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夜那些事作文

时间:2021-08-31

冬至夜那些事初中作文(精选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至夜那些事初中作文(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冬至夜那些事作文1

  临近冬至,又到了大人骗小孩“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时候了,当年为了不冻伤耳朵我可没少吃饺子。

  “冬至的饺子夏至的面。”过冬至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习俗,北方有些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有些地区在冬至有吃汤圆或米团的习惯。

  冬至总是很有趣的,我家年年隆重过节。

  那年,我还小,爱玩沙子,大人包饺子我就爱捣乱,对那白白软软绵绵的饺子皮感兴趣,当我想用脏手去碰面团时,我奶奶一把拉住我,带我去洗手。洗过手后,看见那些整整齐齐躺在案板上的白胖的饺子,于是我也想帮奶奶包饺子。奶奶疼爱地把饺皮递给我,我兴致勃勃有模有样地学着。

  完成后,左瞅右瞅,心想:我包的还不错嘛!看看奶奶包的饺子,如一位打扮精致的小姐姐立在那里,再看我的,像极了饿着肚子瘫在街边的流浪汉……这也太打击人了!肯定是我哪一步没看准,我再次盯着奶奶包饺子的全过程,这次肯定不会再包得像上一个那么丑了!经过我的再次操作,这次看起来……饺子抬得起头了!她抬头了,太好了!

  一会儿我就对包饺子不感兴趣了,又转头寻找别的活计。爷爷在做什么?是在擀面啊。我凑过去央求爷爷让我试试,百般哀求下爷爷同意了。看爷爷擀面不难,怎么这擀面杖到我手里就不听使唤了呢?无论我怎么努力,还是不能擀圆,大多数都粘到案板上了。擀面杖居然也“看不惯”我,我还是负责吃吧。

  中午,一碗碗喷香的饺子摆在我面前,我连忙夹起一个塞嘴里,结果因为太烫给吐回碗里。

  “吃都不会吃。”表弟调侃着,我突然觉得我的智商沦为负值,连饺子都“欺负”我!看我的表情,他们一个劲笑。

  爷爷说:“我们劳动了,饺子就奖励我们一个字:香。下次你要学会包饺子,饺子一定会奖励你的。”

  原来,饺子也懂得:有劳动才有收获。

  冬至夜那些事作文2

  二十四个节气中哪个节气最温馨?这当然数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了。在我们南方,冬至象征着团团圆圆。这天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与家人团聚是最幸福的事了。

  教室外面寒风习习,冻得人直打哆嗦,而教室里却温暖如春,大家的脸上都挂着幸福温暖的笑容。这时,老师走上讲台:“同学们,我们每个冬至都会吃汤圆,可是北方人却不同,他们冬至吃的是饺子。虽然吃的食物不同,但汤圆和饺子同样象征团团圆圆。“我有些惊讶了——同在一个国家,同在一片土地,节日习俗竟有差异!老师打断了我们的讨论:“在冬至这天,太阳正好到了南回归线上,所以这天的白天是一年之中最短的。”这使我们更加期待接下来的搓板汤圆活动了。在老师的一声令下,各路“人马”都以最快的速度冲出了教室。

  所有人都想着马上能搓汤圆,就以最快的速度把手洗干净,“嗖”的一声又冲回教室。只见我们的桌子被分成了五组,每组都铺好了桌布,准备好了面团,有白、红两个颜色。先到达“战场”的同学已经开始搓了。

  我连忙抓起一把面团搓了起来。家长们都把面团搓成条状,再把它分成许多小段,后沾点面粉,便开始搓了。我也按着他们的方法搓。两个颜色的面团混在一起就能搓出“双色汤圆”。我只听“叮叮咚咚”的几声,汤圆们顽皮地跳入了铁盘。接着,几个家长抬着一个大锅上来了,哇,原来是食堂阿姨们煮的汤圆——有包着芝麻、花生馅的大汤圆;有和我们搓的一样白、红小汤圆;有胡萝卜做橙色汤圆;还有玉米做的金汤圆;菠菜做的绿汤圆……当然,还有我们最喜欢的芋圆,那可是用木薯粉做的,吃起来那是很有劲道的。

  家长们见我们搓得差不多了,就开始煮汤圆了。他们先把汤圆倒入沸水中过一遍,再把汤圆盛回带有面粉的铁盘中,不断重复这一系列动作,这样煮出来的汤圆才有嚼劲,而且不会粘锅。几分钟后,汤圆终于正式入锅了,家长们在锅中加入桔皮、生姜。据大人们说,吃了这样的汤圆,冬天才不会感冒,一直暖暖和和的。

  在大家的期待中,汤圆出锅了。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心里暖滋滋的。

  回到家里,我发现餐桌上摆着一盘饺子。我顿时感到奇怪了,我们不应该是吃汤圆吗?怎么回事?妈妈说,现在北方的习俗与南方融会贯通了,我们也学北方人吃饺子吧!是啊,同在一片土地上的人当然要互相学习!吃了汤圆和饺子,冬至原来如此温馨!

  这样平凡的一天,竟然这样不平凡。冬至——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让所有人收获了爱和亲情!

  冬至夜那些事作文3

  当香味袅袅升起,灶火渐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汤圆啊!那甜甜的,黏黏的,热气腾腾,幸福满满的汤圆呀,满是我们同学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

  今天是冬至,学校竟然安排我们做汤圆,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开心极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学校里做汤圆。

  老师先帮我们分好糯米团和麻心,再把我们每8人分成一个小组开展活动。好,汤圆开做啦!我们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球,然后压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饺子一样,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圆球。当然,我遇到了问题——总是不能把汤圆搓圆,总是有一个一个的“小尖角”。装着馅的汤圆里头似乎有许多调皮的小人,像是把脚一只一只翘出来,形成一个一个尖尖的角,真是难看。哎,都是软软的糯米粉惹的祸,任我们怎么努力搓都没用。后来,我干脆等“汤圆们”干一点了,硬一点了再去搓,里面的“小人”安心了,不会再动了,真是“软的不服,得来硬的”!再看看其他组的同学——瞧,有的同学把馅放得太多了,结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学没放馅,汤圆就成了“实心球”。施捷仁同学在做的时候,禁不住鲜美的麻心馅的诱惑,往嘴里一点一点的塞,引起了同学们阵阵笑声。

  一节课过去了,我们的汤圆做得差不多了,一个个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像“孩儿兵”排着队伍等队长检阅呢!做好了,当然少不了吃这个环节。嗨,热气腾腾的汤圆来啦!汤圆冒着热气,在盆里等待我们品尝。“咦?这汤圆汤的颜色怎么跟在家里吃得不一样?”哦,是汤圆的“馅漏”了!后来我们知道,原来“罪魁祸首”是王子木。他做了一个“黑煤球”汤圆,外头是馅,而馅的里头才是糯米粉,所以,我们的汤圆汤全被它“污染”了。

  虽然汤圆包得不是很好,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热热的、亲手包的汤圆,一碗碗承载着同学们欢声笑语的汤圆,在寒冷的冬天散发出阵阵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