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产生信任高中作文

时间:2021-08-31

  郑州的“馒头老太”近日闻名全国。一位经营馒头摊的老太充分信任路人,有时留下空摊回家,路人也会自觉付款留钱。这似乎是点点星火中的一颗火星,它预示着道德力量将会再一次具有超越法律的约束力,经历了千年历史,百年阵痛的中国社会将会走上道德与法律并驾齐驱的新一步。那么道德和法律到底具有怎样的关系和发展历程呢?

  道德并非天生,而是通过长期演化,为了更好地追求利益而形成的。这也使为什么野兽鲜有道德的原因。起初,人人都在追求利益。有时,追求利益会侵犯他人利益,于是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给双方造成更大损失。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类自身的权衡,人们意识到互相帮助能使人获得更大利益,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也就是道德的雏形。再后来,道德通过教育神圣化,成为了一种高贵的使命,并推动了世界几千年的发展。中国自孔子以来,便将道德作为了社会基础。所谓“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然而,依靠道德的力量并不稳固,如魏晋时代的礼崩乐坏、虚仁假义,清代道德的僵化腐化,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由于道德高标而导致的好吃懒惰,社会退步等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此。

  而现代法治理念源于西方,在近代经济学和哲学的基础上,它的出世如一声霹雳。“利己即利人”“自由即做法律允许的一切事的权利”等革命性的理论解放了人性,开创了近代化的开端。法律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主要角色。

  道德产生信任,法律源于背叛。道德源于信任,而信任又拓宽了道德。正是信任他人会遵守道德,信任道德终会回报于自己,人们才会树立道德的高标。而法律相反,法律源于背叛,正是有人背叛道德才有了法律,正是担心有人背叛法律所以才有了法律的制裁。“法律只为违法之人创立”即这个道理。因此,法律是社会的基础,而道德是社会的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