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作文(2)

时间:2021-08-31

冬至作文 篇5

  冬至那天,天气出奇的暖烘烘的,正午的阳光照着人直犯困,放学了,我急忙赶回家,我想吃那美味的饺子。

  回到家一看,婆婆和老爷已经包好了一蓖饺子。婆婆正拿着一团软绵绵的面用刀把面切成圆柱状,用手把面搓成像面条状的长条形,再用刀把面切成一个个菱形块,撒上面粉,“来,宝贝按饺子皮。”听婆婆一声令下,我的小手飞快地按着,一个又一个圆圆饺子皮像工厂流水线上的零件出炉了,我越按越快,高兴地大笑。婆婆拿着擀面仗用我的成果擀着饺子皮,婆婆擀得真棒,饺子皮就像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老爷拿个饺子皮塞上满满的饺子馅,用手一挤,一个胖胖的饺子包好了,就是放在笼蓖上打瞌睡似的向后倒。我也忍不住要试试怎么包饺子,也拿了一个饺子皮,学着老爷塞上了馅,开始捏起来,可我捏住了右边,左边的馅儿又冒了出来,可真麻烦呀!我有些不耐烦了,使劲把左边的馅儿向里一捏,顿时,右边的馅儿像喷泉一样直往外喷,馅儿喷得我脸上身上都是。一旁的婆婆老爷都哈哈大笑起来,我很懊恼的举着沾满白面的双手。

冬至作文 篇6

  冬至要吃汤圆、麻糍,吃了我们就大一岁了,记忆中的冬至大致如此。这个冬至却不同于往常,班主任郭老师带领着我们深刻的感受了冬至的文化、习俗。

  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南、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北方人冬至吃饺子、馄饨,南方人吃汤圆。

  那天下午,我们还邀请了张开翔妈妈来课堂指导我们做汤圆。在开翔妈妈的耐心教导和同学们的虚心学习下,一个个白嫩嫩圆溜溜的汤圆出现在每个同学的手中。汤圆越做越多,最后,每一组的芝麻馅都用光了,汤圆也装了一大盘。于是家长义工们把汤圆端到楼下去加工,做成麻糍。趁汤圆加工的时间,同学们拿出自己早早准备好的温州美食,摆在桌面上。一眼望去,各种美味尽收眼底。瞧,有的带了温州鱼饼,有的带了瘦肉丸,有的带了凉皮,还有的带了鸭舌……而我带的美食更是形成了他们中的一道风景。我带的是绿豆糕,清新的嫩绿色,而且不像他们那么重口味……

  “可以吃了!”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突然,教室的门被推开了,原来是家长义工们回来了。他们端着黄灿灿的麻糍分给每一个人。香喷喷的麻糍啊!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麻糍立刻就露馅了,甜甜的芝麻馅儿夹着软软的糯米皮,真是美味啊!于是我又吃了一个,谁知,这个麻糍竟然没有馅儿!天哪!这是哪位调皮的同学做的啊!?

  这个冬至节,既让我们长了知识,又让大家美餐了一顿。真是令人难忘啊!

冬至作文 篇7

  今日冬夜——冬至的前夜,明天冬至——寒冬开始。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

  我国历来对冬至这个节气很重视,曾有“年大不如冬大”和“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所以冬至到来的这一天,北方人要吃饺子,南方人要吃汤圆馄饨,还要全家老小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从天文学角度讲,冬至是北半球进入冬季的第一天。冬至过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将进入一年中气温最低,天气最冷的时期,寒冬数九就是从冬至这天开始的。

  天气也真的灵验,从今天——冬夜开始,天就转阴了,而且气温也真的开始下降。一个较大范围的寒潮即将来临。

  “冬”至了,天气也就会越发寒冷,对于一向怕冷的我来说,又是一次考验啊!我得做好保暖的准备,不能再感冒了哦!

  “冬”至了,年也不远了,年关将至,我又得老一岁了!

  但是,“冬”至了,春也近了呀!

  那么,“冬”至了,好事否?坏事否?

