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春节作文900字

时间:2021-08-31

关于盼春节作文900字合集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盼春节作文900字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盼春节作文900字 篇1

  越来越近了,人也越来越紧张了,因为要回家了。不知是高兴还是惆怅,每次临近回家的日子总是失眠,呵呵,不管怎样,家永远是宽容的港湾,温馨得臂膀。

  不知为何,年龄在长,可是年味却越来越淡了。记得小时候临近过年每家都会大扫除,把家里的东西全搬出来,擦拭一新,还要除去每个角落的灰尘,象征陈年的事情不带进新的一年。

  一般在过年前半个月左右会蒸包子,每家都会有蒸笼,好几层,摞起来很高的,家里的每个人会参与进来,一般我妈妈负责火候,我跟姐姐包,爸爸就负责揉面,且面团,在擀薄。呵呵,没出一锅就会尝上一两个自己的果实(一般能分辨出哪些是自己包的)。常常阿,蒸包子是很开心的事,可是那天晚上是最不舒服的,因为忙了一天我可能吃了十几个包子,胃子太撑了。

  接着就要买很多礼品了,使过年送给亲戚的。以前都是买那种散称的蜜枣和白糖还有龙眼(这些东西我们也只有过年才买),还有很多包装的塑料袋,买回家后爸爸和妈妈就会用一把小称称着分装,每次我都去观看的,期望能剩下一两个蜜枣或者龙眼我可以尝尝,可是每次都很纳闷一个都不剩,那时候巴望着自己快点长老,等老了就会收到很多蜜枣和龙眼了。呵呵,很多年过去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看着的蜜枣龙眼再也没了那份奢望。

  因为老家是烟花之,爆竹烟花,在每个里司空见惯,每次放烟花都很兴奋,小时候会站在门口,看看哪个方向哪户人家放的烟花多,放的烟花品种多档次高,用我们的标准品头论足,判断哪家是有钱的。

  除夕前两天会忙着做肉圆和鱼圆,用切的很碎的肉和糯米饭,加很多生姜,葱,鸡蛋搅拌在用勺子舀成一个个团子放在油锅里煎熟,据说这种在城里叫做狮子头,不过个人觉得这个的确比城市的肉圆口感好很多。鱼圆是用大鱼身上的肉切碎加点生姜和葱搅拌,放在油锅里煎的团团,很嫩很鲜美。

  除夕上午会贴对联阿,准备午饭阿,还要烧纸钱给已逝的长辈,保佑子孙发达。我呢,虽然是女孩子,但是每次都会像男孩子一样折纸钱,烧纸,磕头,不然就会孙悟空大闹天空。下午会去那些祖辈的坟旁送压岁钱,让他们在天堂也买点年货过年。

  在老家,除夕的晚饭也很重要,家里的人都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不过小时候看电视上都在吃饺子,就不明白,在老家没有人吃饺子,年夜饭就是饭还有很多菜,但是有个讲究不能泡汤,不然来年他会淋雨。 吃饭后,爸爸妈妈会准备做搓汤圆,有白的,有馅的,是用来第二天春节早晨的早饭。

  现在人也大了,在城市工作,觉得人情味淡薄了,年味也淡薄了,过年的气氛也感觉不适很浓烈。希望早点回家,早点感受家乡的年味。

盼春节作文900字 篇2

  春节,称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也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象征团结、兴旺,表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其中,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春节的活动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节日,据记载,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剪纸也是我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

  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美爱好,而且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剪纸从色彩上分,有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用一种颜色的剪纸刻出来的作品就叫单色剪纸,它如同版画中的单色木刻一样,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这类作品显得十分朴素大方。而套色剪纸则是用不同颜色的剪纸刻出来的作品,这种形式并不常用,但是看起来生动形象。

  “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然后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

  在南方,人们以年糕、元宵、松糕、粽子以及鱼、肉、蛋、菜为美味。除夕多吃年糕和元宵,“黏”字与“年”字谐音,而“年”字本来是谷物成熟的意思。元宵也叫“团子”、“圆子”即汤圆,取“全家团圆”之意。年糕多用糯米做成,取生产和生活“年年高”之意。正月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相互祝福,,吃黏糕寓意一年收成更比一年好,一年更比一年高。

  春节人们通常会贴春联,增加喜庆,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起源于周代悬挂在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茶”、“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春节里的一些习俗可真有意思,最后,我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