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学设计(9)

时间:2021-08-31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

  一、概述

  《揠苗助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寓言两则”中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所需课时为二课时。

  这是一则出自战国时期得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做事情不可以急于求成,不能违背事物发展得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本课是学生初次接触寓言这种文体,所以承载着让学生学会学习寓言方法得任务,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

  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的寓意。

  (3)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掌握寓言的学习方法。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2)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寓意。能够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能够通过表达、练笔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不可急于求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8———10岁的儿童,活泼好动,乐于参与。

  2、本班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解能力不够高,学习缺少毅力、目的性,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本节课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意识。

  3、虽然是初次学习寓言故事,但是这种体裁的文章大多数同学都曾经接触过,大多数同学已经具有良好的学习、探究习惯和能力、知识的储备。

  4、学生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识字。

  5、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语文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因此语文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的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本节课就是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掌握新知,在引导有感情的朗读中明白寓意,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走入文本。

  (2)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语文。

  语文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语文教学要加强语文学习和情感体验之间的联系。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才会深入的理解寓意。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供教师使用的资源:

  生字带注音、生词、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和重点语句、想对农夫说的话、课上的小练笔以及课后作业的课件。

  供学生使用的资源:教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单元《寓言两则》。让我们一起跟老师来把课题写一遍。

  师:你能来把课题读一读吗?

  2、出示 “寓”。教学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的吗?(什么是寓言?)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4、小节: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揠苗助长》。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揠苗助长”。齐读课题

  二、初知课文,自学生字

  1、这个题目是古人取的,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请小朋友仔细听这个故事。然后来回答。师范读。

  2、现在谁能说一说“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助”又是什么意思?谁能连起来说说“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明确:揠,“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拔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3、自由读文,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领读。

  (2)课件出示生词,齐读。你都知道哪个词的意思?说一说。

  (3)知道写字:焦、疲

  师:这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这个人费了很大劲去拔禾苗,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那还得从他种了禾苗后说起。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请小朋友自由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看看他种了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读)

  你体会到了农夫怎样的心情?(焦急)

  从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的出来呢?

  2、出示: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3、谈体会:你们是从哪儿看出他很急的呢?

  4、你能为巴望找个意思相近的朋友吗?(希望)。

  5、小朋友们真会读书。读到“巴望”这个词,你好象看到了农夫什么样儿?

  师小节:我们读书就要这样读。读着读着好像看到了书中的人的样儿,这就叫读进书里去了。我们朗读这一段时,就要边读边想像他着急的样儿。(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第一段。)

  6、自己再读读这一段,读到哪儿你又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7、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这一小节。

  过渡:心里着急就得想办法啊,于是他苦思冥想了一阵,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是什么办法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二小节,看看他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师:他想出了怎样的办法?

  课件出示: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谈体会:

  1、想出了办法,按理说他应该是很轻松的,可是他还为什么筋疲力尽呢?他是怎么做的?

  2、想一想,他累成什么样了?

  过渡:看着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农夫觉得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默读就是不动唇,不发出声音,放在心里读!)

  五、学习第三段

  课件出示: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1、你是从文中的那些地方看出他认为这个办法好呢?

  2、看来这个人真的累极了,可是他觉得这样做值得吗??

  3、想到自己的禾苗要长高了,心里自然很高兴了。教学(截)

  4、你们也能试着读一读吗? 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啊?(请学生评价)那你来读读看!

  5、齐读

  六、明理

  1、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他的儿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心中会想什么呢?

  2、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齐读。

  3、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全枯死了,心里一定有许多想法,想对爸爸说?回去会怎么开导你爸爸呢?

  4、师小节:对啊,禾苗的生长也有它一定的规律,如果咱们不依照它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出示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师总结:我们不光要明白这个道理,最重要是要真正引以为戒,在生活中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七、拓展

  1、学了本课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农夫说,你想说什么?先指名自由表达,在出示课件: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急于求成、杀鸡取卵

  2、根据屏幕上的提示写一段话。

  八、作业

  我们身边有类似于“揠苗助长”的人和事吗?与家长交流。

  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巴望——天天——焦急——筋疲力尽——枯死

  寓意:遵守自然规律,不可急于求成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篇】相关文章:

1.《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2.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3.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4.《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5.古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6.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模板

7.《揠苗助长》的教学设计

8.《揠苗助长》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