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三部曲读书笔记(2)

时间:2021-08-31

  高尔基的命运是多舛的,在他小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只能带着他搬到外祖父家去住。在外祖父家中,他见识到了两个舅舅的卑劣,也忍受了外祖父的毒打,但同时也找到了他可以依靠的人--外祖母。在外祖父分家后,母亲去了别处寻找生活,高尔基和两个老人相依为命。无奈外祖父放贷破产,原本积累的财富很快耗尽,高尔基不得不外出打工养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高尔基说自己踏入了人间。

  在人间的路也是不那么好走的,在店铺当徒弟需要忍受掌柜的捉弄和他堂兄的敌意,而在自己亲戚家里学画画又要忍受两个妇女的各种讥讽和谩骂。相比之下,高尔基更喜欢在轮船上当帮手,他也认识了几个对他格外照顾并且在精神和思想上点拨他的大朋友,帮助他看清了这个社会的真实面目。不过,除了他的外祖母之外,对高尔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心目中的“玛尔戈皇后”。正是因为她,高尔基见识到了真正的美,不光是外表,也是内心。玛尔戈皇后让高尔基有机会读到很多可以冲洗灵魂的著作,这些书清除了贫穷和痛苦的现实生活留在心中的印象糟粕。正如高尔基所说:读了这些书以后,在我的心中渐渐形成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在这个世界上我并不孤单,不会走投无路。从此以后,高尔基便开始找各种机会读书,这个并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人正是通过读书和同底层人民的生活中逐渐成长了起来。他已经不再对别人的恶意中伤感到那么痛苦,无论面对什么他似乎都能接受,物是人非,太多的变化接踵而来。高尔基感到生活是乱七八糟的,荒谬的,显而易见的蠢事太多太多,可悲的是,当他把这些告诉别人时,别人常常感到无比诧异。

  在我的内心世界里生活着两个人。一个人对种种卑鄙下流的事情见得太多,故而有点胆怯;又因为了解生活中种种可怕的事情而感到压抑,开始对生活,对别人抱着不信任的怀疑的态度。他怜悯所有的人,也怜悯自己,但又束手无策。这个人幻想一种宁静安详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只与书本为伴,不与他人交往。他所向往的地方是修道院,是林中的看守小屋,是铁路线旁的小岗棚。他想去波斯,希望在城郊的某个地方谋个守夜人的职务,人越少越好,离他们越远越好。

  另一个人读过充满智慧的好书,受过书中神圣精神的洗礼。他看到世俗生活中可怕的东西拥有难以抵御的势力,感觉到这股势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砸破他的脑袋,用肮脏的脚底踩碎他的心,于是,他就紧张地自我防卫,咬紧牙关,握紧拳头,随时准备应付所有的争执和搏斗。这个人满怀爱心,他的恻隐之心常常见诸于行动,就像法国长篇小说中见义勇为的英雄那样,遇有情况,顿时就会拔出鞘里的长剑,进入战斗状态。

  这恐怕就是高尔基在人间时最深的感悟。

  秋天的时候,高尔基听从别人的话,去了喀山,他告诉自己必须要求自己有所作为,否则就完了。所谓的我的大学,其实是高尔基在喀山和一群大学生交流思想并相互学习的日子。在这段时期之中,高尔基接受到了很多激进的思想,警察的盘问,见识到了朋友的被捕或者死亡。他尝试过自杀,但却幸运的活了下来,事后他才意识到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在我看来,这段时期的高尔基更多的只是对这群大学生的好奇,而对于他们的思想似乎并没有多往心里去,觉得他们有些不切实际,至于生活中见识到大学生的一些行为,甚至产生了一种对大学生的憎恨。至于那些受大学生追捧的神父,在高尔基的眼中反而是厌恶。逐渐,他对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知道了无形的线对人们的影响。这条无形的线以沙皇为中心,通过各部大臣,各级官吏层层下来,无所不通,无所不包,人民就生活在这条线的阴影之中。最终,在村庄失火后,高尔基离开了那里,也告别了他的大学生涯。

  很显然,整本小说中最精彩的还是《在人间》的这一部,作者也花了更多的篇幅来细细讲述这段经历。可以料想的是,高尔基以后的生涯和这段时期接触到的社会息息相关,高尔基三部曲读书笔记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底层的劳动人民,和他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同时,正是由于高尔基干过很多职业,无论是店铺学徒,家庭佣人,船员,抓鸟偷木材这些他都体验过,也都和那些人们交谈过,他的人生得以丰富,也得以有如此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显然这对他未来的成功来说是决定性的。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高尔基的外祖母也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一个在高尔基看来最完美的女性,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外祖母,高尔基连活下来都不太可能。

  相信很多人看完这三部曲都有自己的感悟,记得当年自己看完《约翰·克利斯朵夫》时曾有种冲动要把自己以前的生活整理并写出来,但后来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多的事可写。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还是太幸福了,幸福的有点单调,每一步怎么走好像都已经被安排的好好的,到了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情,就是这样。显然,我们从生活中感悟到的达不到像高尔基那般深刻,估计没有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能说出像高尔基一样的话:我刚刚十五岁,但是有的时候我会感到自己已经上了年纪。我的经历,我读过的书籍以及我忐忑不安考虑的各种问题一起积压在心头,因此,我的内心仿佛膨胀起来,变得十分沉重。探察一下,我发现我的内心世界犹如一个非常拥挤地堆满各种物件的储藏室,挤满了各种观感印象,而要把这些东西理出一个头绪,我既没有力量,也不具备能力。

  有得必有失,显然如此。高尔基三部曲读书笔记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苏联著名的高尔基曾说过的。在今年的暑假中,我看完了高尔基的《三部曲》,更加理解了这句话。

  在《童年》这本书中,主人公的父亲去世了,这对高尔基的打击很大。不久,母亲也离开了他,从此,他在外祖父家过日子,这之间发生了很多事。在《人间》这本书中,讲述了他打工的事情,这之间,也发生了去多事。在《我的大学》这本书中,主任高尔基十六岁喀山求学,一次次困难,他都克服了,最后他在渔业劳动社,开始了他新的工作。  高尔基的《三部曲》中,都属体现了“我爱读书”的段落。而从这本书中,都主要提心了主人公苦难的人生和顽强的精神以及追求理想的坚持,他知道,他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他相信“风雨过后会有彩虹”。他那乐观的即那个神,犹如雪山上的雪莲一样执着,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折磨,他都极其乐观。

  读了这几本书,我真真实实的明白了,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挫折和困难要我们去面对,只要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相信吧,不仅有成功了,而且有收获。即使失败了,也不要气馁,还是用乐观的心情去面对。如果一次次都“跌倒了”,那么就只站起来,继续向前迈步,还是极其乐观的心情“加”顽强地精神,总之,最后,总会成功的。

  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了要认真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而且,告诉我们了生活中的困难很多,要用乐观的心情去面对。

【高尔基三部曲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2020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

2.2020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3篇

3.高尔基的童年读书笔记精选

4.高尔基的《童年》读书笔记600字

5.高尔基《童年》的读书笔记三篇

6.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范文

7.高尔基的《童年》读书笔记摘抄

8.童年高尔基读书笔记600字

9.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