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生活中数学原理分析作文(2)

时间:2021-08-31

  “当然有关系啦!这里面蕴藏着数学上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关系,一个猴子收益,其他猴子吃亏,这在交易活动中叫‘不经济’,在数学上叫‘不优化’,此类行为的边际效益很低,这种行为长期存在对他人就不公平、对社会也就不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很不利”。爸爸郑重地说,这方面的例子,在实际生活中还不少。例如:“有的窃贼在公共汽车上偷东西,车上其他乘客看到了,却不吭声,没有被偷的人想,反正偷的不是我的东西,我说出来,别的乘客不一定会帮我,我反而会遭到窃贼的伤害,我又何必揭穿他呢?这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偷窃行为为什么能够得逞的原因”。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如果每个人都从“利己”不道德的角度想问题,就整个社会而言,就是不经济、不平衡、不和谐,我们所处的环境就会越来越糟糕,不知道什么时候,下一个受害者就轮到我们了。可见,不道德行为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自己!而大家普遍遵守道德就是对自己最有效的保护!

  “孩子,现实社会中,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问题无处不在”。但这好像不是常见的数学问题,我仍疑惑地说。爸爸思索着说,“随着人们实践的不断深入,数学已发展出许多门类,有的是通过数字来说明道理,有的则是通过方法论证来揭示事理。刚才,我们所说的就是数学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它是一门以最优化实现为目标的应用数学,运用它不仅可以解决自然科学中的难题,对解决日常生活中复杂的社会问题也非常有效。诸如:田忌赛马、环境污染、见义勇为等社会问题都可以用博弈论得到科学解决和合理解释”。“我们平时学习数学,就是要善于用数学的方法和思想,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设计出更合理的制度体系,形成更科学的社会规范,让我们生活得更生动、更精彩、更美好”,事实证明,那些经久不衰的道德规范,都是符合数学最优化原理的”,爸爸如是这般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