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读书笔记10篇

时间:2021-08-31

羊脂球读书笔记1

  莫泊桑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暑假中我阅览了他的著名作品《羊脂球》。

羊脂球读书笔记10篇

  “艺术是有选择的,有表现力的真实。”莫泊桑排除一切与其主题无关的内容,阐明了本质的,有特点的东西,令其每篇小说短小精悍又简单易懂,在这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中,作者想要赞美的或是讽刺的,一切想要表达的都传递给了每一位读者。

  主人公羊脂球是一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人歧视的女子,作者与众不同地把她作为正面人物描写,并用其与一群以“正人君子”视人的上流社会人物作对比,揭示了后者道貌岸然的外表下,自私虚伪连最基本的感恩祖国都荡然无存的肮脏的心灵。

  莫泊桑的小说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当我们在我其笔下那个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社会感到悲哀的同时,也会自然地联想到自身我们现在身处的社会与19世纪的法国社会当然相差甚远,但是,从莫泊桑笔下那些假仁义,不懂感恩的伪君子身上,以及那个毫无人情味,充满资产阶级等级观念的社会中,更让我们感觉人与人之间真诚地相待是多么可贵!充满相互关爱,相互帮助,感恩的社会是多么温暖!我们最幸运的,我们没有生活在莫泊桑笔下那种可悲的社会中。但如果不好好珍惜现在的社会,不互相关爱,感恩报答,那到最后我们也将生活在毫无人情味的冰冷的世界里。

  戴着假面具,以金钱利益为主的人际关系是令人感到可怕甚至令人窒息的。我们需要以诚心消除隔膜,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朋友,家人。这样的社会才不会变成一个冰冷的世界,才像一个大家庭。

羊脂球读书笔记2

  这个月我读了由“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写的《羊脂球》,而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的被这本书的主人公羊脂球吸引住了。

  书中的羊脂球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姑娘,在马车上时他们对她的轻蔑与藐视她毫不在意,相反在他们肚子饿的时候她还主动的请他们分享美食。为使众人能安全逃出法国她委身于德国官人,到了第二天上了马车的她惊愕的发现众人对她冷若冰霜,后来她后悔了,后悔自己为了他们所付出的一切。

  从《羊脂球》这个故事中反映了那些身为伯爵、议员、工厂主、商贾、圣女、自由派等代表着社会体面的所谓“上等人”,在普鲁士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贪生怕死、出卖同胞的样子,从而衬托出被世人视为最无耻的“社会耻辱”的女人羊脂球却能舍己为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气节和民族尊严,与此同时有证明了只有无耻的人——女人羊脂球才更配得上称之为“高尚的人”。

  读完了《羊脂球》这本书,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其中有一个便是在羊脂球身上懂得的,那就是:爱国之人并不分贵贱,往往高贵的人比不上低贱的人。

羊脂球读书笔记3

  小说描绘了普法战争期间,有一辆马车被普鲁軍官扣留,要车上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陪她,否则就不让马车透过。羊脂球出于爱国之心拒绝了,但车上的乘客为了自我的私利,逼她为了大家牺牲自我,羊脂球为了大家作出了退步。可第二天早上,马车出发时车上的乘客又换了一副嘴脸个个疏远她,不屑再与他说话。当初他们牺牲她之后又把他当做一件十分肮脏的废物,丢在一边,对她十分无情无义!

  在《羊脂球》当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文章运用了超多的人物对话。透过对话,把各个阶层不一样品性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展此刻了读者的面前。而我在此小说中最喜欢的人物还是羊脂球,她虽然是一名妓*,但她有爱国之心,奉献精神,为了大家甘愿牺牲自我。而与此构成鲜明比较的那些所谓的贵族资产阶级们,平日里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自私,虚伪和无耻。这些人在通篇的对话中被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这一种写作手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羊脂球读书笔记4

  作为家长,我没有女儿的那种读书的精力与时间,但女儿的好读书的精神却时刻的感染和鞭策着我:我也要像女儿那样,爱看书,多看书,看好书。

  那个晚上,女儿问我:“妈妈,您看过《羊脂球》这篇文章吗?”“没有!”“挺好看的!不信你看一看!里面的那些贵族们真虚伪!”“真的?”“真的!”“羊脂球是啥玩意?”“不告诉你!你自己看去吧!”

  就这样,我翻开了名为《羊脂球》的书籍。原来,羊脂球不是什么玩意,是一个人名,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笔下的一个人物。《羊脂球》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它塑造了善良的妓*“羊脂球可悲可怜的形象,鞭挞了那些自认为出身高贵实则卑鄙贪婪、忘恩负义的虚伪的资产阶级的上流人物。”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截取了一段平凡琐事,以小见大,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以及人情世态炎凉。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是先问女儿的感想是什么。她说:“一开始,我很不喜欢羊脂球这个人,觉得她很贪慕虚荣,后来又觉得她可悲可怜,那些高官达人很可恨……哎,真搞不懂那些人是怎么搞的!”

  从女儿的回答当中我明白了女儿的心思。她要我也看《羊脂球》这篇小说,是想把自己看后的想法说出来。她对那个时代的大人们的所作所为感觉很不可理喻,她很想有人能与她一起产生共鸣,与她对文章的理解有共同的看法。

  从那以后,女儿每看完一本书,我都会与她共同探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看法,喜欢书的哪些内容,哪些事情值得我们去赞扬、去歌颂或从中学到了什么道理等等。

羊脂球读书笔记5

  多年以前,我也如所有正派人那样鄙视女人。对女人看法的转变,开始于八十年代中后期读军校的时候,常和一位教授私底下谈论一些非主流的问题,受其影响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新的认识。

  女人,一种职业而已。本质上用不着使用高尚、低贱来划分。那时侯自己也还是共产党人,思维上习惯于讲阶级划分。为什么女人就被排除在了无产阶级和劳动者之外呢?为什么非要消灭她呢?事实上也没法消灭。工人阶级是最高尚的,可是,他们靠出卖自己的双手和劳动,换取的只是可怜的自己所创造的财富的极少部分,不得不承受资本家、剥削者的盘剥。卖了还觉得很苦。

  女人出卖身体,而她们是榨取剥削者的财富。卖过之后感觉苦还是乐,我倒是不太清楚。一样都是为了生存或者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一些,工人农民出卖双手,政客出卖嘴巴,女人出卖那个。仅仅是器官的不同,何来高低贵贱之分!所以,论及高尚,我看数女人。至少,女人卖自己灵魂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