冬至作文 篇8

  在我的家乡,冬至是一个很重大的节日。冬至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磨成米粉做圆子。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美满。母亲总说,圆子是最团圆吉祥的食物,能把牵挂和幸福都包裹进去。儿时的冬天总是异常的寒冷,常常清早起来被冻得哇哇哭。此时母亲都会怜爱地把我揽在怀,安慰我说:“冬至那天多吃圆子,就不觉得冷了。”冬至节,母亲早早起来搓圆子,她把米粉加入适量开水揉捏成圆形长条,再切成一只只圆坯,然后用手掌把它搓成一个个如核桃大小的圆子。煮圆子要等水开了后才能下锅,不然会化掉。汤圆浮上水面,袅袅的香气也升腾弥漫,让人垂涎三尺。搛一个汤圆急急地送进嘴里,轻轻咀嚼,软软的,甜甜的,滑滑的,温润绵长,食后唇齿留香、绕颊三日,我们个个吃得肚儿圆,母亲看我吃得特别香,欣慰地笑了。清香的汤圆寄寓的是对我们未来的希冀和愿景。后来走出家乡到外地求学,冬至这天总会想起母亲煮圆子的情形。热腾腾的氤氲雾气,犹如水袖般悠悠飘逸的精灵,母亲用浓浓爱意将寒冷的世界柔化得温暖馨香,使我懂得自己的根永远随着母亲的身影眷恋着故土。

  冬至这一天,太阳到达南回归线,对北半球来说,这是一年中白日最短夜最长的一天。漫漫长夜,北风呼啸,寒气袭人,大人小孩都睡不着,一家人就围炉夜话。我的父亲文化程度虽不高,但古文基础扎实,他娓娓道来的《西游记》等古典文学是文化荒漠岁月里的一股清泉,温润着我们干涸的心。但我记忆最深的是《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黄香小时候,家境困窘,冬天铺的还是草席,为让劳作一天的父亲不再挨冻,黄香读完书便悄悄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叫父亲睡下。那时,我总是很遗憾父亲的床上有棉被垫着,让我连“温席”的机会都没有。

  霜雪凝野、一年将终,作客他乡的游子,在这个漫长的冬夜,谁人不起故园情呢?唐代诗人杜甫的《至后》说:“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在古代,冬至那一天,在外的人必须赶回家过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可诗人想回家又脱不开身,于是吐露出离乡背井的酸楚。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又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孤身羁旅,恰逢冬至,诗人揣想家人牵挂他的心情,这般思念就流注于亲心与己心之间,显得格外温婉、深淳。唐代诗人殷尧藩《冬至酬刘使君》亦云:“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渐喜一阳从地复,却怜群沴逐冰消。”诗人出门在外,冬至夜思家而不能眠,故乡是那样的遥远而又亲近。

  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节气循环,“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腊梅含笑时,春天的脚步近了。冬至作文 篇9

  这周五是冬至。冬至,即一年当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相传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饺子,否则就会冻掉耳朵。我们家也不例外,每年冬至,我们家都会提前包好饺子,在冬至那天大快朵颐。而这个冬至,我却过得非比寻常。

  事情是这样的,几天前,我们全体六年级学生被告知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这个冬至,我们要在学校包饺子,并和大家一起分享。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兴奋,立马准备起来。到了那一天下午,我带着预先准备好的和好的面,来到了学校的操场上,找到了事先分好组的同学们,又在老师的指引下进了教室,开始包饺子。我先拿起我带的面团,将它左右揉了揉,把空气挤压出来,再将它搓成一长条,递给负责擀面皮、包饺子的同学们,再由他们把面团切开,擀好,包好馅,放到篦子上,再集中到一起,送往学校的食堂蒸好,最后再把蒸好的饺子分别送到班级,由同学和老师一起享用。饺子一共做了两锅,每一锅里的饺子都不一样:颜色有白色的、红色的、绿色的,还有紫色的;形状有普通的和可爱的“小太阳”。我吃了几个饺子,其中一个很好吃,另一个皮有点厚,还有一个只有一张皮。我听其他同学说,这次的饺子还有水果糖馅的,辣椒馅的,还有橘子、橘子皮、橘子叶子馅的,可谓是千奇百怪,味道就不用说了。

  这次的饺子的味道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我还是可以感受到同学之间的浓厚情感,如果下次还有类似的活动,我一定还会像这次一样期待并积极准备的。

【【推荐】冬至作文九篇】相关文章:

1.【推荐】冬至作文

2.【推荐】过冬至作文

3.【推荐】冬至的作文

4.【推荐】冬至节作文

5.冬至的作文【推荐】

6.温暖的冬至作文「推荐」

7.【推荐】冬至作文三篇

8.【推荐】冬至作文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