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1

2020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为了让您不再有写不出教学计划的苦闷,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0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0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1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8人,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对课堂常规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学能力在上学期基础上有所提高,他们天真、好动,好奇、好问、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有待加强。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不专心听讲,所以成绩特别差。这些学生对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学习规范上,有些同学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正确认真完成作业;有的虽然聪明但学习不认真,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下课与其他同学闹矛盾;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所以,本学期,计划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各种基本能力。让全班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共同进步。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向其他教师学习,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因材施教,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多一些耐心,随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培养其学习兴趣,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让全班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时间,100以内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厘米和米的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统计,智慧广场。

  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5.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6.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7.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提出具体的要求: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

  2020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2

  一、情况分析

  (一)、同学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同学们,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同学们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同学们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同学们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同学们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同学们的方法,比如建立同学们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同学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同学们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同学们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同学们。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