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故事

时间:2021-08-31

我的成长故事

我的成长故事1

  也许每个家长口中,都挂着“别人家的孩子”。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会在意父母口中的那些人,自己就是自己,做好自己就行。

  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很爱“攀比”,总是说:“人家小朋友都那么灵活活泼,哪像正正,胆小还笨拙。”当时的我似懂非懂,在妈妈怀里撒个娇,她也就哄哄我:“可是我们家正正乖,这点最让我省心了。”

  到了幼儿园,我每天都过得很开心,没有过重的学业,能与小朋友们玩儿……可不知怎的,妈妈又开始讲了:“人家小杨会骑自行车,你就知道窝在家里!小张都会100以内加减法了,你10以内算术都不会!……”

  我很委屈,也很茫然。我纳闷:妈妈总是夸别人,她以前没有对我这么“严厉”啊!她是不是不爱我了,而是喜欢别的小朋友了呢?

  当时真的太小,体会不到妈妈对我的期望,但我为了讨妈妈欢心,也会默默地努力,把“不会”变成“会”。

  上了小学之后,我不像以前那么乖了,或许是有了自己的主见。每当妈妈批评我,指责我这儿做得不对那儿做得也不对时,我都会驳上两句。因为我认为自己是对的,不需要妈妈来操心和干扰。

  每当妈妈拿我与别人作对比的时候,我更会烦躁地反驳几句,因为我不理解,不服气。大人们常说:“正正叛逆了吗?小时候那么乖,现在怎么会顶嘴了?”妈妈苦笑着回答:“也不知道和谁学的,反正我已经习惯了!”听到妈妈又说这种话,我特别无奈,仿佛每次我都是没有道理地顶嘴似的。我并不是什么优点都没有呀,可妈妈偏要拿别人来刺激我;我并不是什么事都做不好,可她偏要处处干扰我、指责我。夸一夸自己的孩子,真的有这么难吗?

  记得有一次,妈妈又开始讲:“人家小张,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她,可她成绩就是好!我们供你吃供你穿,给你补课买书,你怎么就是不如人家!”“你觉得人家好,认她当女儿啊!再说我哪里差?班级稳定在前五也叫差?那你以后别管我了!我也不需要你!”我几乎咆哮着脱口而出,看着妈妈无言以对,我竟有些得意。

  现在回忆这些往事,真是又好气又好笑。笑儿时的自己太天真,气小学时的自己太不懂事。

  或许是真的长大了。如今,妈妈要是再“攀比”,我也只会笑笑,不出声。因为我知道:妈妈夸“别人家的孩子”,其实是对我有更大的期望。她不想让我落后于他人,用“激将法”刺激我上进,何尝不是为了我好?

  我不会像以前那样任性,我知道自己的缺点,会主动改正;但我也不想特意迎合父母而改变自己。

  这,就是成长吧。

我的成长故事2

  岁月的齿轮缓缓的转动,昼夜交替,春去春来,花开花落,我被夹杂在其中,一边走,一边感受着它们带来的酸甜苦辣。偶尔乏了,也会停下来歇歇。翻开记忆中的日记本,任记忆在旧时光的小河里静静流淌。

  小时候,一直住在乡下外婆家。那时家里没有什么玩具,外公总是带着我在大榕树上捡鸟蛋,树下斗蛐蛐。夏日炎炎是,外公会带着我到小溪里戏水玩,我们踩着河底的石头,互相往对方身上泼水玩,在阳光的照射下,我依稀可以看见外公那张干瘦却又布满快乐的脸颊,仿佛他和我在一起,就能年轻十岁一样。我还喜欢坐在外公的三轮车里,外公心情好时,他就会骑着他那灵古旧而结实的三轮车带我到田野里采风。微风阵阵拂过,看着大片大片碧绿的田地,嗅着清新的乡间气息,伴随着三轮车有规律的吱呀声,我曾多少次的想象,如果时光能一直停留在这一刻,那该有多美好?

