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作文的字数接送(2)

时间:2021-08-31

  对于擅长写作的学生,则应区别对待,字数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些字中有多少价值。

  在新的一期《读者》上,读到余华《易卜生与鲁迅》中有这样一段话:

  当天晚上,我开始在灯下阅读这些我最熟悉,也最陌生的作品。读的第一篇小说就是《狂人日记》——我已经完全忘记了里面的内容。小说开篇写到那个狂人感觉整个世界失常时,用了这样一句话:“要不,赵家的狗为何看了我一眼。”

  我吓了一跳,心想,这个鲁迅有点厉害,他只用一句话就让一个人物精神失常了。另外一些没有才华的作家也想让自己笔下的人物精神失常,可是这些作家费力写下了几万字,他们笔下的人物仍然很正常。

  在余华看来,鲁迅先生的一句话顶其他作家的几万字,可见,字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些字,是不是都有生命力。有些学生的作文写起来得心应手,汪洋恣肆,但是我们也发现不少文字,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比如,大段文字游戏般的排比,格式化的小标题,画蛇添足的题记,华而不实的文字。最常见的,开头莫过于“苏东坡虽被N次罢官,甚至被贬到祖国南部边陲,但他与山水为伴,以豁达的心胸写下不朽诗篇……”“屈原虽被流放却依然忧国忧民,作《离骚》以明志,最后在汨罗江畔为信念引诀……”,满天飞的是李白、杜甫、司马迁、屈原,新八股就像发霉的奶酪一样,尽管香味扑面而来,却掩饰了内容的苍白与陈腐。这些文字,貌似字数大大超过要求,实则是滥竽充数,“词与词之间,看不到想象的足迹;句子之外,感受不到诗意的延伸和飞扬。以前是统一的口气和调子,现在是单调的热闹和平庸”(林茶居语)。这样的文字,字数不少,却是花拳绣腿。虽不说要达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境界,但鼓励并指导这些学生把作文当成锤炼文字、提炼思想、当成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有利于学生的作文水准提升,有利于学生获得深度的文字把握和理解能力,有利于把文字酿成生命的酒。仅仅满足于字数要求,简单地堆砌文字,对于语文水平高,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而言,是弱智而无趣的。  当有生命的文字从心间汩汩流淌出来的时候,“600字”算个什么玩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