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3)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通过近阶段的国培学习,我对教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更明确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并多次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怎样进行教学设计,什么样的设计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现将学习的点滴思考作一小结。

一、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只凭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进行教学设计。形成了一套老的教学模式,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课既便老师讲得再精彩,也只能说授课教师讲得好,不能说学生学得好。

  2、讲练结合的设计本无可厚非,但有时讲得过多,练得较少;有时认为课堂上训练得多,学生学到的知识多,这样的设计就是成功的。现在想来,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听课、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被剥夺了。

  3、从过去的教学计对语文课标研究不够,对学情分析不够,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过程与方法,对教学反思不够。

二、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1、作好学情分析,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真正学会学习。因为,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精神。

  2、完善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突出语文课的特征,灵活恰当选

  择教学方式,重视语文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体现重视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3、做好教学设计及反思。努力实现“从经验性到规律性的跨越”。

课前反思:

  学生的学情?目标定位是否合理?教学设计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课中反思: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反应不积极,师生之间争议等,预想不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重新审视,重新观察,发现和总结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反思“为什么,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使课堂变得有序且高效。课后反思:我的教学高效吗?哪些地方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到了什么?这样反思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有利于今后的教学设计,也有利于自己的不断成长。

  国培给了我一个好的学习平台,我收获很大,我将不断学习新理念,不断反思教学,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夏天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阅读描写夏天的书籍。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夏天相片,包括江南水乡、苍茫塞外、黄河流域的夏日图片,请学生辨析哪一幅图片是本课描写的夏日情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小组交流

  1?人们爱吟诵春花秋月,冬雪的洁白也为人们称道,夏天却极少被提及。一说到夏天,人们总会想到骄阳似火,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字词或不理解的问题。

  2?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3?用横线勾出文章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再仔细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赞美夏天

  1?文章从几方面赞美了夏?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夏季特点的句子。

  2?感受夏天的气氛。

  (1)夏天的气氛热烈得像什么?作者把夏季、绿草、树林带各比作什么?在这沸腾的夏季、密密的绿草、茂盛的树林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2)这一声声蝉鸣真是那样使人心烦吗?在这里,作者透过蝉鸣,想告诉我们夏天怎样的特点?

  (3)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两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欣赏夏天的色彩。

  (1)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这指什么?有怎样的道理?(出示句子: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洋溢着成熟的气息。比较研读,深刻体会。)

  (2)结合对希望、成熟等词语的理解,完成填空:

  夏天,正当之间,正是一个、的旺季。(春华秋实承前启后生命交替)

  (3)联系下文,理解句子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义。

  (4)田间长着哪些庄稼?它们的长势怎样?

  4?感悟夏天的旋律。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诗句意思。(出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引导学生读这句话。)

  (2)用自己的话谈谈人们夏季的繁忙、紧张。

  (3)有感情地朗读全段,读出夏天紧张的旋律。

  四、精读全文,拓展积累

  1?引读文章最后一段,勾出写夏季特点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对夏季的赞美之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4?文中有许多句子把夏天的景象写得形象生动,读一读,抄一抄。

  板书:

  夏

  热烈磅礴之势

  金黄旺盛活力

  紧张人倍忙

  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

  看了刚才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是的,他们都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人,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就记载了民间许许多多身怀绝技的奇人。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其中的一位。

  2、出示课题:刷子李

  齐读、把第二个字念轻声会更好,一起读

  3、从课题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姓李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技术高)

  4、是的。在天津卫这个地方,某一行有绝活的人,人们用他的行当加姓称呼他。比如在天津,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别好,就叫他

二、初读课文

  要求: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难读的)读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随机板书:技艺高超

四、感悟文本

  (一)正面描写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刚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刷子李是个粉刷技术非常高超的人,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2)出示第一自然段

  (3)自由读边读边找哪些地方体现了刷子李的技艺很高超?

  (4)交流:

  a:如同升天一样美

  感受到什么?(如同仙境)技艺高超

  师: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b:干完活,绝没有白点

  1、你见过粉刷吗?是怎么样的?干粉刷匠身上没有白点,难吗?

  2、但刷子李粉刷时却引读2、3句

  3、奇不奇?哪里奇?板书:规矩奇

  刷子李简直是跟黑较上了劲,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黑衣无瑕)

  (5)这只是个传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一起去看看刷子李是不是真的有这么高超的技艺?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哪个自然段是写刷子李刷墙时的情景?

  (2)快速浏览第五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3)生汇报,师出示

  匀匀实实一道白

  啪啪声里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

  (4)请同学们读读这几句话,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看看感受到了什么?

  第一句

  1、指名读

  2、你感受到了什么?(抓匀匀实实透亮清爽)

  3、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第二句

  1、指名读从他的朗读中你关注到了哪个词语?(悠然悠然)

  2、从这两个悠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随机板书:动作奇

  3、我们也来做一回刷子李,悠然地刷一次墙壁生动作模仿

  4、这时,你觉得刷子李成了一个什么家了?

  5、把你地感受送到句子中指名读(啪要读得干脆)齐读

  第三句

  1、指名读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天衣无缝技术高超像美术家)随机板书:效果奇

  (5)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为什么称他为刷子李了吧?

  用好一个刷子李开头,齐读上面的四句话(做修改)

  (6)对刷子李的高超技艺,还仅仅是传闻吗?我们已经(眼见为实)了

  (7)再次齐读第一自然段(肯定的语气)

  (二)侧面描写

  1、我们刚才亲眼见证了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那么他的徒弟曹小三一开始就相信了吗?(半信半疑)他是怎么做的?

  快速浏览69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2、出示:每一面墙刷完,也没发现。

  (1)自由读

  (2)体会到什么?板书:佩服

  (3)居然?课文的哪个地方也写到了事情出乎曹小三的意料?

  3、出示:当刷子李刷完出现一个白点

  (1)齐读

  (2)刚刚还是对师傅佩服的五体投地,转眼间,在曹小三的心目中,师傅的形象(轰然倒地)板书:;失落

  (3)那事实真像曹小三想的那样吗?(不是,是烟洞)板书:敬佩

  (4)指板书,曹小三的心理活动可谓是一波三折,如果把小三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具体,那曹小三的形象就更具体,更丰满了。

  4、出示练习题,用几句话写出曹小三的心里活动(任选一题)

  (1)当小三在师傅的黑衣上找不到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时,心想:

  (2)当小三在师傅裤子上发现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时,心想:

  (3)当小三明白白点原来是师傅抽烟时烧的小洞时,心想:

  5、交流

  6、课文学到这儿,我们知道这片文章主要是写刷子李粉刷技艺的高超,那文章为什么要写曹小三呢?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7、在小三向刷子李学艺的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五、推荐阅读: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