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800字九篇(3)

时间:2021-08-31

端午节的作文800字 篇7

  今天是端午节,而故乡人都称之为端阳节。在故乡,端午节是一个隆重的节日。这天,村子里热闹,小伙子相亲,新媳妇过门,到处欢声笑语,喜气洋洋。用母亲的话来说是“年有三朝,端午一日”,所以故乡人特别重视端午节。母亲是养猪能手,她喂养的猪特别肥壮,每年除上交一头给政府外,自个家里在过大年和端午节的时候都要杀一头,这样,亲戚朋友也能同我家一样,过个丰盛的节日。

  故乡的端午节,村里人是不包粽子的,而是用石磨磨小麦来做馒头和包子。母亲总是在端午节前夕的夜半时起来和面,第二天早晨,发酵后的白面,满满的两大盆,如初生的婴儿,白白嫩嫩,软软绵绵。母亲把和好的白面做成三样:一样是馒头,一样是小葱和瘦肉馅包子,一样是红糖和芝麻馅包子。每年端午节这天,一家人都能吃到母亲做的麦香扑鼻粉甜可口的馒头和包子,母亲的心也就像包子里掺了芝麻的红糖浆。

  在我记忆中的端午节,又好似农家特别的节日。这时候,麦子已收割,蕃薯已放藤,稻子也长出了新绿,农忙时节也过了,勤劳的村里人象松了口气似的,在端午节这天,不仅可以甜甜地吃顿香喷喷的美食,而且还可以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享受节日的喜庆。

  而每逢故乡的端午节,母亲总是要忙碌好多天,白天忙农活,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为我们兄弟姐妹赶做新衣服和新布鞋,常常是夜深人静了,母亲还在孜孜不倦地穿针引线。灯影憧憧,银线飞舞,年年岁岁,从不间断。那时,我们这些小孩期盼端午节就象期盼过大年一样的期盼着。因为这一天,我们不仅能吃上母亲做的美味佳肴,还能穿上母亲做的新衣服和绣有莲花的新布鞋。童年早就成为过去,而故乡的端午节一直是充满喜庆和慈爱的记忆。

  如今,母亲常说城里的端午节没有什么节日的味道,只有故乡的端午节,才是有气氛的节日。母亲总忘不了在故乡端午节这天:千门万户都插上艾草和菖蒲,说是这两者象征屈原的马鞭和长剑,可以辟邪;此外,还要系百索子,手腕上和脖子上系五彩丝线,用以辟邪;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用以解毒驱邪;吃“十二红”,这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并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故乡,家家户户都有。

  今天是我家离开故乡后的又一个端午节。和在外一起住校的同学吃着买来的粽子,母亲做的馒头和包子相比,味道不一样,气氛也不一样。

端午节的作文800字 篇8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和传说,而每个习俗又都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让人回味。真正让我刻骨铭心的是“纪念楚国的大夫屈原”这个故事。据说那时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都划出自家的小船捞救,一直划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尸体。当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场面甚是壮观。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原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后来也就逐渐演变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喂鱼。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赛、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故乡的端午节那天,每家每户一大清早是要插艾叶的。艾叶是一种普通植物,生长在野外的田间地头,不需要呵护,却长得郁郁葱葱,蓬蓬勃勃,很容易让人想起夏日里疯长的秋菊。趁着太阳还没有升起,人们就把前一天傍晚采回来的的艾叶插在门头,挂在窗口。且不说可以去瘟辟邪,仅那沁沁润肺的馨香,就像是穿越田野的乡风,让老人孩子们都心生欢喜,正在恋爱的年轻人更是陶醉其中,倚在窗下舍不得离去。

  我记得小时候在家乡,包粽子一般在端午节前两天就开始包了。每年端午前,河岸两边到处都是背着小筐采摘粽子叶的人。那个季节的河岸边,绿树成荫,青翠欲滴,风情万千,采粽叶的人们边是劳动了也是欣赏了大自然的美景。采回的粽子叶,要先在锅里煮,然后放在水里泡,最后一片一片洗干净。在洗粽子叶的同时,外婆也已经将糯米和红豆泡好。泡好的米放在一个大盆子里,盆子旁边摆好一个木材质的靠背椅,从椅背上垂下捆绑好的草来,以便能挂住包好的粽子。

  外婆喜爱端午节,大概是因为总能在这时候大显身手吧。每每看见外婆包粽子我都是迫不及待的,趴在一旁观赏一下午,看外婆的皱纹里都要溢出蜜,来偶尔还偷偷抓几颗蜜枣塞进嘴里,乐得鼓起腮帮子使劲儿地嚼,不知有多甜!

  故乡的端午节,就是这样浸透着浓浓的乡情、亲情。如今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又想起家乡的艾叶,想起了外婆包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