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合唱《卢沟谣》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童声合唱《卢沟谣》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童声合唱《卢沟谣》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声合唱《卢沟谣》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当今时代,创作歌曲不少,但是写给孩子的歌不多。既动听又具有历史意义的歌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选择了《卢沟谣》这首歌,来作为合唱曲目。这首童声合唱《卢沟谣》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来说,都让人倍感清新流畅。《卢沟谣》只有八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和空洞的口号,而是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作词者李明圣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小童谣、大历史,小焦点、大主题,小语言、大情怀。

  《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了解卢沟桥事变,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四拍长音,反复记号。

  3、过程目标: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且歌唱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能够唱得悠扬流畅。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在本首歌曲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三度。曲调清新、悠扬。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5到高一个八度的5,音准对于儿童来说比较难把握。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乐谱。

五、教学过程

  一、音乐知识复习

  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打开你的音乐宝库,试着拍一拍老师给出的这段节奏:XXX―∣XXX―∣XXXXXX∣X―――‖

  (1、学生试拍;2、指生拍掌声鼓励。)

  同学们拍的都很正确,谁能告诉大家这段节奏的拍号?(四四拍)

  很好,那老师圈出的这个节奏是几拍?(四拍,试拍读)

  四四拍的节奏中经常出现这种四拍的长音,无论在拍、读还是唱的时候我们都要注意把时值唱准确。

  看来大家的音乐宝库中积累了很多的“珍宝”,希望今天的音乐之旅能更加充实你的宝库。

  二、学习新歌

  1、初听感受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座桥,它一边是历史的崎岖,一边是和平的坦途。八百年风雨迷障,积淀了沧桑绘制庄严。它就是“卢沟桥”(观看《卢沟桥》歌曲视频)

  好听吗?

  2、按节奏读歌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卢沟谣》(板书)

  首先让我们跟随音乐的节拍,把歌词读一下。

  (随音乐按节奏读歌词,注意四拍长音,要读准确)

  3、再听歌曲

  接下来,请大家看着歌谱再来欣赏《卢沟谣》,听完请大家从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谈一谈你对歌曲的理解?

  (看谱欣赏)

  《卢沟谣》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

  谁能告诉大家你的理解?

  你觉得歌曲的速度怎样的?(中速)歌曲从头到尾速度有没有变化呢?(一开始是中速,后来就变成稍慢了)这位同学听得很认真。从歌曲中的速度提示语:稍慢、渐慢(板书)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那么歌曲速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力度、情绪随之的变化呢?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的演唱,听完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4、师范唱

  师范唱,重点放在第二段的放慢速度,情绪隐忍、压抑——愤怒——宣泄。

  (学生描述:力度有时强有时弱,一开始很柔和,很优美,试着哼一哼。后来变得强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歌谱中的力度记号也印证了我们的结论。mf在歌曲中表示中强,f表示强,ff表示特强(板书)结合本首歌曲,在mf处我们要唱的柔和、柔美。f处要唱的坚定有力量。ff要唱的振奋激昂。

  5、歌曲学唱

  构成音乐的各要素之间是彼此相连的,速度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力度、情绪等要素的变化,在演唱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把这些变化用你的歌声表现出来。

  6、分段学唱、重点乐句教唱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走进卢沟桥,走进那段中国人自强不息、奋勇抗战、保家卫国的历史。

  (1)学唱第一段:跟录音完整演唱,这一段向我们展示了卢沟桥的美景,(演唱的美一些,从你的声音里老师仿佛看到了卢沟桥边水草荡漾,河面上波光粼粼)800年来卢沟桥坚固依旧,陪伴一代代人的成长。请同学们用歌声表现。

  卢沟谣的景色美不美?这样的美景在我们家里,在我们中国,你自豪吗?一个声部的声音不足以表现这种感情,所以这里出现了合唱,

  二声部比一声部要低一些。师范唱。

  跟老师来唱一唱二声部,(唱谱唱词相结合,重点放在6、4的感受上。选一组同学于老师同唱二声部,一声部交给另一组同学,谈谈唱合唱的感受,声音要和谐,不能太大声,兼顾两个声部),同学们唱的太好了,在完整演唱的时候,要把这一句合唱给表现出来。完整演唱第一段。

  师小结:卢沟桥的景色非常美,你们的歌声也非常美。

  (2)学唱第二段

  在这一句出现了‖::‖,它的名字“反复记号”它表示“在反复记号里面的歌词,要唱两遍”。

  面对列强的侵略我们感到……

  中国人在这时变得……

  英勇坚韧的中国人啊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保卫了我们大好的河山。中国人是怎样的?你怎样演唱?

  恩唱不上去,唱不上去怎么办?跟老师学啊(深吸一口气,保持住、声音不用太大)来试一试。

  (3)完整演唱

  请同学们用你的歌声表现卢沟谣。

  三、拓展

  卢沟桥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财富,发生在卢沟桥上的故事依然荡气回肠。老师带来了和《卢沟谣》有关的一些资料,请同学们边听边来了解。

  希望对历史的了解、感悟,能帮助大家更好的表现《卢沟谣》这首歌。你觉得你能唱好吗?你觉得唱好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声音好听,整齐,情绪,力度,表情、动作……)

  好,下面就按同学们说的标准,我们1、2组来和3、4组的同学比一比,看那一边的同学能更好的表现歌曲。

  师生共同评价,我觉得大家的歌声都很美,真是谢谢大家的歌声,能把这首歌曲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卢沟桥代表了中国精神,可是大家知道吗?中国文明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代的中国人,坚韧不屈,奋勇前进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