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十篇

时间:2021-08-31

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 篇1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一天。它代表着团圆、幸福、平安、万象更新。

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十篇

  在这一天,小孩子、大人们个个都穿起了新衣服。大人们忙着贴红红的对联,忙着做年菜,到处飘着酒肉的香味。小孩子们又吵又闹,欢声笑语,到处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中午,妈妈在桌上摆上了丰盛的菜。有鱼肉、鸡肉、猪肉等许多好吃的让人垂涎欲滴。这一顿团年饭,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聚餐,这一天,无论是在哪里的人,都要赶回来跟亲人团聚,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晚上吃完发后,小孩子们收完压岁钱后,就迫不及待地去玩鞭炮了。在阵阵鞭炮声里,我了解到过年烧鞭炮的来历: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国南方有一座山,漫山遍野长满了竹子。山上有一种怪物,名字叫“年”。每到新年临近时,这种怪物就会下山到村子里偷人们的东西吃。凡是与怪物接近过的人不是冷得瑟瑟发抖,就是浑身出汗,难受极了。这样的现象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们的祖先都想着各种办法对付这个怪物。

  大家正苦于无法对付这个怪物时,碰到一件意外的事:一次,几个村民到山上砍竹子,肚子饿了,就用几个竹筒煮饭吃,恰好,这时几个怪物下山来觅食,燃烧的竹筒发出“哔哔剥剥”的响声,吓得远处的几个怪物竟不敢走近。有个机灵的村民又在火里添加了不少的竹子,“哔剥”声更响了,吓得怪物拼命往山里逃。人们看到这样的景象,于是总结了经验。从此,每逢过年,人们就要烧竹子来吓跑怪物,以求安宁。

  燃放鞭炮的习俗,我国早就有了,到了唐朝,火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用竹筒做鞭炮不大方便,有人想到了火药。他们仿照竹筒的样子,用纸卷成一个个纸筒,把火药放进纸筒一点火,就会发出“嘭啪”的响声,因此,春节放鞭炮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炮竹声中除旧岁”表达了一直以来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幸福安康。

  春节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日子,到处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让人流连忘返。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要继承中国的优良传统,把春节的精神发扬得更好!

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 篇2

  听,有锣鼓声!我们不妨去那边瞧一瞧。哦,原来是黄沙狮子表演!每逢节日表演,临海的大街小巷特别热闹,更别提春节的时候了。

  临海黄沙狮子一般在农历大年三十、春节、元宵节等喜庆的日子里表演,艺人们会挨家挨院的去给乡亲们拜年贺喜,而百姓们都希望舞狮能够带给他们吉祥平安,所以都很欢迎。这项民间绝技早在20xx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先来了解了解临海这一民俗文化的瑰宝吧。这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民间艺术,又称“上桌狮子”。开创于北宋时期,距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是一位名叫黄显枪的拳师。他精通拳术和棍棒刀枪,当年他在金华拜师学艺回来后,就在黄沙洋一带开设武馆,招募弟子学习武艺。由于那时土地贫瘠,百姓十分贫困,所以来会馆习武的青少年很多,学好武艺后可以混口饭吃。黄显枪在教授他们武艺的同时还开展了舞狮活动,成立了狮子会,把武术和舞狮完美地结合了起来,逐渐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沙狮子表演,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

  黄沙狮子表演的最大特点是武术和舞蹈的完美结合。刚刚大家看到狮子飞过两张并列的桌子时发出阵阵的惊叹声,对,这是他们在表演“翻桌”,但黄沙狮子最精彩的部分是“跳桌”,现在艺人们已经开始在叠桌了。在900多年前,“跳桌”表演的最高境界是46张桌子成梯形叠成九层,有三丈两尺高,而最上层的那张桌子桌脚朝天,舞狮人跳上桌子后,就在这4只桌脚上展示“凌空跨步,左右翻飞”等表演,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堪称精采绝伦!现在已经看不到那么高难度的表演了,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黄沙狮子又重整旗鼓,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艺人们在五层高或七层高的桌子上进行“跳桌”表演,表演的最精彩内容是在最高的桌脚上表演“脱鞋脱袜,跨步移动”,这同样是难得一见的。

  好了,今天太晚了该休息了,期待明天更精彩的演出!

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 篇3

  按照我的家乡的习俗,春节差不多在小孩子放假的时候就开始了。而家家户户也会在这几天里尽量的吧需要的食材准备好,开始做食物。

  在这期间,我们老家人最重视的食物就是——“茶果”。它虽不如外面那些零七八碎惹人喜爱,也不如那些可以调制出来的糕点好瞧,但却有一股浓浓的情谊包含在里面。

  它长得千奇百怪,有平凡丑陋,但在我的老家确堪称“美味点心”这一代号,它的香味,让人闻了食欲就会活生生的被调起来。不过,在重大的节日,“茶果”可就不能再这么相貌平庸的上台了。人们多数会将他们从锅里烧好,拿出来盛在印有梅花印等之类的白瓷盘里,然后再在他们的周边点缀一些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果子,切成小块小块的,再放到指定的梅花印盘子里。这样一来,这“茶果”不仅色味双美,还微微透别具一格的风情。

  孩子们准备回家过年,第一件大事儿就是帮人家捣面团儿。那白溜溜的面团儿家搅在手里,总是怪好玩儿的。而激昂面团揉好之后,便将面团儿交给长辈们,让他们做东西给自己吃。第二件大事便是买些小玩意儿,然后大大小小的聚在一起,展现自己手中的能力。恐怕第三件是才是保护自己的新衣服,以免他们新年还没过便糟蹋的不成样了。

  等到出席来了,便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起新衣,门贴红对联,在大街小巷贺新年,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除夕夜鞭炮声连绵不断,不管是谁都精神抖擞的。

  当然,春节那日来时,就截然不同了大伙儿聚子一个大堂里,聊天、喝酒、看表演、耍戏子……样样都有。原本分在四处的桌子此时也拼成几个大桌子,每个桌上都有自家做的“茶果”和新鲜玩意儿,以及自家儿女在外地带回来的小食,特别热闹。晚上,大伙便在自家亭院白起桌子,赏景聊天;小孩子们则在则在一旁地安置等、财迷,玩躲猫猫。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尾声,老家的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做作业,大人么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复平常,可喜气却还荡漾在空中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