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定势,张扬个性——作文教学创新之我见论文

时间:2021-08-31

  " 定势,心理学上解释为由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而这种定势现象在中学生作文中已普遍出现,且已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那么,定势在作文中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呢?

  一是思想定势:就是指在作文中,学生把先前已储备好的思想内容作为作文的思想基础和内核。看到一处美景立即想到赞美祖国、热爱祖国的主题;写一件难忘的事,即想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体验。更有人为中学生归纳了几大系列的内容,比如勤奋好学的、无私奉献的、友谊长存的等,学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作文题目,内容尽管套,反正不出格。反过来,要是主题中心已定的作文,选择材料时又进入了另一个定势,写友谊吧,好友定已不在身边;写母爱吧,必定写我生病母亲细心照顾或下雨天为我送伞等内容。结果翻来覆去,跳不出那些老材料。

  二是思维定势:其表现主要是思维的循规蹈矩,总把自己的思维定格在一个圈子里,不去冲破;总让思维在一处挪动,而不去四方发散。说白了,就是缺乏想象力和联想力。我曾见到过这样一则材料:一个教师问学生,冰雪融化了,变成了什么。学生们的回答大都是水和泥。只有一个学生说是春天,但结果却被老师给否定了,而事实只有这位学生跳出了思维定势,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由此可见,许多学生总是在作文时不假思索,只有简单机械的用已重复多遍的方法去完成,失去了应有的联想和想象。

  三是思路定势。这属于作文形式的问题。写记叙文吧,先写事,结尾写感受,写启发;写议论文吧,正反对比,事实理论一套,近似八股。所谓的波澜起伏也都是通过反复训练已形成的定势。而那些“××老师教作文”“ ××写作技法大全”之类的读物大都是培养定势的有效材料。

  思想、思维、思路出现了定势,结果是什么样的,它们有着什么危害?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影响应该是作文缺乏新意。文贵出新,文章的立意,选材和构思,如果没有新意,那么这篇文章就味同嚼蜡。比如写文章立意,写做好事一定要提到雷锋精神;写一件礼物,就写过生日收到一件早就想要的礼物,然后点明其意义有多深。这样的作文还有何新意而言。

  文章要出新,贵在内容,内容的出新主要是文章要有创见和创造性。而如果进入定势领域,就势必会成为千人一面,众口一词。比如写《雨夜一人在家》,学生就写一个在家如何害怕如何紧张等。这种文章写一百遍与写一篇没有多大区别,可见,多写也并不一定就好。

  文章进入定势,不仅使学生作文水平不能提高,关键是影响了他们思想和思维的健康发育。没有了活跃的思想和思维,也就是说,没有了创造性的思想和思维,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将会产生不利影响。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堪当大任,而作文创新,就必须解决定势问题。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