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冬至的作文 篇6

  人们都说“冬至大过年”,说的是冬至,很热闹,就像过年一样。

  在这一天,不管是上学的孩子,还是在工作的大人,在放了学,下了班后,都急匆匆地赶回,就是为了和家人团聚。

  这个冬至,天气异常寒冷。就连路旁的小花小草都缩紧了身子。凛冽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怒嚎着,如咆哮的`狮子。北风刀子似的刮过行人的脸,枯枝无力地吱吱作响,做着最后的挣扎。我裹紧大衣,正快步往家赶。突然,这一幕撞进了我的眼球。

  一位头发苍白的老爷爷站在公路的旁边,正四处张望着,好像在等人。正当我疑惑老爷爷为什么这么冷的天也出来等人时。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走了过来,只听见他对老爷爷说一声:“爸,你怎么在这?不是让你和妈在家里等着吗?”

  “你看,”老爷爷从袖子中拿出一袋热乎乎的饺子,“你妈说等你回来,饺子可能就凉了,让我拿这饺子,出来等你,我一直用手捂着,现在还是温的,快吃吧。是您最爱吃的馅。”老爷爷乐呵呵的笑着。

  男人接过饺子,咬了一口,很久才声音哽噎地说:“爸,我们回家吧,外面冷。”

  看到这一幕,我明白了很多。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细致的,他们从来不要求我们回报,就像这个藏在袖子中的“冬至”。

冬至的作文 篇7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冬至的作文 篇8

  今天是冬至,天气尚好,可阳光掩饰不了冬日的寒冷。

  早上,在被窝里,怎么也不舍得离开。我懒洋洋的拿起手机,发现有未读消息。原来是一位朋友推荐给我的黄家驹的《instrumental》。塞上耳机便独自一人在被窝里欣赏。听着听着,眼泪就来了。许是昨晚和某人吵架的原因,加之歌曲也实是感人,眼泪又浅,于是就这样捂着被子哭了。

  哭腻了,苦累了,便才舍得下床。早餐随随便便的吃了一下,就出门了。本是要去找人的,可他不在。想在外面晃荡一下,一个人闷着头,走到了学校的一个湖泊前。风景还是不错的,找了个位置,便坐了下来。

  在学校生活了那么久,我从来没有认真看过这个湖。今天算是来兴了,便开始欣赏它。坐在湖前,感受寒风凛凛,细看水面泛起的丝丝涟漪。时不时有一阵较大的风吹来,使得湖面波光了粼粼,好像一个个镶了钻石的音符在跳动,甚是美丽。所有的倒影顿时在水面模糊变形。岸边柳树在沙沙作响,柳枝拂过湖堤,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看见这般光景,我不愿意独享其乐,于是发了信息给一个我蛮喜欢的男生——可以来陪我看情人湖泛起的涟漪吗?发完信息,我不愿意在拿起手机,只是希望,这个男生会应邀而来,给我惊喜。我继续看眼前的风景,同时心里是多么期盼他能够到来。偌大的湖,只有我一个女孩坐在湖边,吹冷风。我告诉自己,这么好的景色,听歌吧,陶冶陶冶情操。把音量调到最大,大到连自己的声音也听不见。我偶尔往后看,看看他来了没有。到底是回了几次头,已经不清楚,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男孩没有出现,连信息也没有回我。就这样,时间过去了一个小时,而他仍旧不见踪影。没有人陪我一起欣赏,我只得回去。可是,这里的时光太好,我又舍不得离开了,哪怕只有我一个人在欣赏。

  我其实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可是,我还是很渴望尝试两个人在一起的感觉。可惜,我没有找对人,无法给我我想要的安慰。

  冬至,还是一个人过,一个人的细水流长,一个人的浮世清欢。别了,那位我约过的男孩子,以后我不会再去找你了,因为你不来赴约,也不曾给我一个理由,甚至一声道歉。

冬至的作文 篇9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俗话说“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一天是白天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我们老家还有一种说法,如果冬至要下雨,那么过年就会睛,相反如果东至要是晴,那么过年就要下雨或者下雪。

  今天是家家户户吃饺子的习俗,我们家也是一样。一大早妈妈就去菜场买了新鲜的肉和一些蔬菜,还有一些包饺子的原料。妈妈回到家先把面粉和好,然后把肉和蔬菜都剁好,调好了饺子馅,就开始擀饺子皮,我特别喜欢擀饺子皮,因为面皮拿在手上就像橡皮泥一样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妈妈包的饺子特别的好看,一个个包的非常饱满像一个个金元宝,爸爸包的也不错,可就是我怎么包也没有爸妈包的那么好看,样子特别丑,妈妈还说包的这么难看等下煮好了都给你吃,我一听这话就扁着嘴说:“哼,就不。”

  到了中午,饺子就开始煮了,饺子在锅里煮了一会,香味就扑面而来,我可真想偷偷的去吃一个呢!过了一会儿饺子终于出锅了,我像一尺小馋猫一样迫不及待地吃一口,可真美味。妈妈幽默地说:“吃了饺子,天冷了就不会冻掉耳朵了。”爸爸说冬至吃饺子还有一个故事,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我问为什么要纪念他呢?爸爸就便给我讲起了张仲景的故事。

  当时,天下大乱,盗贼四起,到处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生灵涂碳,民不聊生。张仲景回到家乡,正是冬天,大量饥民耳朵都冻裂了,溃烂发炎,张仲景见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想了一个办法,用新鲜的羊肉和火红的辣椒还有一些药材放到大锅里精心熬制,然后将煮好的食材捞起来剁碎,碾成泥,用面皮包成耳朵状,这便是今天的饺子,煮熟的饺子和汤水香飘十里,张仲景把这些煮熟的饺子分给了那些饥民吃。几天后,饥民们冻裂的耳朵也因吃了饺子而痊愈。这汤水人们也叫驱寒汤。从此为了纪念张仲景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至今还流传着一句话“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饺子也快吃完了,爸爸的故事也讲完了,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今天既吃到了美味的饺子,又听到了一个关于名医张仲景的故事。这一天真让我长了不少知识。实在是太开心了!

【【精选】冬至的作文锦集9篇】相关文章:

1.冬至作文(精选20篇)

2.有关冬至的作文:快乐的冬至(精选10篇)

3.「冬至作文」2015难忘的冬至精选两篇

4.话说冬至冬至作文900字(精选10篇)

5.关于冬至节气谚语锦集

6.冬至的习俗作文(精选5篇)

7.冬至节作文500字(精选)

8.过冬至作文(精选10篇)

9.冬至英语作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