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高中读书笔记6篇

时间:2021-08-31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具有恢弘气势和史诗品格的长篇小说,小说中几位年轻主人公的经历,就像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早期的众多青年的经历。下面给大家分享《平凡的世界》高中读书笔记,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平凡的世界》高中读书笔记6篇

  《平凡的世界》高中读书笔记1

  在繁花盛开的世界,他们以梦为马,化作不平凡。——题记

  平凡与不平凡,似乎是两个站在天平两端的词,但没有人规定你生来就该站在哪端。命运终是由自我掌控的,即使刚开始是平凡,但只要拿出足够的力量,挑战不可能,天平就会向你倾斜。你的身后是平凡,但头顶却是一抹蓝天。

  在路遥的著作《平凡的世界》中,孙家二兄弟孙少安,孙少平就切实地证明了这句话。

  老大孙少安从小跟着父亲干农活,帮着操持家事。如果甘于平凡,也许他一辈子都是一个老实的庄稼人,但孙少安没有满足于当前,他知道自己还能再次向前,在经历了无数次磨砺后,终于开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烧矿窑。也许当所有人都停留在平凡的世界时,他迈向了不平凡。老二孙少平在学校吃的是丙等的饭菜,自幼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但却因书成为了有文化的人。与他哥哥一样,终不甘平凡,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成为了一名有文化的矿工且收获了爱情。

  路遥把目光定在那个遥远而又普通的双水村,发现了其中的不平凡。

  成功在你的头顶,你只有下定决心不断向上,才会触到天。平凡与不平凡就在一念之间。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音乐圣人贝多芬,足球天才梅西-----前半生都和我们一样,但他们敢于突破,在一次一次的挫折中成长起来,收集不平凡的力量,终成为了伟大的人。生活在那个穷苦的村庄里的人,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孙少平,孙少安,因为二兄弟给他们指明了道路。他们的世界也许是平淡的,但他们朴实,憨厚。还让自己的路旁开出灿烂的花。

  你无法改变平凡的世界,但却可以去改造那个原本平凡的你,用你的“不甘平凡”去捅破外面的那层茧,去挣脱困住你的不自信。人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能一直在原地踏步,就像白领们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做着千篇一律的事,以平反的态度平凡的活着。但有些人却不甘平凡,总在向前,他们想要鹤立鸡群,想刷新他们原本全灰的世界,而这些人就像花园中那些奇异的花,笑到了最后。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不平凡的书,书中的人,像田晓霞,润叶,孙兰香,用自己的经历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不愿在人身后,在相互扶持与一路坚持中,走向不平凡。

  也许不甘平凡,一路向前,才是真正的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高中读书笔记2

  “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路遥

  平凡,是浩渺世界中生命的本色,时过境迁,生命不管以多么卑微的形式存在,精神总会亘古长存。我们注定平凡,但我们是生活的主角。

  苍茫的黄土高原,沧桑的历史气息和厚重感在路遥笔下展现地淋漓尽致,它远离喧嚣,却有着独特的粗犷与豪迈,这是一片平凡的土地,只是大千世界一捧平凡的黄沙,却引人进入了一个激荡复杂的精神世界。双水村,一个匍匐于黄土中的平凡山村,它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朴实的农民,他们平凡地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内心却是无以言表的波涛汹涌。

  贫穷落后的双水村,是它孩子们感情的寄托,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不牵动世界的一丝一缕,对于自己却是震天撼地。路遥笔下的他们,痛苦并快乐地守着自己的一方土地,他们纯真勤劳,他们奸诈算计,平凡包围着每一个人,伟大的精神世界也感染着每一个生命。

  孙少平无疑是书中最典型的代表,在他身上映现的不仅是农民出身的平凡生命,更是一代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他渴望学习、渴望进步,然而,家庭条件束缚着他,让他无法脱离命运的荆棘,强烈的责任感和不安于现状的野心迫使他背井离乡,闯荡的日子艰难且痛苦,但他执着的信念和自卑中的坚强让我敬畏,他默默承受苦难,他的铮铮铁骨激励着他的脚步,一个贫困潦倒的青年不甘于平静,这需要多么震撼的勇气!他,做为一个平凡的农村小子,不懈地探索生命的价值,用脚踏实地诠释不平凡的精神。他的学业、工作、爱情从来不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与命运抗衡,这是平凡世界中不卑不亢的时代精神。

  “生命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如是说,这也诠释了《平凡的世界》的真谛,书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他们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生活的痛苦和欣慰,自尊与自卑,感动与冲突,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所体现。每个平静的背后都有内心的激情澎湃。

  我们注定平凡,生命注定不尽人意,人生的色彩在于你对它的态度,每个平凡的人都在自己平凡的小世界打拼,也许他的一生从不被人歌颂,但他依然固执地、固执地一点点地往上爬,一点点诠释着平凡的意义……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时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平凡的世界》高中读书笔记3

  读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不禁叹息,又生发出了无数感想,这部伟大的巨著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它的内容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平凡的农民、平凡的生活,但从点缀着些许美文的质朴文字中,体现了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

  书中的主人孙少平,是一名上世纪70年代的居住在黄土高原上的平凡农村高中生,他在双水的家中有三个兄弟姐妹。本书正是以时代变化为主线,通过讲述双水村许多各不相同的村民,而不仅是少平一人,来表现七八十年代社会变化的过程,时间跨度足足有十年。

  正如大家所知,那时正是文革后期,“左”的思想已在很多人脑内生根。从书中平凡的文字中,我们也能看出当时社会的混乱。当时的农村,农民在公社的土地上有一天没一天地混着日子,而社员们却一直在开会、批斗他人,根本不去下地劳动。这也导致了农民缺乏劳动积极性,粮食减产,很多人因此穷得吃不起饭,可身居高位之人却没有意识到这种状况,连最基本的食物都无法供应,却把很多想要改变,思想超前的人定为“资产阶级”,这不仅是人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但黑暗之后总会看到黎明的曙光,改革开放后,社会也发生了大改观。农业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提高了,人人参与劳动,劳动人民渐渐地由贫穷到能解决温饱,也有一些人富了起来。我们在历史书中也看到了这些画面,但书中的概念、含义性文字总没有现实事件更震撼人心。

  总体来说,这本书告诉人们的,除了时代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生活充满希望。试想:连“文革”这样的极大错误都能被纠正,还有什么事不会变好呢?书中少平的哥哥少安,借机开了一家砖瓦厂,成了“冒尖户”,但意外破产,消沉了一年多。但上天是公平的,颓废过后,他又因机缘巧合得人相助,多方筹资,终于重新开了砖瓦厂,再次“一飞冲天”。同样,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其实都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担忧呢?

  俗话说的好: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生活中的确有许多困难和挫折阻挡了我们的脚步,但只要不因此消沉,它们就会像纸老虎一样被打倒;生活中的确有许多令人后悔、令人悲伤的事,但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因为那没有用。生活中更多的是快乐的、充满希望的事。正如海明威所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只要我们不被挫折打败,每天充满希望地活着,积极进取,志存高远,并且把这种希望带给别人,那么即使度过了一个平凡的人生,也一样是伟大的。

  中国是一个充满潜力与希望的国度,这是我合上书后最大的感想。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好,国家也越来越强大了,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充满希望地度过每一天呢?享受平凡,在平凡中度过伟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