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31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四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什么是问讯处?用一个词说出你亲身实践后,对问讯处的印象,这节课就让我们起去倾听一个来自西班牙的也是有关问讯处的真实故事。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怎样的听是倾听?

  2、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的?)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故事,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再多读一遍。

  2、同桌轮流接读故事,若有读错的地方请真诚地指正。读后完成填空:《心灵的倾听》是一篇____文,是按照____写的,先写____,再写____,接着写____,最后写____。课文的主人公是____和____,课文主要写的是____。

  3、简单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三、研读感悟

   1、这是一个发生在西班牙的真实故事,故事中的哪些内容感动了你?请默读全文,用画出感动你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待会儿和大家一起交流。

  2、交流最受感动的句子(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预设:

  ⑴ 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了倾诉的对象,感到安慰)

  ⑵ 你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吗?小精灵用悦耳的声音问我。

  (悦耳?请用悦耳的声音说这句话。苏珊为什么要用悦耳的声音问我?再读句子。)

  ⑶ 我总是问她很多事情,比如,怎么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怎样回答才叫耐心地回答?当我听不懂时,她总是一遍遍地解释给我听,虽然对成年人来说这些问题显得如此的幼稚和简单,你觉得苏珊是个怎样的人?有爱心。齐读,读出苏珊的爱心来。)

  ⑷ 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

  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

  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

  一起读我说的话。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老师再读我的话,你们用心听,看听出了什么?

  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些苏珊听出来了吗?

  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倾听我说的话,当然听出来了。那么,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

  是的。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听了苏珊的话,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请你读读8~11自然段。

  ⑸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作自己的第二个母亲。

  小练笔: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因为________。(要求: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想象,话尽量用文中的语言进行补白。)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4、因为苏珊在电话线那头用心倾听,给我带来的帮助和安慰,使我变得快乐和幸福。那么,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板书:

  人间真情冷暖

  四、总结深化

  让我们用心灵去倾听人间真情冷暖,用爱心去对待绚烂美好的明天吧!

  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响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五、附板书

  用心灵去倾听

  苏珊 汤米

  人间真情冷暖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享受阅读,感悟生命,学会学习以及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通过读促使学生去探究、去合作、去交流,去感悟。读着读着,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便跃然纸上了;读着读着,文中的词语就理解了,积累了;读着读着,平时要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就有了;读着读着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2、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领会爱迪生多动脑筋,多动手,善于观察:感悟朗读。

  【教学重点】:故事性课文的语文文字的感悟,主人公的聪明机智。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课前准备】:PPT制作的词语投影等

  【教学流程】:

  一、回顾

  1、复习生字词语:(投影出示)

  爱迪生 检查 急性阑尾炎 来不及 环顾四周 迟疑片刻 几盏油灯 急得团团转 一溜烟似的 捧着 明晃晃

  斥责 胡闹 委屈 点燃 亮堂 恍然大悟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

  2、复习第一段。(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非常的爱动脑筋,非常的聪明。让我们一起走进爱迪生的家,去看看他究竟聪明在什么地方。)

  二、自主探究、自主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

  1、生自由读第二段,你了解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抓关键的词句来理解。

  (1)那一年,爱迪生刚满七岁。(师引导:七岁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有的小朋友还在上幼儿园,有的小朋友刚上一年级,有的小朋友)

  【让爱迪生和自己作比较,拉近爱迪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去体会爱迪生当时年龄的小,为下文体会爱迪生的爱动脑筋和聪明做铺垫。】

  (2)抓关键词语直打滚、几十里外、马上、来不及等去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

  3、朗读指导。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手术顺利地做下来了吗?(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生默读课文第三段,划出相应的词句)

  2、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去体会。

  3、让学生上台表演当时的情景,结合动作理解环顾四周、迟疑片刻、连连说、急得团团转。

  【一、二年级的学生表演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文中的这些词语所表示的动作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在生活中是不常见的。结合表演来理解,既增加了学习课文的趣味性,又有助于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实践证明:学生很容易把环顾四周同东张西望等同起来,对其它词语的理解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4、猜测想象:大家急得团团转中的大家会是谁?(如爷爷、奶奶、邻居等等)

  【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书本插图中所描述的,意在为下文中让学生体会爱迪生的聪明做铺垫,家里上上下下、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想不出的办法,却被爱迪生想到了。】

  (三)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体会爱迪生的爱动脑筋和聪明)

  1、生自由读课文,师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神态去理解,划出相应的词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学生理清思路,深入理解爱迪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的好品质。

  (1)父亲对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①爸爸又急又气,爸爸急什么?气什么?

  ②结合语境,通过朗读来理解斥责。

  ③结合图片和语言来理解恍然大悟。

  【结合课文插图的特点,启发学生根据图画想象课文中发生的故事,进行练习说话,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重点词语的点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爱迪生的动作表现。

  (3)房间内的变化。

  (4)医生的神态和语言。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

  【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讨论

  1、别人想不出的办法,爱迪生为什么能想出来呢?

  2、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品质,在充分交流与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四、小练笔(任选一题)

  1、做完了手术的妈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会对爱迪生说些什么?

  2、你想对爱迪生说些什么?

  五、拓展交流(课外)

  1、课外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2、收集爱迪生的名言警句,积累下来。

  3、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或做过哪些小实验说一说。

  【实现课内外的有机衔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促进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