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等待的作文 篇5

  我不知道该如何来叙述今天,今天12月13日,我人生中的又一个伤心日!今天所带给我的感受是曾经所没有过的!

  今天,第二次月考的成绩发了下来。是的,很惨!非常惨!总之我并没有达到我理想的目的。最让我痛心的是我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回报,我好恨,好恨自己!我的心无法用“你太笨了!你还不够用功!你不够认真!”等各种理由来搪塞我自己!付出没有回报,这种感受我难以承受!真得好痛,好痛!

  晚自习时,悲伤的情绪早已充斥了我的心扉却并没有在我的脸上显出一丝,我的脆弱的心独自承受着这个我难以承受的打击!真得真的好痛!勉强着和同学出来散步,眼睛忧伤的望着那一轮残月,漆黑的天空早已将它的周围笼盖,望望周围昏暗的灯光闪闪烁烁不禁使周围显出一点阴冷!上帝啊!你就是这样的残忍,你的孩子还在遭受痛苦的时候,你并没有给与鼓励,却让她独自承受!今天的晚自习出奇的安静,我静静的看着课外书,耳边听到某某人考了多少和其他一些关于考试情况的碎语,我的心抽噎着,似乎在说:求求你们别再说了!难道我还不够伤心吗?

  我的同桌,我最亲密的朋友,无论我怎样掩饰我心中的悲伤,都逃不过她那一双关爱的眼睛,她担心的望了望我,我的心里似乎感到了一丝的温暖!我躺在她的身上,我的眼睛看着她的眼睛,我注视着她,她那灵巧的小嘴说着一些安慰的话语,说着说着我那忧伤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心里很暖!

  莫名的`,我感觉到一股声音从心底里发出,似乎在说:等待,等待,鼓起勇气,为自己,为朋友,打起精神,胜利女神会向你招手!作文

等待的作文 篇6

  如果我们成人天天在孩子的耳边絮絮叨叨的说,你要成为这样的人,你要成为那样的人,孩子很可能就无法听到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个召唤的声音。

  人生是需要梦想的,因为人与一般动物的不同在于,人更是自为而不是自在的。人的生活有着许许多多的可能性,梦想不仅可以使我们活得有支撑,还能帮我们在人生诸多的可能性中进行选择。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希尔曼在《破译心灵》一书中提出了见解独到的“橡实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个生命由一个特定的形象构成,这个形象是生命的本质内核,召唤着那个生命走向一个命运,就像高大的橡树的命运写在微小的橡实中一样,命运召唤是每个生命核心的看不见的谜。

  我以为一个孩子的理想的生命发展状态,应该是倾听来自生命核心的那个最初隐约的命运召唤,也可以说是梦想召唤,这里面就有两个不能违背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命运召唤、梦想召唤应该来自孩子自身的生命核心,而不是来自父母的外部选择。

  父母常常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来实现。我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一个在世界游泳比赛中获得了冠军的男孩,当记者问他夺冠的喜悦时,他却说我并不喜欢游泳,这个冠军是为我父亲得的。现在我满足了他的愿望,明天我就去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这件事很耐人寻味,实现的不是自己的梦想,哪怕在别人眼里再成功,人生依然没有乐趣。而如果为别人的梦想穷尽一生去努力却不得实现,人生岂不更是一场虚妄。

  我 儿子读小学时,我曾经问他长大后想做什么,做爸爸这样的教授好不好。他断然回答:“不好!天天憋在家里看书,太没意思了。”我们希望他读大学,他还是说: “不好!为那一纸文凭,4年里放下手里的电吉他,去学那些我不感兴趣的附加课程,太没意思了。”现在,看到儿子兴致勃勃地做原创音乐、用英文写歌词、自学 键盘、在乐队里演出,我们庆幸当年尊重了他的选择。

