲望不应超越欲望的范畴,城邦正义、个人正义导致的是美德、理性。五种灵魂高度对应了五种政体,这将在后面被详细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