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作文(2)

时间:2021-08-31

冬至作文 篇4

  又到了一年的12月22日,不知不觉间便迎来了冬至。这在潮汕地区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月,也称“小过年”。这个周末回来后,我与家人们共同度过了这个团圆又温馨的节日。

  周六回到家中,就能看见家人已经在为过冬至作准备了。我很好奇地凑到奶奶身边,只见她正在细心地搓糯米丸——这是潮汕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吃过后便算添1岁。那盘子里盛着大大小小的糯米丸,红白相间,虽然显得得有些朴素,却有一种原始般的单纯与清淡。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之情,也学着奶奶的手法搓了起来。奶奶见了只是笑,脸上爬满的皱纹自然舒展开来:“好,好!会帮家里人了!”起初我没有掌握技巧,搓得不怎么好,但经过奶奶微笑的指点,手法渐渐熟练了,也搓得好了。一颗颗圆圆地糯米丸,安安静静地躺在盘中,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可爱。我不经意间看了看奶奶,忽然才想起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和奶奶一起干活,一起聊天了,心中感到一丝惭愧,而这一刻又让我感到很快乐、很幸福。

  第二天清晨,也就是冬至这一天,我很早就起来了。睡眼朦胧的我走进厨房,却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哦,原来是糯米丸甜汤正在锅里咕嘟咕嘟地煮着呢!“啊,起来啦!等会儿来喝一碗甜汤。”慈祥的奶奶送来了清晨的第一声问候。“嗯,好。”我答应着,又凑上前看了。

  那是用潮汕特有的苏木薯和糯米丸一起煮成的甜汤,甜汤已经被苏木薯染成了深紫色,小小的糯米丸在水中翻腾着、跳跃着,看着就让人很有食欲。我的心里有些暖洋洋的。

  过了不久,香甜的糯米汤便出锅了。奶奶和蔼地微笑着,为我端来了一碗甜汤:“来,尝一尝吧。”“谢谢奶奶!”说着,我便接过那碗汤,迫不及待地用汤勺舀起几颗糯米丸,轻轻放进嘴里。一丝丝甜意随即在嘴里蔓延开来。我轻轻一咬,糯米的清香瞬间溢满口腔,弹性十足,香滑可口,甜而不腻。再喝上几口暖暖的甜汤,真是甜到心上去了。这时我才感悟到,其实吃在心里的不是糯米丸,而是奶奶对自己无尽的爱意。

  冬至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融洽时刻。一碗朴素而清淡的甜汤,饱含着奶奶时浓浓的意情,似一股淡淡的清流,滋润心扉。

冬至作文 篇5

  傍晚的霞光映红了老人的脸,映红了糖画的模样。

  巷中打小便住着一位糖画的老人,他已满头白发,却依旧步履蹒跚地从巷头走向巷尾。糖画在清晨的阳光下愈发晶莹,拿一支举在手中,倒也有了几分甜意。老人估摸这是五,六十岁模样,每天早早地起来,吃过早饭后便忙碌着做糖画了。他的手法很娴熟,当金黄色的糖浆在铁板上流动时,吆喝声便响起了:“卖糖画咯!卖糖画咯!”自幼便爱吃糖,所以也总爱跑到老人身边,眼巴巴地看着。母亲总会拉着我,嘴中念叨着早上不吃糖……有时,老人会叫住我,将一支糖画递与我,仅是笑盈满眸,不多言语。接过糖,轻轻地舔上一口,只觉整个世界都甜蜜起来了。

  也曾细细观察过老人的手法,儿时不知,只犹能忆起老人的身影在青石斑苔间逐渐模糊。在一个个明媚的午后,他站在巷口,面容已有些许的沧桑,抬手,糖浆自杯中缓缓落下,在板上勾勒了流水般岁月,阳光自屋檐滑落,跌落进眸中,化作了点点星光,闪烁。不久,便完成了。造型不一,诱人的琥珀色伴着浅浅的甜与蜜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咬上去,是有些脆,秋天的时候,会带有桂花的馥郁依人,那是老人将桂花拌与其中了。最是喜欢冬天,虽不如冬天寒冷,却也终究带了凉意。在冬至那天,买一支糖画把这巷子走一遍,温暖于是也就浑然不知地将自己包围了。

  许久未去那个巷子了,近日,再归,望见了那抹熟悉的金黄。它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亮,自心中涌出了太多太多的回忆,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了几度,兴冲冲地跑来上去,买了一支糖画。老人明显老了许多,他也不认识我了,但那糖画,入口,仍是记忆的味道。熟悉的面容,往事历历,旧梦依稀。这味中,似还有一盅岁月的重量。月光照过了春夏秋冬,年轮何相记?回首处,是追忆。抬眸,再望见儿时的欢乐与笑颜。一相见,变难忘。

