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课前准备:收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神奇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图片)

  2、这图片里藏着一个神奇的故事,谁知道它的名字?

  3、这些故事都是古代人们用丰富的想象力来征服自然的结果,我们把这样的故事称为——神话。

  4、(出示插图)你们知道这幅画里藏着的又是一个什么神话故事吗?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再一次走进神话世界,去感受古人那丰富的想象和女娲神奇的力量。

  5、板书课题:女娲补天。

  6、介绍女娲。

  7、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8、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归纳问题:为什么补?(起因)怎么补?(经过)补后如何?(结果)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词语:燃烧、窟窿、塌下、挣扎、熄灭、冶炼、欢歌笑语、熊熊大火、金光四射。指名读。齐读。

  (2)(生字变红色)这几个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谁能带大家读一读?

  (3)这里有几个生字是带有同一个偏旁的,请同学们找出来。

  指导书写带火字旁的字。

  (4)还有一个字的偏旁也表示火的意思,能不能找出来?“熊”。

  (5)把词语放回课文中,你们还会读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说说故事的内容。

  三、品读课文,体验“惨景”

  1、同学们,你们想象过如果天塌了,会是怎么样的吗?

  2、那么,古人又是如何想象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3、当时天塌了的情景是什么样的?课文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相关语句)

  4、现在,天就是塌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师范读。

  谁来说说,你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播放课件)

  此时,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心里的感受吗?(可怕)

  5、出示相关语句:“……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1)看到这样的画面,大家都忍不住惊叹一句:天哪,太可怕了!(齐读)

  (2)指名读,师引:你看,天塌了……

  师评价

  (3)男女生读。

  (4)当时的情况危急吗?想象一下,处于危险之中的人们会怎么求救?

  (5)这时候的人类真的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这种惨痛的求救声,让我再次想象到那可怕的场景。齐读。

  4、女娲创造了人类,人类就是她的子女呀,看着自己的孩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听着他们悲惨的求救声,女娲的心情怎么样?她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师引读:女娲,你的心情怎样?提醒读出女娲的难过和着急。(指名两人读)

  (3)我看到难过和着急的女娲了,你们看到了吗?齐读第二自然段。

  5、就这样,人类的灾难解除了吗?要怎么做才能彻底拯救人类呢?接下来又会有哪些神奇的事发生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天塌 可怕

  女娲 难过 着急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2

  文章选入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根据精读课文的要求以及学生喜欢神话故事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一、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等词语。

二、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三、学习女娲为了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目标中指出,要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在学法指导中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加强情感体验。结合三年级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则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具体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

一、设疑导入、初读课文

  我采取让学生观察图画,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把学生带进观察画面的情景中。上课开始后,我首先出示《女娲补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有一个人,有一些云,天上有个洞等。我再接着引导:看了这幅图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可能会问:这个人是谁?她在干什么?天上为什么有个洞?我在学生的提问中引出课题:这个人是女娲(板书“女娲”)她在补天(板书“补天”)。在出示课题后,我再引导学生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问:女娲是谁?她为什么要补天?她把天补好了吗……以下整堂课的教学则是在解决这一个个的问题中完成。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力求在教学中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所以安排了让学生充分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这也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进入了探究问题的情景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来初读课文。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在阅读前我提出初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勾出新词,与同学合作理解词语意思;2、边读边标记课文自然段。

  在学生初读完成后,我点名学生汇报生字、新词自学情况。同时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文生字,学生拼读,然后找到文中与它相连的新词并尝试理解,集体评议、订正。全部学完后再点名让学生汇报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这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下一步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结构,并学会在以后的叙事性习作中合理分段。

(二)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完后,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并由其他同学补充(或简化),集体订正。目的在于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锻炼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三)思考你或他人提出的问题。

  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把你找到的答案与同学交流下,看有没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在哪里?同学之间相互补充、评议、订正,然后再派代表汇报。在这一环节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我的想法有两点:一是让学生有选择问题并进行思考回答的空间;二是学生所说的答案正确与否,让学生有内部评议,自主辩论的时间。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将会有一定帮助。

二、自主学习、走进文本

  在学生认识课文生字、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前进——体会女娲的伟大之处。本步骤我安排了如下几个环节:

(一)选择你喜欢的部分阅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你从阅读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二)汇报阅读情况。

  由学生评议、补充、订正,我适时出示能体现女娲伟大之处的句子,如“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引导学生读出感情。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对全文的发展线索及女娲的伟大之处有了一定理解。

(三)继续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说说你又知道哪个问题的答案?仍是由学生自由提出,自由评议、订正。

  在这一步骤的教学中,我赋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是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同时也是体现语文学习主体性与独特性的需要。

三、合作交流、体会文意

  在完成了全文五个自然段的赏析后,我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女娲的伟大之处。这一步骤我设置了三个问题:

(一)讨论、交流: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的神?

(二)(出示女娲图片),现在女娲来到了我们的面前,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呢?

(三)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谈谈你对这一自然段的理解。

  第一个问题要求学生着重于讨论、交流,一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是使每位学生的看法更趋完整,以免片面化。第二个问题则是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示,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第三个问题是这步骤的重点,在学生回答时,我将着重引导他们理解“传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将会对女娲的伟大之处有更深入的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我适当引导:“既然女娲如此伟大,我们又是如此尊敬和爱戴这位伟大的女神,那就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来把这篇课文齐读一遍吧。”此时学生必然群情激昂,朗读兴致很高,通过齐读,学生对女娲的伟大之处体会得更深刻。学生在朗朗的读书中也自然会为能成为这其中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荣兴和自豪。这在无形中又达到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目的。

四、课后延伸、融入情感

  课后,我给学生安排了两个任务:一是把今天学到的故事讲给你的亲人听,让他们评评你讲得如何?二是收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在班上开一次“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会”。

  安排第一个任务的目的有四点:一是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完整的回顾;二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三是加强学生与亲人之间的沟通;四是让家长参与评价,达到学校与家庭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在新课程标准中就讲到,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等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我也正是从这方面去考虑的。第二个任务的目的是通过这一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锻炼学生收集材料、表现成果的能力,也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就更浓了,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板书设计思路:

  在出示课题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适时板书:为什么?怎么补、结果?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展开并完善。

  整堂课我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学习,目的是想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全新语文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以往重文本、轻情感,重灌输,轻体验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