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作文700字

时间:2021-08-31

【必备】冬至的作文700字七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冬至的作文700字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1

  一大早,手机上就收到好友发来的冬至祝福语,办公室的同事谈论着中午包什么馅的饺子,而自己的冰箱里早已储藏了足够的饺子来过这个冬至。其实头天下午一下班母亲就打来电话让回家吃饺子,到了家里才知道,母亲冬至那天要血透,为了让我和父亲吃上饺子,她一大早就去超市买了肉,又去菜场买了韭菜,连和馅、擀皮带包饺子,忙活了整整一下午才包好了这一百多个饺子。吃饺子的时候,母亲叮嘱道:走的时候多带些,冬至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不然这个冬天会冻耳朵的。母亲总是这样什么事情都要为我想周全。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出差,母亲刚修完58天产假,就带着襁褓里的我挤班车,没有座位,母亲怕挤着我,总是用尽全力在拥挤的人群中为我撑开一个小小的空间,而母亲需要保持这种姿势40多分钟。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母亲的呵护下,伴随着轰轰的车鸣声,我慢慢的长大了。

  沟里的冬天特别冷,每到秋天母亲都要托人买当季的新棉花,一针一线的为我做棉袄,边做棉袄还边叨叨着:新棉花暖和,不挨冻。但我总是嫌母亲做的棉袄样子老气,不如同学新买的好看而抱怨母亲,那时的自己哪里知道正是母亲的新棉袄,让自己在寒冷的冬天从来都没有挨冻。

  04年,母亲被确诊患了尿毒症,虽然母亲积极配合治疗,但得病后的母亲身体大不如以前了,母亲并没有自暴自弃,还参加了老年大学唱歌班,学习钢琴,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为了给我和父亲宽心,还时不时的安慰我和父亲:我会按时吃药的,家务活我会量力做的。但每天还是照旧,早早起来买菜做饭和得病以前一样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

  最近,母亲从病友那里学来了一种织披肩的针法,逼着父亲开车拉着她到城西客运站的毛线批发市场买毛线,为我织披肩。母亲用了一个星期才把披肩织好,当我围着披肩站到镜子前的时候,母亲眼里流出了一丝亮光,满眼浓浓的母爱,嘴里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还计划着再为我织一条。

  冬至这天,母亲躺在透析床上,吃的午饭是饺子,我在家里的午饭也是饺子,每吃一口饺子耳边就会想起母亲的叮嘱:冬至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不然这个冬天会冻耳朵的。母亲的爱伴随着这一颗颗冬至的饺子,填满了我的胃,更温暖了我的心。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2

  盼星星,盼月亮,最盼望的还是那些热闹温馨的季节。春节、中秋、清明……都是我盼望的节日。这不,冬至一来,饺子、汤圆便成了人们温馨的话题!

  冬至前一天晚上,制作汤圆成了我、两个表妹与外婆不可缺少的一个任务。外婆把糯米粉到入盆子里,再下些温开水,面团被外婆搓来搓去看上去像乒乓球似的滚圆滚圆,还没等外婆揉好面,我们就有些按捺不住了。我从面团里捻出了一块又一块的小面团,放在两只手的中心,小心翼翼地揉,连续做几次这样的动作,一个个规规矩矩的汤圆就呈现在我的眼前。

  再看看别人的进展,外婆面无表情,专注地干着活,她的汤圆与我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只是手法更加的熟练。再看向大表妹那一方,她的脸上洋溢着淡淡的笑容:眉毛微弯,嘴角微挑,露出了洁白的牙齿,因为她完成了自己心系已久的“动物园”——兔子、小狗、母鸡……都在里面出现。再看向小表妹,她的高兴含量更是超标,嘴角高得快要碰到眼睛,还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笑声。我看了看她的作品,她发现了我眼光照射的方向,兴奋地挥舞起食指,边指边向我介绍道:“这是妈妈,这是……”好吧,我一个都看不出来,只看出外公——他的长胡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看着小表妹的作品,我们一家人都忍不住露出了微笑。

  接下来外婆把汤圆倒进锅里,一开锅,大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香味,让人口水流千尺,调皮的汤圆迫不及待,像小兔子似的跳了一会,仿佛在水中跳舞,你拥我挤,真是可爱极了,有的还打着旋儿,有的挺着大肚子,让我们都不忍心吃。经过一番水深火热,汤圆们终于奔出了锅,原本生龙活虎的汤圆一下子变成了窈窕淑女,安静地躺在碗中,洁白如玉。我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汤圆,细嚼慢咽,我轻轻地咽下肚子,甜味一直徘徊在心中。在大家有说有笑中,我不仅品尝到了汤圆的温馨与甜蜜,而且感受到浓浓的家的.味道。吃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在外面读书的表哥,不知道这时候表哥是否也在吃着热气腾腾的汤圆呢?不知道表哥是否也在想念我们……

  冬至,不仅是意味着丰收与团圆,更是意味着温馨的到来呀!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3

  冬至,俗称冬节,在二十四节气中,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天文学角度看昼夜长短变化的依据是:冬至日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所以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冬至吃饺子,你知道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呢。呵呵。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朋友,今天你吃饺子了吗?赶紧去吃吧,要保住你的耳朵平安过冬哦。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