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学包粽子作文

时间:2021-08-31

端午节学包粽子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学包粽子作文(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学包粽子作文1

  今天是端午节,我决定和妈妈一起包粽子,还想借此机会了解一下民间习俗。

  妈妈买来粽叶,我们就正式开始包了。只见她先把叶子洗得一尘不染,我照着她的样子也把叶子洗干净,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粽叶的一角舀上一勺糯米,把它卷成一个三角形,最后,用线把粽子裹起来就完成了。可是妈妈包的粽子小巧玲珑,非常漂亮,而我包的却露馅了,只好重包一个。汲取上一次的教训,我挑了个较大的粽叶,开始仔细地包起来。终于包好了,开始煮粽子。不一会,飘来一阵阵粽叶的清香。粽子煮熟了,拨开一层层的粽叶,露出了有红枣点缀的糯米馅,蘸上白糖,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呀!真香。

  妈妈边吃边对我说:“名间习俗还有很多,比如:赛龙舟、点雄黄、佩香袋等等,都是用来纪念屈原的。这让我想起了那首古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这个端午节,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和名间习俗。

  端午节学包粽子作文2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初夏像一个调皮的小男孩,说笑就笑,说哭就哭。刚才还是艳阳满天,火红的太阳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球一般,刺辣辣地照着大地,热得奔走的人儿臭汗淋漓,不一会儿,天空中飘过几片乌云,空气闷热,转眼“哗哗哗”下起了雨。雨不见得很大,但是很密,飘飘扬扬。

  哦,端午踏着舞步轻快地来了。

  走过乡村,每家每户忙碌着,欢声笑语。一阵水汽从锅里漫开,那种醇醇的香味儿扑鼻而来。嗯,清香、诱人,那是粽香,浓浓的糯米味裹着淡淡的粽叶儿的清香。

  来到城镇,蓄满水的河道上,有节奏的哨声、鼓声、呐喊声,响成一片,十几条龙舟荡漾在碧波里。龙舟上,十几个青壮汉子,挥舞着手中的浆,喊着号声,奋力向前进发。

  众所皆知,端午的由来,起源于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XX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端午节学包粽子作文3

  一年一度的春节快要到了,包粽子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那一天,姥姥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好了包粽子地材料,等我们都睡醒了便开始包了。

  开始了,只见姥姥和爸爸先把粽子叶包成了一个簸箕地形状,接着抓一手糯米,用手轻轻按平,再抓一块猪肉和酸菜,然后在用手抓点糯米把菜盖上,按平,接着手利索的把粽叶包上绑了起来,这样一个过程看起来是这样的简单,这时一个美丽的糯米粽子就这样被姥姥包好了,我在旁边见了心痒痒的,也想自己试着包粽子,我开始学姥姥地样子,先把粽叶包成簸箕的形状,再弄点糯米、猪肉、菜,做完后再用一抓糯米把菜给盖上,接着我把粽叶包上,可不管怎么样,粽叶不是破了就是糯米掉出来了,我在次重新尝试,可还是老样子,我没信心的正打算放弃时,姥姥笑着说:你包不好是因为你粽叶太小,而糯米却抓的太多,你才第一次包。

  挑大点的粽叶要好包点,在糯米放少点,在手把手的指导着我,在姥姥的耐心解说下,我终于马马虎虎的有了一个劳动“成果”,而后慢慢的一个接一个的包了好多个,

  晚上吃着自己包地粽子,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