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作文300字

时间:2021-08-31

【推荐】感受作文300字合集十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感受作文300字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感受作文300字 篇1

  傍晚,我漫步在资江河畔,凉爽而又轻柔的河风抚摸着我的脸庞。深吸一口气,真舒服!在这里你可以放下所有的烦恼,享受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秋风姐姐一来,吹靓了树的衣裳,红的,黄的,绿,紫的……各种颜色的叶,随风舞蹈,飘飘洒洒,真是“解落三秋叶,能上彩色装”。

  俯下身子,闻闻小花儿、小草儿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好想把它们带回家,可那样大地妈妈会伤心。

  放眼望去,是那葱葱郁郁的会龙山。当我登顶时,总能感受到诗圣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日暮西山,便见七彩的晚霞,赤橙黄绿青蓝紫,绚丽多彩,而且形状也是千变万化,一会儿来了一条大鲨鱼,一会儿看见小马在吃草,一会儿像小猫在玩球……我仿佛置身于美轮美奂的仙境中。

  世间万物都会循环出现,太阳东升西落,人有生老病死……这些都是自然的规律。但“花有重开日,人无在少年”。大家一定不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而要珍惜时光,不虚度光阴。

感受作文300字 篇2

  同学们,你们知道盲人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吗?我们今天就做一个关于盲人的游戏吧!

  感受一下盲人的世界吧!

  我的老师给我们玩了个盲人画画的游戏。老师让我们先蒙住眼睛,我感觉看不见一丝光芒。然后,我听到了鸟叫声、下雨声,感觉耳朵格外的灵敏。过了一会儿听着老师的指令画画,怎么画呢?老师先叫我们画一幢房子。我小心地画着,我想:“我画得怎么样呢” 上色的时候我想:“怎么上色啊?”我真正感受到了在黑暗中生活的不易。画完了我迫不及待想看自己的画,可老师不让我们看,我都快急死了。老师终于让我们摘 下布了。眼前一亮。我们看见了自己的画。忽然,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原来我们的画画得太丑了。我想盲人的生活真不容易。

  老师做这个游戏其实是为了让我们体会盲人的生活。我们以后看见盲人不能嘲笑他们,而是要帮助盲人过马路等一些事情。他们得到我们的帮助后,一定会尽快得到一双可以看见彩色世界的“眼睛”。指导老师:郭雪慧点评: 作者将小游戏写的生动有趣,更加难得的是将游戏引申到帮助盲人的高度,非常好。语句通顺,阐述清晰。

感受作文300字 篇3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现在就跟着我的眼睛去领略这个迷人的季节吧。

  春雨不请而至,小草探出了头,泛起了新绿。春风把柳姑娘的“头发”吹乱了,她正对着溪水整理自己的长发,有时是披肩长发,有时是麻花小辫,每天都是新样子。

  湛蓝的天空上飘着一朵朵洁白的云彩。有的像小狗,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还有的像飞龙。春天还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季节,各式各样的花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朵朵都绽开了笑脸。好像在说:“我太喜欢春天了!”

  雨后的空气特别清新。走在公园里,欣赏着五艳六色的花,脑海中会突出蹦出一二句应景的诗句。一丝微风吹来,好舒服啊!此刻我只愿“春光懒困倚微风。”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一棵棵苍天大树像一位位士兵,威风凛凛地守护着春天。

  春天是温柔的小姑娘。赶走了和寒冷,送来了温暖。

  春天令我陶醉,我喜欢这迷人的季节。

感受作文300字 篇4

  9月1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我的新校园——三中。

  一进入三中,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映入我眼帘。在两旁,每边都有花草树木,以这些美丽的绿色装饰着蓝色的教学楼。正对着门口的是一片教学楼的空地,可以容纳初一至初三的学生,我们在这里举行升旗仪式。校园里有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等。校园的南侧是宽敞的操场。整个校园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在这里开始了我的初中生活。我对这一切充满了憧憬。

  进入初中,我感受到了作息时间的提前。每天6点钟就得起床,然后还要早早去学校,开始一天的课程。出了作息时间的提前,课程也增多了。我们新开设了历史、生物、地理、政治。在历史课上,我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在生物课上,我开始探寻生物的奥秘;在地理课上,我知道了各国的地域风情;在政治课上,我明白了要与同学们互帮互助。这四门课让我对初中生活更感兴趣了。进入初中,我发现了时间的紧迫。我们更应该有效的利用时间,提高写作业的效率,不能向小学那样松松散散,我们应该把握住时间,多做一些该做的事。

  面对我的初中生活,我有了新的开始。我在初中里,要好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我的学习效率和写作业的效率。我相信我的初中生活会更加美好。

感受作文300字 篇5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