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中材料的处理(2)

时间:2021-08-31

二、“隐喻型”材料的特点和处理

  “隐喻型”材料是材料作文中的另外一种材料,主要是借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诗歌短章、漫画作品来暗示社会问题或者人生哲学。这类材料一般没有明确给出结论或者观点,需要阅读者自己总结提炼观点,与没有结论的“评述型”材料不同,这种隐喻型材料可提炼的观点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自己发挥横向和纵向的联想,从材料中总结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最后根据自己总结的观点进行作文的写作。但是在写作时要脱离材料,把握立意。下面以此举例说明。

  材料:乌鸦羡慕老鹰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叫着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来,本材料并没有直接提出鲜明的观点,而是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从中提炼观点。

  在处理“隐喻型”材料时,应该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在本材料中,揭示寓意的语句为: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从中可以看出来,主要寓意是任何事情都不能盲目模仿别人、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然就难免会失败。但是最后一句: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也可以提炼出“敢于为自己的梦想做出牺牲”的观点。总之,不同的角度往往能得出不同的观点,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提炼出的观点也不同,但是在文中不能同时出现两种观点。同时,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靠脱离材料展开写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是立意准确、观点鲜明、主旨突出的好文章。

  总而言之,材料作文是学生作文中的重要部分,但是部分学生在进行材料作文的写作时往往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立意,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因此,对所给材料的处理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本文结合实际,对材料作文中材料的处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说明,旨在为相关人员提出参考。参考文献:

  [1]程兴明。《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路》的教学设计[J]。邵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2]冯建利。找准材料“抓手”,准确审题立意:高三材料作文教学中审题立意的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