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2)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任务:

  l.交待本课训练重点:学习写一句通顺的话。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3.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内容和课文内容,标出自然段序号。

  4.练习把课文读正确。

  5.质疑。

  教学过程 :(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2.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1.认读字词。

  2.自由读全文,回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二、新授:

  (一)根据质疑情况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文写了谁?他们在做什么?你是从哪知道的?读一读。

  (2)提示:这句话写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随学生回答,贴图、板画)

  (3)看图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运用语言)

  (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句式)。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小花猫开始钓着鱼了吗?为什么呢?自由读二、三自段。

  (2)看图理解小花猫是怎样钓鱼的。

  (3)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小花猫为什么钓不着鱼。(4)小花猫的心情怎样?(板书:没钓着)

  3.学习第四自然段。指导有语气地朗读。

  4.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读。想:猫妈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2)你理解这两句话吗?(再次质疑)

  (3)根据学生质疑情况,结合第二、三自然段,理解怎么能钓着鱼呢?、钓鱼就钓鱼、三心二意等词句。(板书:三心二意)

  (4)指导朗读,体会猫妈妈的话的含义。

  5.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小花猫听了猫妈妈的话,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自由读六、七自然段,分组讨论。

  (2)看投影,理解怎样做是一心一意钓鱼。(板书:一心一意)

  (3)看图,理解钓着了一条大鱼(师板书:钓着了。板画:一条大鱼)

  (4)指导有语气的读这两个自然段。

  (二)总结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想:小花猫开始为什么钓不着鱼?后来为什么又钓着鱼了?

  (三)学习按要求说一句话:

  1.看黑板上的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例句。

  2.按要求说句子。( )在河边钓鱼。

  ( )在河边( )。

  ( )在( )( )。

  3.判断句子的正误,理解什么是通顺的句子。

  我在河边划船。(X)

  4.同桌交流造句。

  三、总结全课:

  你喜欢这节语文课吗?为什么?(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

  10.小猫钓鱼

  三心二意 钓不着

  一心一意 钓着了

  图片 板画

  第三课时

  教学任务:

  1.读课文,复习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生字,有重点的指导书写。

  3.写句练习。

  4.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略)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导入课文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想看看吗?(出示)

  漂亮吗?看得这么入迷,心里在想什么呢?

  老师今天不但带来了这么多汽车,还带来了一个跟汽车有关的动人故事,题目是给予是快乐的。(同时板书:给予是快乐的)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让我们暂时抛开世俗的纷扰,用心聆听这个感人的故事!(出示)

  2、谁来说你此时的心情?

  3、过渡:带着你们的感动,打开课本到142页,轻声地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内容。

  4、学生自学

  5、全班讨论

  ●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哪两个是主要人物?

  ●哪些内容让你感动?(学生自由说)

  三、精读课文

  1、A、(出示):

  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天哪!我希望

  指名读。

  评价指导。(读出羡慕)

  女生齐读。男生齐读。

  B、同学们认为小男孩会希望什么?

  过渡:保罗是怎么想的呢?小男孩又究竟希望什么呢?我们来看:(出示)

  (1)保罗: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2)小男孩: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这里有两个省略号,都是蒋老师加的,你能分别说出省略号里的内容吗?先自己读读,再告诉我。

  C、小男孩的回答出乎你们的意料吗?对于保罗呢?你们怎么知道的?

  D、试着读读这几句话,把这种强烈的反差读出来?

  分角色读。

  2、过渡:出人意料的回答让保罗开始觉得眼前的这个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于是便邀请他乘车兜一圏。我们来看这几句话?

  A、(出示第二次对比):

  ●指名读

  ●再次将保罗的想法和小男孩所说的话对比,你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错在哪儿?

  B、这几句话中出现了一个节日是什么?谁知道这个节日?

  (出示圣诞节)

  C、师:

  圣诞节,一个多么令人期待的节日,每个孩子本应无忧无虑地等待着它的到来,然而小男孩却一心想着他那脚有残疾的弟弟。对于脚有残疾的人来说,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一样行走自如。小男孩要给弟弟一辆新车,对弟弟来说这是最大的幸福和安慰。

  ●你们认为小男孩的这番话包含着他对弟弟的什么情感?

  ●自己练读,读出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指名读。(你认为小男孩以后会努力实现这个承诺吗?读出他的那种坚定的决心!)

  ●挑战读。

  D、多么坚定的承诺,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会在多年后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为了别人的梦想。你们认为那时最快乐的人是谁?为什么?

  E、师: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如何?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来吗?齐读小男孩的话。

  3、A、(出示最后2节)

  指名读●同学们,假如此时你就是文中的那个小弟弟,闭上眼睛,朝车窗外看,圣诞节快到了,你看到了些什么?快举手告诉我。心情怎样?

  ●看着车窗外的一切,车内的三个人心情一定难以平静。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小男孩、小弟弟或是保罗,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或是做些什么呢?围成三人小组分角色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请1--2个小组上台表演

  B、这真是一个令他们三人都难以忘记的夜晚,

  尤其是保罗,因为从此他真正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给予是快乐的。

  齐读。

  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告诉我给予就是指什么?(相机板书:奉献、帮助、关怀、关爱)

  师领读课题。(突出给予再突出快乐)

  三、总结深化

  1、过渡: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侯,我真的很感动,感动于小弟弟的幸福,感动于小男孩的无私,感动于保罗思想的升华。

  我把自己的收获总结为这样一句话:

  (出示)

  2、学了课文,你们想到了什么呢?拿出小卡片,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3、生书写,小组交流。

  4、选比较1-2个优秀的打到电脑上,大家一块儿读。

  再指名说说自己写的。

  5、师总结:看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感想,老师感到很高兴,有句话叫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给予别人一丝关怀,一份帮助,同时也获取一份真正的快乐。

  四、布置作业

  尝试给予别人一句关怀、一次援助,哪怕是一个笑容,并将自己的快乐与同学交流。

  板书:

  24、给予是快乐的

  奉献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