  上了小学,放学匆匆扒完饭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挡不过楼下小朋友热情的呐喊,我于是抛下书包,开启了我的“疯玩”模式:捉迷藏、老鹰抓小鸡、水果大战、踢足球这些游戏我们屡玩不厌。我们就像一只只彩色的蜡笔,穿梭在小区的每一个角落,给人们安静闲适的夜生活又抹上一道欢乐的色彩。记得有一次踢足球时,轮到我当守门员,结果同学一脚射门我没接住,球飞到了一辆汽车拖箱上。碰巧汽车开动了,我们一个个小伙伴肩并肩追逐着汽车的脚步,大声呼喊着汽车司机停车,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美好的时光不知不觉在童年乐趣中缓缓流逝。

  初中学业任务是繁重的,我无暇再去玩乐,开始潜下心来学习。我总是喜欢在去学校的路上买一个锅盔吃,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一边拿着一本资料,一边吃着一个刚出炉的锅盔,热腾腾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卖给我锅盔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头发乌黑,一条褪了色的围裙,一双粗糙的双手,现在想起来的也只有这些。由于我是常客,她对我自然很好,偶尔多撒点芝麻,多放些榨菜。一天清晨,我匆匆忙忙收拾,背起书包出了门,照例到她那儿买锅盔,就在她娴熟地做好一切,准备将锅盔递给我时,我一摸口袋——出门匆忙忘了带钱。正想吐出“不……”这个词时,她好像看出了我的窘状,将锅盔轻轻放在我手上,说道:“这个锅盔,我送你了,学生读书辛苦,要多补充营养。”我听了,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内心充满感动……

  时间悄悄划过,周围的人和事渐渐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外公外婆渐渐年纪大了,小伙伴们上了不同的中学,那家锅盔店也换了老板……虽然很多事情都成为了记忆,可他们给予我们的快乐、爱、感动是真实的,弥足珍贵的,他们使我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就让我轻轻合上记忆的日记本,继续寻找着下一个精彩,到了明天,它们也会成为旧时光里的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的成长故事3

  《红铅笔》是同学推荐给我的书,她说是一本韩国儿童文学,起初我觉得儿童文字,可不是我这个即将参加高考的人需要读的,一直也没放在心上。上周末没有回家,闲来无事,拿起这本《红铅笔》阅读,没想法从开头,这个故事就吸引了我,用了一个多小时将书看完,真真让我感受很深。

  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叫珉浩的孩子,他有些内向,不善言谈,从来不轻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他将同学的东西打破之后,没有胆量告诉同学,打算先藏起来,粘好后再还给同学;他虽然很想爸爸,但一直不敢和妈妈说……直到红铅笔的出现,使他将自己心中想说的话说了出来,变得勇敢起来。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就是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原来我也是如此,胆子小,不敢说话,家中来了亲威或是父母的同事,总是躲起来,不敢出现在陌生人的面前。上学后也是如此,不和班里的同学交流,一直没有朋友,直到梁的出现。她当时坐在我的后面,看我总是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就想和我聊天,开导开导我。她用笔轻轻的碰我的后背,我感觉到了,但还有扭头去看她,她就用笔一直碰我,直到我扭头去看她。我到今天还记得她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我叫梁,你叫什么?我们做朋友吧!”面对她的问话,我不敢回答,只是对她笑笑又扭过头来。她没有放弃而是走到我身边,又说了句:“我叫梁,你叫什么?我们做朋友吧!”我很想和她做朋友,但又不敢回答她,就边点头边说:“恩。”她笑了,说:“恩,我们是朋友了。”然后走回座位。之后一直无话,直到放假,她对我说:“咱们两家很近,我天天上学都可以看到你,咱们一起走吧。”我不知道说什么,就“恩”了一声。然后我们一起回家,到家了我才知道,她家就住在我们旁边。之后我们就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回家。而我也从一个字、二个字……一直到一句话,这样和她交流着……

  直到一年之后,我才知道,是妈妈拜托她的妈妈,让开朗的梁和我做朋友,让我可以融入学校生活。开朗的梁真的帮助我,让我学会和他人交流。

  现在的我,虽然还是不能如梁那样与他人交流,但我会与他人交流,将自己的热情展示出来,去温暖他人。如珉浩一样,我不是因为红铅笔才使自己变得勇敢,而是因为梁——开朗活泼的女孩子,她的热情把我身边的寒冷赶走,谢谢你,美丽的梁。

  看过《红铅笔》后,写下这篇有些不知所谓的作文,以此来回忆我虽不传奇但温暖的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