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优秀作文(4)

时间:2021-08-31

  冬至优秀作文15

  冬至在我们莆田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因为我们一般都会在这天上山扫墓祭祖。

  冬至的前一夜,莆仙人叫“冬至暝”。这天傍晚,家家户户的厅堂上红烛通明,在一个大簸箕里摆上桔子,供上筷子一副(十双)和生姜、板糖各一大块,桔子上插“三春”,同时点燃一对红烛。全家人围在“大簸箕”四周,开始搓汤圆。有的还捏上一些元宝、聚宝盆、小狗等,寓“运气好,狗仔衔元宝(来)”的吉利之意;有的搓成只有豆粒大小的“(饲)喜鹊丸”(俗叫“客鸟丸”)。全家人围在一起,边搓“丸仔”边聊天,其乐融融,脸上充满喜气和幸福。

  我们家也不例外,你瞧我和弟弟早早地洗好了手,就等奶奶把糯米粉和好。终于,奶奶终于摆好了祭品,开始和糯米了。

  奶奶先把糯米粉撒进一个大盆子,再倒上热热腾腾的热水,先用筷子搅拌均匀,等糯米粉不是那么烫了,再用手使劲揉、摁、揉、摁······,这样才会有韧性,吃起来会QQ的。在奶奶和面的过程中,弟弟“口水流下三千尺”。“可以搓汤圆了吗?”这句话是他说过最多的一句话。

  奶奶把糯米粉和均匀了,我们就开始搓汤圆了!首先要揪下一下块糯米团,用手把它搓圆,就可以了。可是弟弟却用手使劲的搓,把汤圆都搓成扁扁的“面饼”了,奶奶看了哭笑不得,说:“宝宝,搓汤圆不能太用力,不然会扁扁的,就不是汤圆了。”可宸宝却像没听到似的,仍然很卖力的搓汤圆,玩的不亦乐乎,这糯米团就像一块橡皮泥一样,任由他捏来捏去。

  哈!终于把所有糯米团都搓好了,明年的冬至一定会比今天更加有趣!

  冬至优秀作文16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一年一度的冬至来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节气。冬至这一天,要吃汤圆、羊肉汤、麻薯、赤豆糯米饭……我这个小馋猫,又可以大饱口福啦!

  冬至还有一些由来呢。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都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于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还有一个传说。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但我最喜欢吃的是汤圆。妈妈一早就起来准备,只见她先把糯米粉倒入水盆中,然后倒入一些温水,然后用力搓捏,不一会儿就做好了。然后让我和弟弟搓汤圆,搓好的汤圆圆溜溜的,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跳一跳地,多有活力哩!很快,大小不一的汤圆整齐地排列在我们的眼前。要开始煮汤圆了,汤圆像顽皮的孩子,从锅里冒上来,急着看看四周。煮熟后,香喷喷的香味扑鼻而来,芝麻香多么的诱人!汤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啊!糯米香香软软,咬一口,里面的芝麻香气扑鼻,甜甜的,象征着生活甜甜蜜蜜。

  这真是个快乐的冬至!

  冬至优秀作文17

  听奶奶说:冬至是传统四大节之一,冬至开始数九,是个严寒的节气;“冬至—阳生”,从此阳气上升,又是个带来希望的节日。在我们老家西北一个小山村,过冬至,人们要吃包子。因为那里有句老话:冬至节,秃子头上冻出血。人们吃了包子,就“包”住了“头”,也“包”住了来年的希望。奶奶至今还保留着这个习俗。

  去年冬至,奶奶一大早就发好面,准备好羊肉胡萝卜馅。一听说包包子,我急忙洗了手,跑到案板边,拿过奶奶压好的面皮,开始学包包子。奶奶边包边教我:“左手心放面皮,右手舀馅放在面皮上。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边皮,中指沿着边儿往回拉,边拉边捏,最后捏到一起拧个小辫就行”。我一听,难,得有点技术。

  奶奶说:“不怕,一学就会。”她握住我的右手,分开手指,在面皮上练习“边拉边捏”,看着面皮的圆边在我手下一点点收拢,也很好玩。奶奶教我做了两个,第三个我坚持要自己来,开头我小心慢慢捏,不算顺利,快要捏好了,我心里高兴,想一下捏住,可是馅都捏到了边上,拉回的面捏不住倒粘在手指上。我有点发急,使劲一捏,不想倒把皮捏破了,馅也漏了。奶奶一看说:“不要急,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快成功的时候。你这是面边上粘了菜汁就捏不住;手湿了就粘面了。”我长吸一口气,擦干手,重新拿过一面皮,按部就班操作,终于成功了。那包子歪着小辫坐在箅子上,我左看右看,多像淘气的小娃娃!我大喊:“耶,我捏了个胖娃娃!”大家都笑了。吃饭了,奶奶端上热气腾腾的包子,我心里美滋滋的,这包子也有我一份功劳啊!

