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400字

时间:2021-08-31

【精华】端午节的作文400字锦集七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400字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的作文400字 篇1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端午节的作文400字 篇2

  今天是端午节了,母亲应该要给我们编一些五棉线,还包粽子呢!母亲拿了五种色彩的棉线,都是红、黄、绿、蓝、白。她先把这五种线捋好平放桌子上,然后再搓成绳子,还精巧的弄了一个结。

  五根五丝绳做完了。母亲告诉我这叫“长寿缕”,她同时仔细的都给我们戴在手腕和脚脖上。还特意嘱咐我们说:“要珍惜,等戴上后下第一次雨的日子,拿下来丢进雨水。如此长寿缕就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经过端午节习俗的小事,我体会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紧接着要包粽子了,我见母亲拿了荷叶,包着一把糯米,里面还放上四颗大枣。然后又娴熟地折着荷叶包裹一把糯米。

  还用五棉线捆扎起来,母亲接连包了好几个。

  母亲把包好的粽子放进蒸锅,蒸上了一刻钟。蒸好的粽子放盘子里,还没来得及吃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围着盘子闻了又闻,着急的等候着粽子变凉。过了一会儿,终于能够吃了。我剥开荷叶,白里透红的馅儿玲珑剔透,我咬了一下,粘甜滑爽,特别好吃!

  大家边吃边笑,因为我们都看见了彼此嘴边的糯米。母亲说:“除了吃粽子,戴长寿缕以外,还有插艾草、撒白糖、赛龙舟……等习俗。

  ”我想,这样的节日还有不少的学问哩!这个端午节不光吃到粽子,还增长了不少见识。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400字 篇3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源于华夏人纪念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于世间早已民俗文化共享,更是人们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临近端午,家家户户有包粽子、吃粽子的习惯。包粽子的技艺还停留在我儿时熟悉的记忆中,奶奶外婆包过、母亲也包过,到我这辈儿会的人估计已不大多,更多的是从超市、商店买来现成的吃。前几日,朋友从上海给我寄来一盒五芳斋肉粽,发微信道:“时间近端阳,粽叶又飘香。低头思好友,福瑞送远方。”我嫣然一笑,回想起大学时同窗读书、品诗的美好时光,感叹时间的流逝,小小的粽子在当地虽随处可买,但此物此时于我而言,更知吃的是文化,品的是友情。

  杨绛先生近日仙逝,她一直是我喜欢的作家、学者。找来很多她的资料、著作卒读细思,很欣赏她在岁月里“以冷峻对狂热,以不变应万变”的风骨。在她的'身上,更多的是对岁月的诚挚、对人生的从容。回顾她的一生,素有中国老一辈文人的气骨,她的智慧和超然正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积淀和承续。愿世间多一些这样的文人,先生一路走好。

  今日的端午,已不仅仅是吃粽子缅怀屈原那般简单。人们竞龙舟搏出高涨的热情,做香包体验民俗,朋友们忙里偷闲喝一杯雄黄酒,互道一生平安、幸福。今日的中国人,正以轻盈的姿态来承担生活的重量,我们吃着香甜的粽子,珍惜身边的美好,活出岁月的质量。

端午节的作文400字 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包粽子。

  端午节这一天,我看见家里面的门上都插上了艾叶,有的人还佩戴了香囊。小朋友佩戴香囊的比较多。香囊的样子各式各样,都很漂亮:有菱形的、方形的、颜色有红的、黄的……可好看了!我走在楼道里,楼道里飘香着粽子的味道,真香啊!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肚子早已咕咕叫了!我跑到家里,告诉妈妈我也想吃粽子,妈妈不紧不慢的说:“别急,别急,我们等会儿到奶奶家还要包粽子呢!”

  到了奶奶家,只见奶奶已经把材料准备好了:江米、红枣、花生、箬叶。不等奶奶开口,我就抢着说:“做粽子可简单了!我们把材料准备好,用箬叶一裹再一煮就能够了!”我有点儿得意,心想:奶奶一定无话可说了,我已经把做粽子的全部过程都说了下来,奶奶一定觉得我太聪明了。可奶奶说:“你说得简单,包粽子可有许多讲究呢!”我不相信,包一个小小的粽子能有什么讲究?

  开始包粽子了。我自告奋勇,决定第一个试试。我拿起箬叶,包住江米随便缠了几圈。缠出了个圆不圆、方不方,也不是菱形的东西。我拿出红丝线,心想:奶奶平时给粽子“五花大绑”,真难看,我能够缠一个漂亮一点的嘛!我用线围着粽子绕了两圈,然后系了一个好看的蝴蝶结,太美了!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可我刚一松手,粽子就“散架”了。箬叶一松,江米从里面掉了出来,让我白高兴一场。

  奶奶见了,来给我们做示范。箬叶经奶奶三折两卷就包成了一个粽子。奶奶还教我们包粽子的窍门,大家试了好几次,终于学会了。吃着我包的粽子,心里感觉到美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收获可真不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