  最 近,我和妻子左伟一起创作了描写小学一年级孩子生活的故事《属鼠蓝和属鼠灰》(3册),我们在后记中表达了写作这些故事的初衷:“我们成人强加在孩子身上 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们想还给孩子一种天然、自在的童年生活,我们不想让孩子在成人给他们强行规定的人生目标的牵动下,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而是想让孩子 成为童年生活的主体,用自己的身体去行动,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从而寻找到真实的自我,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获得人生的幸福感。”

  很 多父母认为,自己走的桥比孩子走的路还多,所以人生走什么路,你就应该听我的。这是成人误把人生经验当成了人生智慧。成人比孩子优越的就是具有人生经验, 不过,人生经验有可能生成人生智慧,也很有可能遮蔽甚至扼杀人生智慧。孩子有自主生活的主体性,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成人教育者其实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这就是尽可能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可以选择的机会,也即创造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当孩子有所选择,成人就要站在孩子身旁,为他实现梦想助一臂之力。

  第 二个原则可以表述为帮助孩子做两件事。第一件事,由于梦想召唤最初的声音是隐约的,所以,父母需要安静地等待孩子心中的梦想开放。如果我们成人天天在孩子 的耳边絮絮叨叨地说,你要成为这样的人,你要成为那样的人,孩子很可能就无法听见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个召唤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和儿童教育者在孩子 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消极”一些。另一件事就是成人要给孩子一种身心可以“闲逛”的生活,而不要像现在这样,用应试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将孩子的生活和时间全部塞满。罗大佑的《童年》里吟唱的“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那种无拘无束的时间,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的时间,才是喂养心中的梦想长大的时间。而在应试教育这一逼仄的牢笼里,是无法放飞梦想风筝的。

  没 有梦想的人生是苍白、无趣的。梦想即使不得实现,追寻梦想的人生过程也是充实的、有精气神的。把不能实现梦想的人生看成是失败的人生,那是功利主义者的人 生哲学,而理想主义者的人生哲学不以成败论英雄。我想到了《佐贺的超级阿嬷》一书中令人敬佩的阿嬷,独自一人为抚养7个儿女以及一个外孙、种田、做清洁工 的阿嬷真是一个哲学家,她的“快乐生活语录”里有一条就是:“人到死都要怀抱梦想!没实现也没关系,毕竟只是梦想嘛”。“没实现也没关系”,这是多么乐 天、达观的人生态度啊。我希望父母们读一读《佐贺的超级阿嬷》,学学阿嬷的超级人生智慧。

  一个孩子拥有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梦想,并且可以为实现这一梦想去努力,不论这一梦想能否实现,这样的人生就是成功的、幸福的人生。等待的作文 篇7

  每天上学匆匆经过楼下的小花园,经常会看到一位大伯领着二十多岁的儿子在散步。那儿子一蹭一顿地走着,大伯轻轻扶住儿子的手肘,踏着小碎步跟在旁边;有时儿子突然挣脱父亲的手向前冲,他只好也迈步努力跟上去;那儿子时常还会突然停下来,两眼痴痴地望着前方,大脑袋上下摇晃着,含着手指傻笑。第一次遇见我就发现了,大伯的儿子智力有严重问题。

  今天路过他们身边时,他们刚好停下来。大伯拧开随身杯,一只手拉开儿子正在啃的手,然后搁在他嘴巴下接着,另一只手举着水杯,小心地喂儿子喝。等他喝够了,大伯又熟练地从口袋扯出手绢,轻轻地抹去他嘴角的水渍,嘴里柔声说“真棒!”

  那儿子听到夸奖,咧开嘴朝父亲天真地笑着,就像一朵迎着朝阳盛放的向日葵。大伯心满意足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他斑白的双鬓写满了风霜,但眼神却满布爱怜和坚定,就好像园丁正在呵护被风雨打歪的树苗,坚信它总有一天会茁壮成长。

【等待的作文合集7篇】相关文章:

1.等待作文:等待幸福900字

2.等待作文

3.等待 作文

4.等待作文

5.等待作文

6.等待希望作文

7.等待1000字作文

8.等待重逢作文

9.关于等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