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优秀作文(3)

时间:2021-08-31

  冬至优秀作文11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年一度的冬至就来临了。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据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北方地区在冬至这一天就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而南方地区则在这一天有吃汤圆的习惯,意味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当然,我家也不例外。这一天,妈妈早早在商店里买回了大大小小,不同口味的汤圆。我看着嘴馋,于是跟在妈妈后面看妈妈煮起了汤圆。只见妈妈手脚灵活,将一颗颗圆溜溜的汤圆丢进沸腾的水中,看着那白嫩白嫩的汤圆,我的口水快要流出来了……

  好一会儿,汤圆煮好了,妈妈下好了糖,我仔细的看了看汤圆,浑身白嫩嫩的,像个娇嫩的小白娃,又像是穿着一件雪白衣裳的小圆球。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了一颗放进嘴里——烫!也许是我吃得太急了吧,紧接着,轻轻一咬,一股香甜的气味从汤圆里流了出来,飘过鼻子边,真香啊!这气味使我心旷神怡,这香味仿佛流过我的心田,使我的心情暖暖的,甜甜的。我不禁说了一声:“汤圆真好吃,真甜。”

  汤圆,象征的团团圆圆,这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起看电视,吃汤圆。谈笑风声,其乐融融。我的心里倍感幸福。

  是啊,现在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要借着这大好的机会。努力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冬至优秀作文12

  今天是冬至,学校举行“热乎的饺子,温暖的心”活动,老师让我们回家帮助爸爸妈妈包饺子,我高兴极了。

  上午一放学,我就迫不及待想回家,生怕妈妈把饺子包好了。踏进门一看,妈妈正在包饺子。我叫道:“妈妈,让我学一学,这是今天中午的任务,你教教我,顺便你也歇一歇。”妈妈高兴地说:“太好了,你今天真是懂事。”于是,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取一张饺子皮并放入馅料,用手沾一点水,沾在皮最外圈,将右端边角捏住,右手拇指向外轻推内侧皮,食指将外侧皮形成褶折,右手拇指将褶折捏紧,这样饺子就做好了。

  不过,我包的和妈妈包的大有不同,妈妈包的一个个圆鼓鼓的,能站起来;我包的扁扁的,站不起来。于是,我决定多放点馅,谁知,这次一个个饺子都露了馅。我赶紧取出一些馅,这回不大也不小,正合适。我连续包了五六个,妈妈说“你包的饺子真可谓是像模像样的,仿佛是个小月牙。”我和妈妈都笑了。

  包好了饺子,妈妈就把包好的饺子放在锅里蒸。在饺子煮的时候,我们商议好了,自己吃自己包的饺子。饺子蒸熟了,妈妈一打开锅盖,肉馅的香味扑鼻而来,开始品尝了,不知道为什么,不管是包得像月牙的饺子,还是包得“皮开肉绽”的饺子,味道还是那样鲜美。

  今天我学会了包饺子,参与到家长的日常生活中,才能体会父母的忙碌与辛苦,妈妈摘了一上午香菇,还要给我包饺子,真是太辛苦了,今后我一定要多帮助妈妈干家务。

  冬至优秀作文13

  寒风带着大雪降临这个世界。秋去冬来,金色逐渐被银白所取代。踏着银白的雪,望着如墨的天。这夜空有多少星辰在眨眼。

  当冬至到来时,黑夜仿佛成了主宰。这片天地好像被泼上了一层墨水,把一切都染成黑色。站在这墨色的世界,望着空中悬着的弦月,这世界是多么的美,美的让人陶醉,美的让人心碎。它又是多么的孤单,这短短的一生只有寥寥几人真心陪伴。

  大雪飘落,银白和墨黑相融,是那么的融洽,寒风从衣领钻进,把一丝温度带走。冬至过后,黑夜渐渐地变短了,白天又重新夺回了主导权。不知从何时起,我爱上了这夜晚,爱上了独自在寒风中抬头望着月亮,爱上了冬至这寒冷的一天。靠着只剩下树枝的大树,从枝杈空隙间望着夜空中星辰点点。

  冬至的寒风配着清冷的月,让孤独的人更加的冷,寂寞的人更加的寒。在这冰天雪地里,寒冷成为了代言。冬至给了寂寞的人最严酷的考验,它让所有的悲伤都在这寂静的黑夜里出现,让孤独的感觉在心头萦绕,挥之不去,欲罢还难。只能环臂搂住孤独的自己,在冬至的黑夜里默默的越走越远。

  时间似流水,它从不会为任何事停留。冬至的寒夜终将过去,晨光犹如利剑撕破了这如墨的夜幕,让那丝丝的温暖照在寂寞人的心里,让那孤独重新回到冰冷的心里,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个冬至的到来。

  寒风依旧在吹,冻雪还未融化。但冬至的夜已经成了历史。回头想这冬至的夜晚,是寂寞的夜,让孤独的人那么的寒冷。它又是温暖的夜,炙热的夜,让一对对恋人相拥守护,在耳边互诉衷肠,相互温暖。

  寒风冰零心,大雪冻天蓝。孤影单双换,寂夜独行远。是否还记得那年,在冬至的夜晚里,独自徘徊在路灯下,看着自己的影子成双又变单。

  冬至优秀作文14

  我和许多小朋友一样,只吃过麻糍没见过麻糍是怎么做的。

  今天晚上,在乡下老家我终于看见别人怎么做麻糍了。我们在爷爷家吃晚饭时,有一个爷爷的朋友来串门,告诉我们他们晚饭后要“搡麻糍”。爸爸说等会儿我们去看看,让我去见识一下,也能让我了解家乡的风俗。爸爸很兴奋地说他小时候爷爷家每到冬至前夕,都有“搡麻糍”的风俗习惯,那时爸爸和他的同伴一起围着大人们“搡麻糍”,等待享受这香喷喷的麻糍,这是爸爸童年的美好回忆。

  吃完晚饭,爸爸兴高采烈地带着妈妈和我奔向村里那户打麻糍的人家,一进那户农民伯伯的家里,我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看见火炉上正用木桶蒸着热气腾腾的糯米饭,过了一会,他们把蒸熟的糯米饭倒进石臼里,几个大人轮流用木槌击打这个糯米团,一个大人的手一边沾着水一边不断的翻动着这个糯米团,直到把这个糯米团打糊了,才把这个糯米团放到竹匾上,我还发现竹匾的底面上铺了一层粉,爸爸说这是玉米粉和黄豆粉,两个大人迅速地用双手把这个糯米团摊成薄薄的一张大圆饼,然后在上面洒了一层芝麻和红糖,再用菜刀把大圆饼切成一块一块的麻糍,主人很客气的把多放了些红糖的麻糍分给傍边的小朋友每人一块,我也分到了一块香喷喷的麻糍,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比上次妈妈买来的麻糍好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