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作文范文(精选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与现代作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走过红墙碧瓦的古城,享受古人的典雅韵味。穿过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聆听快节奏的音符。现代起源于传统,传统的东西却被现代排除在外。
岁月黯淡了琉璃的芳华,古树中的幽静小道如今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古朴古香的建筑也已被高楼林立所替代。沉浸在现代社会中的喧嚣,迷失在电脑与电视的色彩斑斓中,人们也渐渐没有了古人对书本的那种那种情感,墨香的淡雅或许也只能在书法课上才能找到了。头悬梁,锥刺股的求学精神也被越来越好的教学条件所埋没。
幽深的宫中,是谁在用玉簪修饰青丝,和亲的消息如春雷般响彻宫庭上空。当她保持自己的人格,断然拒绝贿赂画师之时,这位绝世佳人也注定成为两国友好的使者,出使大漠。这就是她,王昭君。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或许是她对自己命运的悲叹,亦或许是她对自己高洁的赞美吧。
时光荏苒,岁月沉浮。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多少载奋斗而形成的现代,带给我们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孔孟之学,老庄之道,以前做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但它所宣扬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今天所消失的吗?一直伴随祖先流传至今的传统,正随着我们所谓的现代的发展而消失怠尽了。我们要使思想扎根于这些优秀传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汹涌的“现代”淹没。
让古老的思想重新启迪人性的光辉,让传统的文化重启人们的道德之门。我们要接受现代的事物,更不能使自己的传统丧失。倘若孔子与孟子身处现代,要让他们看到现代社会是扎根于修传统文化中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莫使传统在现代中横冲直撞,浮浮沉沉,莫使传统闲置一旁,无所作为。要使它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深处,开花结果。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好。
高高低低的杨柳掩映着高高低低的房屋,红墙碧瓦也会融入到高楼林立当中,现代承载着传统,而传统是人们对现代的期盼。
传统总是会与现代发生冲突和矛盾。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人们就想到要摒弃传统,创造现代的生活。过于绝对化地认为传统的都是落后的,现代的都是好的——典型的二元对立模式。这就导致了传统精神逐渐衰退,现代思想还在逐渐地萌生。
陕南农村鸡窝洼——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有着平常的人,平常的事和平常的生活。然而在这平常中也有着不甘于这样永久平常、不肯向命运低头的人。
山上住着禾禾和麦绒夫妻俩,山下住着回回和烟峰夫妻俩。禾禾年轻时当过兵,复员回来后不甘于天天围在磨盘旁磨面的单一生活,觉得应该追求城市生活。于是他想要养柞蚕,麦绒是个本分的女人,传统的女性意识使她局限在安安分分的生活理想中,她认为幸福的生活就是有一个好丈夫,组建一个稳定的家庭,过着柴米油盐的平淡日子。因此她觉得禾禾的想法是瞎折腾,一点儿也不支持丈夫。
禾禾为了积累资本卖油饼做小生意、买压面机、做豆腐、把分到的牛卖掉,省吃俭用。由于麦绒所谓的“瞎折腾”,夫妻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甚至离婚的地步。禾禾住进回回家,麦绒带着孩子过着贫苦的生活。
回回是个安分守己、能吃苦耐劳的男人,他瞧不惯禾禾的“折腾”,而烟峰却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支持禾禾养柞蚕,并且经常跟着禾禾去城里。一来二去,村中便有了闲言碎语,回回和烟峰的矛盾也逐步突显。另一方面,回回经常帮麦绒耕地干活,越发觉得麦绒的贤惠。四个人的关系已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
柞蚕正成长时被鹰群吃掉了,禾禾深受打击跑到城中喝酒消愁,县委刘书记了解情况后支持禾禾搞生产。与此同时回回和烟峰分家离婚,麦绒向回回表达了感情。正当他们平静地生活却一天比一天贫苦时,禾禾成功了,为全村接了电,与烟峰也走到了一起。
