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1

  一、主题选定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愿望。小学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自我意识,十分关心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更希望得到同学的赞赏。依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我确定设计了《学会赞美》一课。

二、活动目标

  基于该阶段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本节课的内容,我将本次活动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别人。

  2、学会恰当地赞美他人,真诚地赞美他人。

  3、体会到赞美他人与被人赞美都是幸福、快乐的。

三、方案设计

  在教学中,我根据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具体特点,注重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活动过程:

  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活动形式对于活动的参与性、情感性的要求更高。在设计活动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激发兴趣,感受赞美

  2、小品引路,学会赞美

  3、参与体验,分享赞美

  4、总结延伸,升华赞美

  下面,我具体说说是怎样准备这一课的。

  首先是课前活动

  上课前,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我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赞美,例如:“孩子们真精神!”“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你的声音真好听!”??提高学生的课堂情绪,自然的引出“学会赞美”这一话题。

  一、激发兴趣,感受赞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激发兴趣,感受赞美。我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动画,听《称赞》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在小獾有点泄气的时候,小刺猬称赞了他,使他有了自信;而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听完故事后请孩子们说说:“你喜欢这两个小动物吗?为什么?”孩子们触景生情,畅所欲言。

  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初步感受到赞美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也能使交往的双方彼此喜欢。

  二、小品引路,学会赞美

  赞美是一门学问,也有一定的技巧。那么如何去赞美别人呢?第二个环节小品引路,学会赞美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录像短片《谁最会夸》,看后让孩子讨论交流:你认为谁最会夸?为什么?以小品为载体,让学生认识到赞美别人最重要的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赞美。接下来播放两个生活情景,引导孩子发现其中人物的闪光点进行赞美,让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学会了赞美。

  三、参与体验,分享赞美

  有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过:“赞美是儿童精神世界地阳光!”。所以我设计地第三个环节是参与体验,分享赞美。通过一个活动“我来点亮那颗星”来调动孩子地积极性,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体会到赞美他人与被人赞美地幸福和快乐。活动是这样地:在一个盒子里放着一些纸条,每张纸条上写着一位同学地名字,我先从中抽出一张纸条,然后请全班同学帮忙找一找被抽到同学地优点,(此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发现别人地优点,不光学习,还有劳动、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最后请被赞美地同学谈谈受到赞美后地心理感受。此时,老师点亮一颗星。接下来请一个孩子抽出一张纸条,大家一起来找找被抽到同学地优点,点亮第二颗星。最后是小组间同学互相赞美。教师相机点亮所有星星。这样,参与地人员由点到面,发挥了学生地主体作用,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赞美地愉悦,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地闪光点,从而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别人。

  四、总结延伸,升华赞美

  为了让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强烈的震撼,充分感受赞美的魅力。在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总结延伸,升华赞美中,我配乐朗诵《赞美》:同学们,请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能使人温馨和快乐,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力量,它可以激发自信和希望。赞美也是心灵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便不能生长。愿赞美的力量激励每个人进步,愿赞美的阳光普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最后总结延伸: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值得我们去赞美,(相机出示图片):辛勤的园丁、勤劳的清洁工、尽职的警察、还有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慷慨地送出我们的赞美吧,这样我们的生活将充满和煦的阳光,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通过准备这节课使我深深的感受到赞美的巨大力量。做为一名老师,我们更应该持之以恒的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赞美我们的学生。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甜蜜的微笑,一道赞许的目光,一个竖起的大拇指??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选自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第一分册第18课,本教材是由湖南省教科院编著。学好本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调适自己情绪的方法,以便以更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良好情绪对于学习的动力作用以及挖掘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说学情

  学生状况:当代中学生在科学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虽然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适自己的情绪。而且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已经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还比较薄弱,又处于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时期,形成了他们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失调,从而导致他们在处理很多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冲动、极端化,难以很好的调适自己的情绪。

三、说教学内容

  本次课的主题是《怎样合理调适自己的情绪》,是来自教材中的《最近比较烦》一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情绪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并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以合理的方式、方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增进身心健康。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分为三个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清楚的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

  2、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

  3、能力和问题解决目标: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

五、说重点

  重点:理解合理调适情绪的重要性。

六、说难点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

七、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进行教学。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运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前面所说的认知、态度和情感、能力和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具体的教学过程:

  1、本课设计为六个板块,分别为:

  (一)故事导入;

  (二)情绪的故事;

  (三)情绪的图片;

  (四)情绪的假设;

  (五)锦囊妙计;

  (六)教师小结

  2、故事导入:教师主要通过一个关于林肯和他的陆军部长斯坦顿的情绪的故事导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3、过程:

  (一)情绪的故事。为了贴近学生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向学生说明,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欢乐、满意、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时,结合两个故事,告诉学生任何情绪的表现都应去适应,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二)情绪的图片。分为两个小环节:一是教师出示各种情绪图片,引导学生辨认各种情绪的不同表现。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与表述一一对应,学生体会各种情绪的外部表征。二是列出喜、怒、惧、哀、恐等情绪,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这些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容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在课堂中加以整理并理性分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正确表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最近一周或半个月以来的情绪体验进行勾划,句划出最适合自己情绪体验过的词,如果以上有没列出来的词语,学生自己也可补充写上。

  (三)情绪的假设。通过以上分类,教师趁热打铁,提出以下十种情境,请学生说出他们会产生何种情绪及产生该情绪的原因。比如有人弄坏了你的文具,你会产生什么情绪?有过这种体验吗?当时又是怎样处理的?如果一旦再出现类似的这种情况,产生这种情绪时又如何调适呢?等等。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如产生被激怒的情绪时,

  ①分析一下为什么发怒;

  ②分析一下发怒的后果;

  ③怎样使自己不过分激动;

  ④如何控制、调节被激怒的情绪等。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上三个活动让学生在弄清情绪的各种分类后,当面对这些不良情绪时,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来合理调适情绪。

  (四)锦囊妙计。为学生提供一些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

  1、怡悦调适法。利用古代的一个故事作为背景。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并利用“怡悦调适法”来解决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内心的冲突和痛苦,告诉学生如果自己怒骂无常,愤怒难耐,也可以通过这种怡悦法来进行调适。

  2、宣泄法。分为三种:

  ①在产生痛苦、悲伤、难过等情绪时,可通过哭来宣泄、释放积聚在内心的痛楚,达到心理平衡;

  ②有郁闷、愤怒、困惑等消极情绪时,可通过音乐或书写宣泄法来调适;

  ③如受了委屈或欺侮后,可借助一些外物来宣泄,比如说拳击、打沙包等方法。

  3、还可以用自我暗示法、意志控制法、理智调适法、活动转移法、注意力转移法、交往调节法、情绪升华法等调适方法。

  这一教学环节,诱导和启发学生在不良情绪出现时,应及时采取正确的调适方法,让学生达到不良情绪的有效化解,使自身的精神堤坝坚不可摧,让精神之库不断注入振奋、欢欣和愉悦,让心境之水永远清澈与蔚蓝。

(五)教师小结。

  本环节分为两个部分,作业的布置和教师的小结:

  1、结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布置作业:

  ①想一想良好调适自己的情绪是否还有其他方法?

  ②情绪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的影响有哪些?

  ③我该怎样调控才能获得良好的情绪?

  2、教师结束语:

  情绪是人心理能量的调节器,它可以发动人的行为,确定人的行为方向,对人具有无法估量的感染力。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情绪的正确作用。让我们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自己的情绪永远都拥有舒适、温暖的环境,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多地呈现出一片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