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初二作文10篇(2)

时间:2021-08-31

关于中秋节的初二作文5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字串9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关于中秋节的初二作文6

  夜,非常的安静,一轮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每逢中秋的夜晚,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走出屋子,到院子里、田园里,街道上、公园里去赏月,最开心的还是那些可爱的小朋友,他们快乐地满街跑,爽朗的笑声伴着皎洁的月光,幸福的时光洒满快乐的中秋之夜。

  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送回姥爷姥姥。就开着车回到家中,我站在阳台上,明亮的月光照在院子里,也照在院子里玩耍小朋友快乐的脸上,显得十分可爱。我与爸爸趴在阳台上,仰望天空,欣赏着明亮的月光,品尝着甜甜的月饼。这时,一位小女孩走了过来,她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双手托着她那张可爱的小脸。温柔的月光照在小女孩那恬静的脸上,显得十分美丽。

  夜深了,院子里外出赏月的人们也陆陆续续地回来,一阵阵欢快的笑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繁星在天空中顽皮地眨着眼,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绿茵茵的草丛,极像一只擦亮的银盘。啊,众星捧月的景色多美啊,多像妈妈在和孩子们讲故事,精彩的故事让孩子听得入了神。

  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穿白色的纱衣,娴静、安详,温柔、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树梢,留下温和的笑容。中秋的夜色真美啊,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关于中秋节的初二作文7

  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爸爸的摩托车声从窗外传来,他大声地喊道:“俪俪,快点下来,再多穿点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楼,车“嘟”地一声离开了家。一路上,凉风阵阵,开始觉得蛮舒服,渐渐的,感觉有点冷,让我尝到秋风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时,前面的汽车、自行车都堵住了,我们的车只能停停开开,开开停停,慢得像龟爬。我心里真着急,眼看着前边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开不快,可能是全嘉兴的人都想办法跑出来了,想看看这难得一见的美妙烟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我们停了车,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天上的圆月跟随着我,今晚是团圆的日子,月色是多么迷人。突然,天上“啪”地一声,礼花像流星一样出现了。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声一片连一片,使人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烟花连续绽放了近30分钟,一会儿如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有繁花似锦的“菊花”布满夜空,一会儿晶莹透亮的“星星”向你扑来,一会儿又见“五彩蘑菇云”向上升腾……

  烟花晚会结束了,人们陆续回家,我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着中秋的凉风,回家了。天上的明月还是那么圆,那么亮……

关于中秋节的初二作文8

  八月十五月儿圆,月儿圆圆像玉盘…明月当空,向大地投下一抹淡淡的,皎洁的月光。在这美丽而喜庆的日子里,我们一家来到厦门的奶奶家搏饼。

  这天晚上,亲戚满堂,不论大人还是小孩,脸上都荡漾着一股笑容。准备就绪后,我们开始了“搏饼大战”。姑姑拿过骰子,深吸一口气,把骰子甩了出去,嘿,啥也没有。我看着姑姑,心想:财神爷呀,保佑我搏个大饼!很快就轮到我摇骰了,我默念一声加油,便郑重其事地掷下骰子。我一看,才一个一秀饼。我自己安慰自己道:唔,幸好有个饼,虽然只是一秀饼。妹妹也参与了搏饼,只见她小小的手掌握住骰子,笑眯眯地放下了骰子,大家探头一看,哇,好厉害,一下子就搏个三红!妹妹笑着,搓着胖乎乎的小手,高兴得忘乎所以。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人群中不断爆发出一阵阵惊叹。又一次轮到我摇骰子,我闭上眼睛,把骰子放在手中摇了摇,掷了下去。这时候,姑丈第一个喊到:“哇,四进!”我一看碗里的骰子,呀,搏个第三大的饼。妹妹也不甘示弱,一甩骰就搏到一个状元五点六!这下满堂轰动,妹妹更是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各位亲戚此时也成了搏饼大将:爸爸甩出个三红;姑丈搏了个状元插金花;妈妈一掷,状元五点四呈现在目;妹妹的搏饼劲头越来越大,轻松地搏了一个状元五红。我看着亲戚们,心想:结果还没出来,没准状元终结是我!轮到我搏饼时,我叨念着:状元,状元归我…说着,便掷下骰子,一个四进饼又落入我的囊中。关于中秋节的初二作文9

  当夜幕悄悄降临的时候,我们全家人一起来到屋外,欣赏那八月十五的月亮。我一边吟唱着苏东坡的《水调船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看!那带着一圈圈金环的月亮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的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白云,向上升着。突然,就在那一刹那间,月亮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它傲然地,高高地升起来。它园得那么讨人喜欢,那么有趣,就像一个大大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我多少丰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药,从此只能住在寂寞冷清的广寒宫里;吴刚,被罚永远砍那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里为嫦娥捣药。

  我多想和嫦娥姐姐做伴,和她聊天,多想去慰问受苦的吴刚,多想去逗逗那可爱的玉兔,和他它一起尽情地玩耍。

  可是,你又那么地遥远,我真想借大雁的翅膀,在这个欢乐的时刻,飞向你的怀抱,可大雁也飞不了那么高;我想用彩虹架起一座桥,去探望你,可当彩虹出现的时候,你却不知身在何方。

  妈妈告诉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人们称为“中秋”。砸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又被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所以中秋也叫“仲秋”……

  我望着空中的月亮,嘴里吃着香甜的凤梨味月饼,听着妈妈给我讲关于中秋节的故事。

关于中秋节的初二作文10

  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关于中秋节的作文。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备思亲”,谁都希望在中秋佳节能够得以全家团聚,这是人之常情,但又总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电视新闻工作者,因为忙于工作,就有好几个中秋节都不能和我们一起度过。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晚上,我和妈妈回奶奶家过节。吃完团圆饭,我就和弟弟一起上天台赏月。

  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弟弟看着这一轮高空中的明月,侧过脸俏皮地问:“姐姐,这是白银盘吗?”我听了这句话觉得好气又好笑,他一定是想起了我教他的古诗《古郎月行》,故意在卖弄呢。于是,我们冲着月亮大声朗诵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我俩边聊边津津有味地吃月饼,有五仁的、莲蓉的、叉烧的……我最喜欢的还是双黄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夜已深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家了。不知明年的中秋节会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