两对夫妻离异并重新组合,有些出人意料,但由于生活新的进程的出现,禾禾、烟峰不满足于生活“死守着土坷垃要吃喝”的传统穷日子,麦绒、回回留恋殷实平稳的小农生活,经济变革的活动促使着不同追求的人们分离聚合。两个传统婚姻的破裂是必然的,既是道德情感的矛盾对立、不可调和,也是实际经济利益的促使。麦绒不能眼看家当被禾禾瞎折腾光,回回也不能容忍烟峰抛开自己的好日子帮着禾禾瞎折腾。
重新组合是很富有戏剧性的手法,似乎这正是作者理想的境界,实际却是现实的驱使,生活使得他们别无选择,最实际的选择对他们也是最理想的。回回和麦绒结婚后的得意满足,禾禾和烟峰被乡人冷落之后的互慰寂寞,都符合生活实际,也是人物性格的真实写照。这并不是作者的主观意愿能决定的。
从回回身上我们看到他的理想是有个好妻子,贤惠、能生孩子,于他而言最重要的是面子。他的身上体现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局限性,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中,拥有物质功利性和个人私欲。而在禾禾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对“面子”的突破,具有创造精神,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促进了现代生活的萌生发展。
《鸡窝洼的人家》表面上叙述一个古老的易妻故事,然而两个家庭的重组正象征着农村中两种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互相碰撞过程中的错位,他们各自的选择正清晰地传达着新的文化在渐变的形态中发出了躁动的声音,是传统与现代冲突和重组的过程。
农村经济改革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经济改革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向,制约着人们的欲望、情感。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的冲突明显存在,禾禾最终会成为生活的主宰,而顽固的回回只能一天天没落下去。
近日以来,南京一所大学的几位女学生传遍网络,其原因是她们严格遵循古代礼仪,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都穿着汉服。这件事激起广泛的讨论,对此,我赞同以上女学生穿着汉服,遵循古代礼仪的行为。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五千年来的时光长河诞生了许多象征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艺术瑰宝,而这些艺术瑰宝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之间,于饮食,于服饰,于礼仪……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建了我们的“汉文化”。但在如今的社会,这些“汉文化”有多少是被我们传承下来,有多少是被世人所铭记的呢?
有的人已经忘记,有的人仍选择铭记。正如那所大学的几位女学生,坚持于生活中穿着汉服,严格遵循古代礼仪。诚然,穿着汉服,不便于在如今高速社会中行动,遵循古代礼仪,不单单只有服饰这一项,但即便如此,在现在的社会里,就穿着汉服这一项,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况且那些女大学生,不在意他人异样的眼光,他人的看法,始终坚持于生活中穿着汉服,严格遵循古代礼仪,这正是当今社会应该提倡的风气与行为。试想,我们整天说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到头来却一直穿着西服,用着西方的习惯方式,这如何能突显出中国的博大文化呢?只有当我们穿戴着中国服饰,说着中国话,遵循着中国自身的礼仪,这才能体现出一国之大气,一国之鼎盛。
传承汉文化,在生活中展现,而不是将其隐藏起来。这就好比,古典茶壶,如果一味地掩藏,将它放在博物馆中珍藏,那自然不能体现出它原有的价值,我们应大方的将其拿出,只有经过茶水的润泽,那茶壶才会变得更加具有光泽,才能体现出它非凡的艺术价值。也正是只有在生活中传承文化,才能不断地完善该文化,传承该文化。
南京女大学生行为的内涵,实实在在地显示出了一种文化意境,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承方式,而这种方式是一种文明所需要的,是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更是我们现在缺少的。
试想,当屈原变成韩国人,李白成为哈萨克斯坦人,那我们所谓的文明还会剩下什么,那我们的民族又该以何种形式继续传承?
文化是民族的象征,而民族又代表着国家,所以说,文化是国家的根本,对于这种根本,我们应在生活中去传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