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作文(2)

时间:2021-08-31

  感动作文4

  我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个让我终身难忘的人——徐老师。

  徐老师担任我二、三年级的班主任,教我们语文。她是位年轻的女老师,高高的个子,中长乌黑的头发,一双明亮的眼睛像会说话似的。她平时很温和,每次我们问问题时,她都很有耐心,微笑着回答,可有时也很严厉,当我们犯了错时,她会不客气地指出来,希望我们改正。我对徐老师是又敬又怕。

  在徐老师教我的二年里,有很多让我感动的小事。

  有一次,是我做值日班长,一早我就发现徐老师老用手摸着喉咙,说话声音是沙哑的,原来老师喉咙疼。语文课上,老师读书的声音和往常明显不一样了,没有那么流利、有感情,我知道她尽量控制着,让自己那疼痛不已的喉咙能发出最好听的声音。课后,我问她:“老师,你为什么生病了还要来给我们上课呢?”她微笑地说:“老师舍不得你们呀,如果不能给你们讲课,喉咙会更痛哟!”

  还有一次,因为爸妈都出差了,叔叔接我放学。放学后,我在接送处左等右等也等不到叔叔,学校门口的大街上差不多已经没有人了,可连叔叔的影子也没看到,我焦急万分。就在这时,徐老师下班路过,看到我孤零零地站在台阶上,问我怎么还不回家。我犹豫了一会儿,吞吞吐吐地说:“叔叔……叔叔到现在还没来接我。”徐老师说:“来,上车吧,我送你回家。”我不好意思地说:“我爸妈出差了,家里没人。”徐老师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接通了妈妈的电话……之后,徐老师一直陪我等了半个多小时,叔叔终于到了,他很抱歉地说:“对不起,今天中午酒喝多了,耽误了这个事儿,不好意思,谢谢老师。”徐老师笑着说:“没关系,以后注意点就行了。”说完骑上车走了。看着老师的背影,我心里一阵温暖。

  在写作方面,徐老师可算是我的导师。她一再要求我们每天养成睡前阅读半小时的良好习惯,我的词汇量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多了。三年级下学期,她推荐我上了“小主人报新闻学校”,之后我的作文水平有所提升,不再像以前写“流水帐”了。老师及时发现了我的进步,将我写得好的文章读给同学们听,并给予了好的评价。老师的鼓励更提高了我写作的积极性。慢慢地,我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期末的评语中,徐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让写作成为了一种兴趣爱好,这是很棒的。只有多练多写,才能越写越好!

  徐老师就是我心中的明灯,照耀着我,引领着我,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向光明的未来。

  感动作文5

  越来越觉得生活中的感动无处不在。对我而言,感动在一日三餐中。这虽是平常不过,每天都会重复。也许正是因为平常,才让我从细微中更多的感受到感动。

  每天六点十分左右,她就起床了。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她烙的葱花油饼,我认为最好吃的。她烙的油饼,外酥里嫩,一口咬下去,香味从口中一直传到全身,令我回味无穷。有时晚上不经意间提起,她便记在心里了,第二天早晨便可吃到金黄的外酥里嫩的葱花油饼了。夏天烙饼在我看来是十分痛苦的,每每在厨房中都会热得满头大汗,但她却从未抱怨过。做好后,她一边擦着不断从额头上滴下的汗珠,一边问我是否好吃,好吃就多吃点。

  她擀面条的手艺也是一绝。就连我这个讨厌吃面条的人,吃到她做的手擀面,哪怕连续吃上个三两天甚至是一个星期,也不会觉得厌烦。她擀的面条很筋,可见她和面是有多么用力。光和面一项,就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活好面后还要醒。擀面条时,她也十分的卖力。不知怎么,面团在她手里好似被施了魔法,只见面团慢慢地变成了一张薄薄的面片,然后拿刀轻盈而快速地推进,后面整齐匀称的细细的面条就铺展开来。看起来很轻松,她额头上早已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她做的面条,每次我都可以吃上一大碗。浇上卤汁,再浇上蒜汁,格外的美味。

  她熬的汤,也是格外的好喝。明明只是普通的食材,但她熬的,却好比粥店里卖的还要让人垂涎。今天放红薯,明天放南瓜;今天里面放点大米,明天里面放点小米、燕麦……然而却都是根据我的情况来定:胃不舒服时熬小米粥,放点山药,说是暖胃;咳嗽的时候熬甜面汤,放点雪梨,说是去火……

  如今,她的头发也渐渐白了。她的腰,也不如以前直了。现在,我长大了,逢假日时,便替她做饭。尽管如此,她却还是不放心,说什么也不肯坐在沙发上歇着,怕我做饭出点什么事。而我每次做饭,不管问道如何,她都会笑着说好吃好吃。还记得上次炒了一盘空心菜,她竟独自吃完了!即使她胃不好每次吃饭都吃不多。

  她不是别人,正是陪着我长大我最爱的人——我的姥姥。或许正是这些一件件小事,正是因为平常,所以才让人更感动。

  感动作文6

  感动,是一种力量,激励着我的前行。生活中的微小的感动时时会让我难忘。

  每年新年,我都会有一份难忘的新年礼物,从九岁开始,每年都是这样。这支钢笔又是他送的,我知道。

  那次谈话的不快原因,我早已不再记的,但爸爸的深情让我难忘,记得他说:“我知道你很烦我,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理,但我必须尽到我的责任。”是的,我很烦。有时候他会生气,气到一天都没有做饭;有时候他会生气到撕掉我新买的书;有时候,他真的很不讲理,在我身上他总能把对的说成错的,而在他自己那里总可以把错的变成对的。每天放学,我会在楼下悄悄问:“妈,他在家吗?”因为他不在家我可以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我真的希望他每天都加班。

  我也对他很冷,尽量不说话。可尽管这样,他依旧关心我,照顾我,时时刻刻给我让我忘怀的微感动。

  他写得一手好字,真的特别漂亮而有韵味,但他还在每天练习写字,为我做个好榜样!他会把自己练字时的感受和体验都一五一十讲给我,他会先从练字的好处说起:练字可以修人,提高审美,锻炼组织能力。他还会在本子上亲自给我示范一遍,仔细讲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他很看中字体,可我写的字一点也不像他。

  我也许并不明白他的苦心,只知道他希望我可以写得一手好字,对我要求那么严厉。小时候,我总会花钱买一些漂亮的笔放在文具袋里,喜欢用哪根就用哪根,直到有一天,他生气的对我说:“你要那么多笔有什么用?”边说边拿起文具袋,说到:“学习,写字,一支笔就够了,用得了那么多吗?”我低下了头,他生气的把所有笔扔进垃圾桶,只留一根放在桌上,从那之后,我就再也不敢让文具袋充实起来。

  一支钢笔,真的可以给我带来许多故事,最重要的是,钢笔里有爱,有感动。

  每天早上,他总是会像小时候提醒妈妈下班早点回家一样,每天说:“路上小心”,每天晚上他会害怕我喝凉水凉着,会把水晾成温的,等我回来。他总是在给我做着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有时他总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其实我内心明白,就算我装作什么都看不到,内心的冰山也在感动中逐渐融化。

  每一支钢笔,带给我小小的感动,会激励着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