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助残日的主题班会(3)

时间:2021-08-31

  a、故事会

  故事一、自强是更珍贵的财富

  张海迪,著名作家,被誉为“当代保尔”。1955年出生于山东济南。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自学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和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代表作品:《向天空敞开的窗口》、《轮椅上的梦》。17岁时,张海迪开始自学英语。没有老师教,她就做自己的老师,最后,家里的每一本英语书都被她撕得只剩下封面和封底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张海迪知道,如果不是一页页地撕书,自己就会有依赖性,学得很慢,于是,她要用这种强化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牢固地记住每次的学习内容。 知识是一笔财富。忍着病痛,刻苦学习的张海迪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财富。凭着这笔财富,她终于自学成才,取得了成功。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还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1983年起,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黄河的女儿》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获全国“希望杯”优秀图书奖,还获得韩国文学奖。1993年4月,通过发愤苦学,张海迪获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电视台选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她的事迹,从此传向世界。 在这些荣誉面前,张海迪并没有停止追求。虽然在轮椅上生活了漫长的44年,但在这44年里,她从未被病痛所打倒,始终艰难学习着,绝不放弃每一分钟的努力,也没有白白度过生命的每一程。 今天,当我们读着张海迪写出的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书时,就能看到一颗健康的灵魂,感受到深藏在其中的、长达44年的爱。与那些不珍惜生命的正常人相比,张海迪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更加顽强,更加勤奋。对张海迪来说,知识是一种财富,但自强却是更珍贵的财富,有了它,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把爱心洒遍人间。