  这糖画中,藏着的不仅是回忆,也是那世间无处不在的温暖啊!幼年的青石板在冬日中结了霜,绕过紫陌垂柳,伞也带着幽香,转角处吹皱了衣裳。一抹金黄,淡淡石墙,染了眼眸,醉了人心。时常还能想起,老人的身影,夕阳在巷尾阴匿,越过弄堂的,唯有甜意与欢喜。梦回江南,必定会是那巷的。梦境中,模糊,却又分明如此真实。至今,也依是想念那老人与他的糖画。在那些斑驳的日子中,陪伴了我数多的绵长时光。素指间,时光便流淌去,染伤了秋意。后来,每次见谁人拿着糖画,便可忆。那段旧忆,埋沉了回首间的眸光潋滟。

  水墨年华,此情定是暖人心,欢小喜。世间,温暖与爱,定是结伴而行。

  将暮未暮,屋檐间,糖香绕梁。

冬至作文 篇6

  东汉时候,有个名医,叫张仲景。他的医术高明,不管什么病,都能手到病除,人们称他是医圣。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那年退休回乡,正值隆冬,一路上寒风刺骨,雪花飘飘散。他看到那些为生活奔忙的人,衣着单薄,不少人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很难受。

  张仲景回家后,心里总挂记着那些烂耳朵的人们,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阳找了一块空地拾只占棚子,架上衣锅,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格放在锅里煮,等煮好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一只只耳朵形状,再放在锅里煮。到冬至那天就开张,专门送给伤的人吃。张仲景把这种治伤的药叫“祛寒娇耳汤”,吃过以后的人只觉得浑身发暖,两耳生热,伤都治好了。(点评:冬至,张仲景煮饺子为人们治冻伤,“祛寒娇耳汤”的诞生。)

  以后,每到冬天,张仲景都做“祛寒娇耳汤”,到冬至那天,送给大家吃,预防和治疗冻伤。

  巧的是,过了好多年,又到了冬至那天,张仲景离开了人世。为了纪念他,每年冬至家家户户包饺子吃,并说冬至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直到现在,有些地方饺子叫做饺耳呢。(点评:无巧不成书,张仲景的忌日也正好是冬至,人们为了纪念他,冬至包饺子成为风俗。)冬至作文 篇7

  难得冬至节还暖阳高照,无风无霾很舒服。下午和妈妈从浴室回来就开始忙活着包饺子。

  妈妈拌好了饺子馅,我两就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一站到底》一边包饺子。我和妈妈协同作战,我负责给饺子皮蘸水,妈妈来包。分工合作效率高,不到半小时,一盘饺子40只完工喽!妈妈去烧水煮饺子了,我哪能闲着啊,我自己独立包了几个饺子从三岁看妈妈包饺子,四岁给妈妈打下手,五岁学擀饺子皮,六岁我自然能独立地包饺子了。嘿嘿,看看我的手艺还不错吧!妈妈说冬至节包饺子这项民俗需要时代传承下去,就如同妈妈小时候跟着她的外公外婆包饺子,后来妈妈到了苏州仍然每年都亲手包饺子,在妈妈心里不仅为了传承民俗更为了纪念她的外公外婆。

  我也要好好学习包饺子,甚至学着和面、擀皮、剁馅、拌馅一整套手艺,将来还要教我的孩子一直传承下去。

冬至作文 篇8

  20xx年 X月X日 天晴

  今天是冬至,奶奶一早就从市场买好菜回来,奶奶买了糯米粉,准备自己做汤圆。我自告奋勇地说:“奶奶,我来帮你!”奶奶说:“好啊!”

  奶奶将一袋糯米粉倒到盆里,我卷起袖子正准备帮忙,奶奶说:“等等,奶奶还得先煮些红萝卜,我们来做红色的汤圆!”“好耶!”我欢呼道。我帮奶奶将红萝卜洗干净,奶奶把红萝卜切成一片一片薄薄的,放入高压锅煮。不一会儿,红萝卜就煮熟变软了,奶奶将红萝卜全部倒入盆里和糯米粉混合在一起,加了一点儿糖和水。奶奶说:“好了,搅拌匀了,就可以搓汤圆喽!”我开心地将手伸入盆中揉糯米团,软软的,真有趣!终于揉好糯米团,奶奶和我一起搓起汤圆来。我们将揉好的汤圆放入滚烫的开水。汤圆因为揉进了红萝卜,所以呈粉红色,特别诱人。当一锅滚烫的粉红汤圆煮熟时,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

  今天和奶奶做汤圆真开心!

【有关冬至作文八篇】相关文章:

1.有关冬至的作文100字合集八篇

2.有关冬至的作文900字八篇

3.有关冬至的作文800字合集八篇

4.有关冬至的作文100字锦集八篇

5.有关冬至的作文900字锦集八篇

6.有关冬至的作文700字汇总八篇

7.有关冬至的作文400字八篇

8.有关冬至的作文1200字合集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