  今年的冬至又到了,想起第一次包包子的经历。我就想起了奶奶的话: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快成功的时候。就像冬至最寒冷的时候过去了,那温暖的日子也就开始了。

  冬至优秀作文18

  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冬至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祭祖等。而我要说的是我做汤圆的事。

  记得前年冬至,我看见奶奶和妈妈在厨房做汤圆,就心血来潮。我想做汤圆,妈妈看出我的心思,说:“想来试试吧!”我点点头,走了过去,准备大显身手。

  妈妈和奶奶因为做过很多次,所以这对她们来说小菜一碟。我本以为做汤圆很容易,可做起来很难:我那出一点面团,放在手心,我搓、我磨,汤圆在我手心转动。我感觉差不多了,我把手抬起来,这汤圆圆不圆的,像个鬼,妈妈和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来。

  妈妈手把手教我,我左耳听,右耳出,总是做不好。最后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了一个比刚才好一点点的汤圆,可我还是觉得它不像汤圆,凭着感觉继续做,可汤圆好像不情愿待在我的“五指山”下,越搓它越破。这汤圆老是给我唱反调。我就不信治不了它。它一破,我就补。这样一来,汤圆变得跟碟子一样大了。这时老妹经过厨房,看到了这个汤圆,捂着肚子大笑:“这哪是汤圆,这简直就是飞碟,哈哈······”老妹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等一下整个人都笑倒在地上了。我看都不看,仍继续做我的汤圆。哎!瞧,别人做的都出锅了,而我的“四不像”还在手里呢!

  啊!冬至,这个传统的节日,让我感受到家庭的和谐,也明白了做事样样都有门道,要摸着规律,才能做好事情。这真是一个让我难忘的冬至啊!  冬至优秀作文19

  “下雪了,下雪了”!一阵欢笑声把我叫醒了。我睁开睡眼,往外面瞧。哇,纷纷扬扬的雪花满天飞舞,不一会儿,外面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时界。地面像铺了一层棉被,厚厚的,房子不像房子了,而是像一个个奶油房。柳树上开满了“梨花”,雪白雪白的。竹枝上,柏树上落满了雪球,枝条远远望去,一片雪白,白的发亮,充满了诗情画意。好一个洁白无瑕的城市!一个平平常常的世界变成了童话般的世界!我一边大喊一边高兴的手舞足蹈。我大喊:“下雪了!下雪了!好美!”

  我和爸爸兴高采烈地走在马路上,我惊奇的发现,路上行人都穿的像一个大雪人,小朋友的脸蛋都冻得红扑扑的,像一个个大苹果。到了学校后我发现校园树上的枝子变成了白枝子,黑色的地变成了白色的地。扫雪的哥哥姐姐忙的满头大汗。它们挥舞着扫把,一边笑得合不拢嘴,一边忙活着手中的活。

  同学们来到都高兴坏了,迫不及待地跑到雪地里,你追我赶的拿来一个个大雪球,齐心协力的堆起了一个白白胖胖的雪人。黑石子当作一双黑宝石闪烁的眼睛;彩笔当作一双灵巧的手。同学们都乐意奉献自己的帽子、围巾、色彩缤纷的手套等给雪人。这时,一堆雪就变成了一个生灵活现的“雪孩子”,它鼓着大肚皮,好像在说:“雪姑娘听说你们还没有迎接大雪,所以派我来挥舞魔法棒下像鹅毛一样从天上飞舞下来的小雪花,我还是来和你们玩耍的哟。”

  同学们兴奋极了,围着雪人唱起了悦耳动听的歌。大家还照了三张可爱的“全家影”呢!我们高兴的连嘴巴都咧到耳朵上了。有人还说:“世界真美!”最后还打起了雪仗。

  这天,我们清脆的笑声在校园里久久的回荡着,今天我们玩的好开心呀!

  冬至优秀作文20

  今天是冬至,有一句俗语是冬至大过年。中国人是注重传统节日的。在北方,冬至要吃饺子,不吃饺子就会把耳朵冻掉的。今天早晨七点醒来,发现天还没有亮,我才意识到今天是冬至了。冬至是一年当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过后就进入了最寒冷的阶段,人们也开始“数九”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数九歌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天气的变化过程。今年的冬至因为工作在外的原因,我没有吃饺子。心里多少是有些失落的。看着别人回到家有热腾腾的饺子吃,心里酸酸的。过节不在家的人会更加的想念家。我也想念爸爸妈妈了,不知道他们在家是不是吃到了饺子。

  冬至过后就该盼腊八了,腊八可以喝香甜的腊八粥。过了腊八就是小年,过完小年就到了全家幸福团圆的除夕。希望腊八的时候我能够在家里喝到妈妈熬的腊八粥。今年的冬至我没有吃饺子,希望我的耳朵不会被“冻掉”。

【冬至优秀作文(通用20篇)】相关文章:

1.冬至夜优秀作文(通用6篇)

2.温情冬至小学优秀作文(通用5篇)

3.冬至夜优秀作文(通用5篇)

4.冬至优秀作文600字(通用10篇)

5.冬至优秀作文500字(通用12篇)

6.冬至优秀作文(通用8篇)

7.关于冬至的优秀作文(通用5篇)

8.冬至的作文(通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